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杰专利>正文

一种产长链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诱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10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长链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诱变方法,该方法是先制备培养基,将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于培养基上,采用放射源钴60γ-射线进行辐照诱变,并用诱变筛选培养基系统筛选获得高产长链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突变菌株,从而提高长链二元酸的产酸量和正构烷烃的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该方法以提高长链二元酸的产酸量和正构烧烃的转化率。
技术介绍
长链二元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以合成香料、特种尼龙、聚酰胺热熔胶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特殊化学品,而长链二元酸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化学合成又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利用微生物技术制取长链二元酸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利用微生物氧化正构烷烃制取长链二元酸的研究,但产酸量很低,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日本矿业公司将选出的产酸能力最强的热带假丝酵母菌(N0.1098菌株)经化学诱变和紫外线诱变,得到变异株M2030,该菌株发酵120小时,产酸130g/L。1977年日本矿业公司利用微生物氧化技术,以正构烷烃为原料成功的开发出制造长链二元酸技术,1982年建成年产100吨十三烷二元酸的工业化装置。我国微生物发酵制取长链二元酸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99年在山东淄博建成利用微生物技术年产1000吨长链二元酸的生产装置。2005年后山东济宁、青岛、烟台等地陆续建成利用微生物技术年产3000-8000吨的长链二元酸生产装置。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菌种的诱变筛选方法报道较多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长链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制备培养基:a、麦芽汁培养基:12Brix麦芽汁,2%琼脂;b、种子培养基:各组份为磷酸二氢钾5.0?6.0g,氯化钠1.0?1.5g,七水合硫酸镁0.5?1.0g,蔗糖15.0?25.0g,玉米浆1.0?2.0g,酵母浸膏1.0?2.0g,尿素2.5?3.0g,维生素B10.1?0.3g,正构烷烃C8?C1840?50ml,纯水1000ml;c、筛选培养基:筛选培养基Ⅰ:各组份为磷酸二氢钠2.0?3.0g,磷酸氢二钾5.0?6.0g,硫酸铵2.0?3.0g,氯化钠1.0?1.5g,酵母浸膏0.5?1.0g,七水合硫酸镁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长链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制备培养基: a、麦芽汁培养基:12Brix麦芽汁,2%琼脂; b、种子培养基:各组份为磷酸二氢钾5.0-6.0g,氯化钠1.0-1.5g,七水合硫酸镁·0.5-1.0g,蔗糖 15.0-25.0g,玉米浆1.0-2.0g,酵母浸膏1.0-2.0g,尿素 2.5-3.0g,维生素B10.1-0.3g,正构烷烃 C8-C1840-50ml,纯水 IOOOml ; C、筛选培养基:筛选培养基1:各组份为磷酸二氢钠2.0-3.0g,磷酸氢二钾5.0-6.0g,硫酸铵2.0-3.0g,氯化钠1.0-1.5g,酵母浸膏0.5-1.0g,七水合硫酸镁0.5-1.0g,琼脂·15.0-20.0g,正构烷烃 nC8-nC1820-50ml,纯水 1000ml, ρΗ7.0 ; 筛选培养基I1:各组份为磷酸二氢钠2.0-3.0g,磷酸氢二钾5.0-6.0g,氯化钠1.0-1.5g,酵母浸膏0.5-1.0g,硫酸铵2.0-3.0g,七水合硫酸镁0.5-1.0g,琼脂·15.0-20.0g,蔗糖 15.0-20.0g,纯水 1000ml, ρΗ7.0 ; 筛选培养基II1:各组份为蔗糖15.0-20.0g,磷酸二氢钠2.0-3.0g,磷酸氢二钾·5.0-6.0g,氯化钠1.0-1.5g,七水合硫酸镁0.5-1.0g,酵母浸膏0.5-1.0g,尿素1.5-2.0g,琼脂 15.0-20.0g,正构烷烃 nC8-nC1820-50ml,纯水 1000ml, ρΗ7.5,酚红指示剂 1% ; d、发酵培养基:各组份为磷酸二氢钾5.0-6.0g,氯化钠1.0-1.5g,七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