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10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设置有从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部,油分离机构部具有:使制冷剂气体旋转的圆筒状空间;使从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圆筒状空间的流入部;将分离油后的制冷剂气体从圆筒状空间送出到一个容器内空间的送出口;和将分离出的油与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从圆筒状空间排出到另一个容器内空间的排出口,配置有将压缩机构部的排出口和设置于排出口的簧片阀从一个容器内空间隔离开的消音器,在与簧片阀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流入部,利用流入部连通消声器内部与圆筒状空间,实现电动机部的高效率化,体积效率的提高和低油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从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部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装置、冷却装置等中使用的压缩机,通常,在壳体内具有压缩机构部和驱动该压缩机构部的电动机部,发挥如下作用从制冷循环返回的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构部被压缩,送入到制冷循环。通常,在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由于暂时流过电动机的周围而对电动机部进行冷却,之后,从设置壳体上的排出配管送入到制冷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即,在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从排出口向排出空间排出。之后,制冷剂气体,通过设置在框的外周的通路,排出到压缩机构部与电动机部之间的电动机空间的上部。一部分制冷剂气体,冷却电动机部之后,从排出配管排出。此外,其他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在电动机部和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通路,连通电动机部的上部和下部的电动机空间,冷却电动机部之后,通过电动机部的转子与定子的缝隙,进入电动机部的上部的电动机空间,从排出配管排出。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46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现有的结构中,由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流过电动机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容器内具有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构部和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部的电动机部,利用所述压缩机构部将所述密闭容器内分割为一个容器内空间和另一个容器内空间,设置有从所述一个容器内空间向所述密闭容器的外部排出所述制冷剂气体的排出管,在所述另一个容器内空间配置有所述电动机部,其中设置有从所述压缩机构部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部,所述油分离机构部具有:使所述制冷剂气体旋转的圆筒状空间;使从所述压缩机构部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气体流入到所述圆筒状空间的流入部;将分离所述油后的所述制冷剂气体从所述圆筒状空间送出到所述一个容器内空间中的送出口;和将分离出来的所述油与所述制冷剂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6 JP 2011-234878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密闭容器内具有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构部和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部的电动机部,利用所述压缩机构部将所述密闭容器内分割为一个容器内空间和另一个容器内空间,设置有从所述一个容器内空间向所述密闭容器的外部排出所述制冷剂气体的排出管,在所述另一个容器内空间配置有所述电动机部,其中 设置有从所述压缩机构部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部, 所述油分离机构部具有: 使所述制冷剂气体旋转的圆筒状空间; 使从所述压缩机构部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气体流入到所述圆筒状空间的流入部; 将分离所述油后的所述制冷剂气体从所述圆筒状空间送出到所述一个容器内空间中的送出口 ;和 将分离出来的所述油与所述制冷剂气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博之二上义幸中本达也今井悠介作田淳森本敬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