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931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在前动箱箱体的后端设置左旋钻杆输出端和右旋钻杆输出端,前动箱箱体的前端设置左旋钻头输入端、右旋钻头输入端和中间钻头输入端,前动箱箱体的下部设置左下煤柱支撑、右下煤柱支撑和中下煤柱支撑,左旋钻杆输出端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一连接左旋钻头输入端,右旋钻杆输出端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二连接右旋钻头输入端,中间钻头输入端连接高变位齿轮轴三,高变位齿轮轴一和高变位齿轮轴二分别通过惰轮轴与高变位齿轮轴三传动连接;左下煤柱支撑的中轴线和右下煤柱支撑的中轴线分别与左旋钻杆输出端的中轴线和右旋钻杆输出端的中轴线相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钻采巷侧边跑偏几率,提高了钻杆输煤效率,降低了丢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采煤机械,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钻式采煤机开采的新型前端传动箱。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传统的布置方式为左旋钻头单独驱动,而右旋钻头与中间钻头集体驱动,左右主钻头截割功率不一致,此种布置方式极易造成钻采巷侧边跑偏,同时传统采取直接将左下煤柱支撑和右下煤柱支撑中线与左旋钻杆输出轴和右旋钻杆输出轴中线重合,阻碍输煤通道的畅通,丢煤率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以解决钻采巷侧边跑偏、丢煤率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包括前动箱箱体,所述前动箱箱体的后端设置有左旋钻杆输出端和右旋钻杆输出端,前动箱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左旋钻头输入端、右旋钻头输入端和中间钻头输入端,前动箱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左下煤柱支撑、右下煤柱支撑和中下煤柱支撑,所述左旋钻杆输出端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一连接左旋钻头输入端,右旋钻杆输出端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二连接右旋钻头输入端,中间钻头输入端连接高变位齿轮轴三,所述高变位齿轮轴一和高变位齿轮轴二分别通过惰轮轴与高变位齿轮轴三传动连接;所述左下煤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包括前动箱箱体(2),所述前动箱箱体(2)的后端设置有左旋钻杆输出端(8)和右旋钻杆输出端(7),前动箱箱体(2)的前端设置有左旋钻头输入端(9)、右旋钻头输入端(11)和中间钻头输入端(10),前动箱箱体(2)的下部设置有左下煤柱支撑(5)、右下煤柱支撑(13)和中下煤柱支撑(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钻杆输出端(8)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一(15)连接左旋钻头输入端(9),右旋钻杆输出端(7)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二(19)连接右旋钻头输入端(11),中间钻头输入端(10)连接高变位齿轮轴三(18),所述高变位齿轮轴一(15)和高变位齿轮轴二(19)分别通过惰轮轴与高变位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式采煤机前端传动箱,包括前动箱箱体(2),所述前动箱箱体(2)的后端设置有左旋钻杆输出端(8)和右旋钻杆输出端(7),前动箱箱体(2)的前端设置有左旋钻头输入端(9)、右旋钻头输入端(11)和中间钻头输入端(10),前动箱箱体(2)的下部设置有左下煤柱支撑(5)、右下煤柱支撑(13)和中下煤柱支撑(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钻杆输出端(8)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一(15)连接左旋钻头输入端(9),右旋钻杆输出端(7)通过高变位齿轮轴二( 19 )连接右旋钻头输入端(11 ),中间钻头输入端(10)连接高变位齿轮轴三(18),所述高变位齿轮轴一(15)和高变位齿轮轴二(19)分别通过惰轮轴与高变位齿轮轴三(18)传动连接;所述左下煤柱支撑(5)的中轴线和右下煤柱支撑(13)的中轴线分别与左旋钻杆输出端(8)的中轴线和右旋钻杆输出端(7)的中轴线相错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杜长龙程舒燕王愁付林郑克洪杨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