径向弹性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21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54
径向弹性联轴器具有几个径向上的支柱(11),每个支柱(11)包括一个径向上的内部端部件(12)和径向上的外部端部件(15),以及多个角杆(13,14),其中角杆(13,14)向支柱(11)方向弯曲,每一个角杆(13,14)依次包括一个自由端部件(16,17)和一个固定端部件(18,19)。支柱(11)的内部端部件(12)之间相互连接。每一个角杆(13,14)的固定端部件(18,19)与支柱(11)的外部端部件(15)相连接。第一组角杆(13)的自由端部件(16)与旋转机械部件(1)相连,而第二组角杆(14)的自由端部件(17)与旋转机械部件(2)相连。所有的支柱(11)和角杆(13,14)安装在一个公共的平面上,形成一个整体。角杆(13,14)之间相互对应,相邻支柱(11)在径向上相互交错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径向弹性联轴器可以提供更大的径向上的偏心容量和高的扭矩传递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径向弹性联轴器,尤其是一种用于连接到旋转机械部件上的径向弹性联轴器。
技术介绍
一种用于连接到旋转机械部件上的径向弹性联轴器。如果相互连接的机械部件的旋转轴存在径向偏心,其可以被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的相应屈服所抵消。DE I 800 613 A公布了这样的一种联轴器,联轴器包括两个径向上的共有四个角杆的支柱。每一个支柱上设有两个角杆。支柱上的一个角杆与驱动机械部件相连,另一个角杆与从动机械部件相连。因此,在驱动侧和输出侧均具有连接。但这种设计只能满足于对扭矩传递量和扭矩传递均匀性要求较低的联轴器。DE I 800 613 A所公布的联轴器由于支柱较短,大大限制了径向偏心容量。因此,所连接的机器之间只有产生很小的径向偏移才可被补偿。WO 91/16550 Al公布了增加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角杆数量能增加扭矩传送的能力,但角杆数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径向上的偏心容量。因此,WO 91/16550 Al公布了一种主要用于补偿连接的机械部件之间的角度偏移和轴向偏移的联轴器。然而,如果角杆设计的比较长,如US 3,625,024 Al中所示,所需的设计空间也要有相当多的增加。另外,仅有足够用于两个连接部件的空间,因而扭矩传递能力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向弹性联轴器,其能传递较高的扭矩且提供充分均衡的扭矩传递,同时提供高的径向偏心容量。该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向弹性联轴器。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包括几个径向支柱,每一个支柱都包括一个径向内部端部件和径向外部端部件,以及多个朝向支柱弯曲的角杆,每个角杆包括一个固定端部件和一个自由端部件。支柱的内部端部件间相互连接,而支柱的外部端部件与角杆的固定端部件相连。第一组角杆的自由端部件与第一旋转机械部件相连,第二组角杆的自由端部件与第二旋转机械部件相连,以通过联轴器实现机械部件之间的扭矩传递。所有的支柱和角杆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并制成一体。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的特点是相邻支柱上相互对应的角杆在径向上相互间隔。如果相连接的机械部件发生径向位移,支柱和角杆在主平面区域上形成的结构发生弹性变形。支柱在径向上为刚性的,产生径向上的支撑力。然而,支柱在沿圆周方向上具有弹性。同理,径向上的角杆也具有与支柱相似的性质。因而,与各种机械部件连接的联轴器的连接部分可以弹性的相对移动。除了径向位移补偿外,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还具有快速的轴向位移补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角度补偿。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具有平面结构,其可以径向地插入到两机械部件之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其使得机器部件难以相分离,且拆开时也不需要花费较大力气,尤其可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该联轴器可以不费力的安装或拆卸。而且,可以将几个联轴器堆叠组合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简单的调整扭矩传递能力。联轴器通过在径向上间隔的角杆实现大的径向补偿,因为角杆相互间隔排列,所以角杆可以设计的相对长一些。另外,相对于开头所述的设计,与所需结构空间有关的扭矩传递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这是因为角杆的数量增加,增加了驱动部件或从动部件的连接数量,同时外部尺寸相对紧凑,而外部尺寸相对紧凑有利于同动力扭矩传递。下面进一步阐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例如,每一个支柱具有一个第一组角杆和一个第二组角杆,且支柱的角杆安装在支柱的两侧。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扭矩传递能力且特别紧凑。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组的角杆安装在第一支柱上,第二组的角杆安装在第一组支柱相邻的支柱上,并且两组角杆相互径向分布排列,可以以很简单方式的实现径向交替。特别的,角杆和与其连接的支柱形成一个大致的三角区域,而相邻支柱的角杆延伸至其中。这样更好的利用了联轴器上的空间,使联轴器具有较大扭矩传递能力的条件下结构更紧凑。相邻支柱上相互对应的角杆,可以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安装。优选的,这些角杆之间被中间空隙所隔开,该中间空隙尺寸优选为当发生径向位移时,使得平行或大致平行的角杆之间不接触。通过在角杆和/或支柱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纵向上的狭缝,可以根据需要很容易的调节其弯曲行为。根据装配位置,支柱的内部端部件可径向的连接在联轴器的中心。然而,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圆环将支柱的内部端部件相互连接,并在联轴器的中心形成一贯穿孔。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径向上的内侧的角杆向相邻的支柱延伸,并在圆周方向上与相邻的支柱间隔开一间隙。因此,不管联轴器的结构紧凑与否,都能实现长角杆的设计,这使联轴器具有较大的径向上的补偿。优选的,在角杆分支处到连接支柱的中间部件之间的支柱的自由弯曲长度比角杆的径向宽度大。特别地,自由弯曲长度是径向宽度的2 20倍,这有利于联轴器产生高的沿圆周方向的弹性,也利于产生较大的径向补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径向弹性联轴器示意图;图2图1、3或5的联轴器在两旋转机械部件之间的安装部位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径向弹性联轴器示意图;图4图1、3或5的联轴器在两旋转机械部件之间的安装部位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径向弹性联轴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径向弹性联轴器10与两个旋转机械部件I和2连接。作为示例,图2所示为第一机械部件I和具有飞轮4的机轴3,第二机械部件2为扭转弹性联轴器6,并与输出轴5连接。 如图1所示,径向弹性联轴器10包括4个支柱11,每一个支柱沿径向方向延伸,支柱11的径向上的内部端部件12在联轴器中心Z处通过中间部件28径向地相互连接。此外,径向弹性联轴器10包括两组且每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杆13和14,通过角杆13和14的自由端部件16和17将旋转机械部件I和2连接。如优选的实施例所示,具有四个第一角杆13和四个第二角杆14,使扭矩能很均匀的被传递。角杆13和14分别通过固定端部件18或19与支柱11的径向上的外部端部件15相连,每一个支柱11都具有一个第一组的角杆13和一个第二组的角杆14。第一组角杆13的自由端部件16与第一机械部件I相连接,另一组角杆14的自由端部件17与另一旋转部件2相连接。为此,在自由端部件16和17留有相应的固定孔20或21,使角杆13和14可以利用螺栓通过法兰安装在旋转部件I和2上。全部支柱11和角杆13和14安装在同一平面上,构成一个整体的平面的碟形部件,该部件厚度是一定的。支柱11上的角杆13和14分布在支柱的两侧,两角杆之间呈大约90度角。相邻支柱11上的角杆13和14在径向上相互交错且平行或至少大致相互平行。本实施例的第一角杆13在径向上位于第二组角杆14的外侧。然而,也可以将第一组角杆13径向上安装在第二组角杆14的内侧。在径向方向上相互临近的两平行角杆13和14之间有一保持通畅的径向中间空隙22,以使在机械部件I和2之间产生径向位移使得整体结构发生变形时,角杆13和14不接触。通过纵向上的狭缝23和24可以将角杆13和14的径向变形以及支柱11的沿圆周方向的变形调整到需要的大小。而且角杆13和14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变形,S卩,垂直于如图1所示联轴器10的主平面,除了产生径向补偿外,还可产生适当的轴向补偿。径向上的内侧角杆14向相邻的支柱11延伸,与相邻支柱11在圆周方向被狭小的空隙27隔开。受联轴器大小的限制,空隙27的宽度在I 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径向弹性联轴器包括:若干径向支柱(11),每一支柱具有一个径向上的内部端部件(12)和一个径向上的外部端部件(15);和多个由支柱(11)延伸出来的角杆(13,14),每一角杆(13,14)具有一个自由端部件(16,17)和一个固定端部件(18,19);其中:支柱(11)的内部端部件(12)之间相互连接;角杆(13,14)通过其上的固定端部件(18,19)与支柱(11)的外部端部件(15)相连接;第一组角杆(13)的自由端部件(16)与第一旋转机械部件(1)相连接,第二组角杆(14)的自由端部件(17)与第二旋转机械部件(2)相连接;所有的支柱(11)和角杆(13,14)都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并制成一整体;相邻支柱(11)的角杆(13,14)在径向上相互交错,且相互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2009.01.20 DE 10200900556141.径向弹性联轴器包括:若干径向支柱(11),每一支柱具有一个径向上的内部端部件(12)和一个径向上的外部端部件(15);和多个由支柱(11)延伸出来的角杆(13,14),每一角杆(13,14)具有一个自由端部件(16,17)和一个固定端部件(18,19);其中:支柱(11)的内部端部件(12)之间相互连接;角杆(13,14)通过其上的固定端部件(18,19)与支柱(11)的外部端部件(15)相连接;第一组角杆(13)的自由端部件(16)与第一旋转机械部件(I)相连接,第二组角杆(14)的自由端部件(17)与第二旋转机械部件(2)相连接;所有的支柱(11)和角杆(13,14)都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并制成一整体;相邻支柱(11)的角杆(13,14)在径向上相互交错,且相互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的角杆(13)安装在第一支柱上,第二组的角杆(14)安装在与第一组支柱相邻的支柱上,角杆之间在径向上相互交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径向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角杆(13)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支柱(11)形成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自由空间,相邻支柱(11)的角杆(14)在延伸入所述的自由空间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径向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柱(11)上的相互对应的角杆(13,14)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提亚·盖斯林格科尼利厄斯·盖斯林格
申请(专利权)人:艾勒根传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