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增湿溶液吸湿太阳能淡水制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186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增湿溶液吸湿太阳能淡水制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海水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溶液循环系统及蒸汽循环冷凝系统,主要由蒸发加湿器、溶液吸湿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实现了水分从海水传递到空气、空气中的水分再转移到吸湿溶液、最后从吸湿溶液中进行淡水提取的过程。整个装置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工业余热或生活废热等低位热源,对电能的依赖程度小,具有海水制取速度快、制取量较大、设备紧凑、成本低、能量利用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缺水的岛屿、电力不足的沿海非城镇地区、内陆偏远的苦咸水地区、船舶的远洋运输等缺少建立大型海水淡化设备条件的地区和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加湿、溶液吸湿与太阳能、废热综合利用的淡水提取技术,属于海水淡化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技术介绍
淡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沿海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低,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一些较成熟的技术已经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利益。现有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法、膜法、结晶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和膜法两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是目前为止淡化累积产量最多的两类方法。蒸馏法分为多级闪蒸法、多效蒸发法和压汽蒸馏法,该类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通常需要与火力发电站联合建设与运行,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海水淡化设备;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分为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该类方法对膜的制造工艺要求高、水处理技术较复杂、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也较高,出于成本考虑,这类淡化技术也只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常规海水淡化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较大的能源换取了较少的水源,将太阳能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能源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是近些年海水淡化技术的重要研究趋势之一。太阳能技术应用到海水淡化领域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增湿溶液吸湿太阳能淡水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海水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溶液循环系统及蒸汽循环冷凝系统;海水循环系统中,蒸发加湿器(1)中的喷淋管路进口通过流量调节阀(5)与增压循环水泵(6)的出口相连接,蒸发加湿器(1)的海水出口与冷凝器(13)的冷却盘管进口相连接,冷凝器(13)的冷却水盘管出口连接至海水储存器(7)的进口,海水储存器(7)的出口与增压循环泵(6)的进口相连接;空气循环系统中,风道依次连接第一风机(4)、蒸发加湿器(1)、进气风阀(3)与溶液吸湿器(2);溶液循环泵(11)带动溶液循环,溶液吸湿器(2)的溶液出口经过溶液预热器(10)后与蒸发器(8)底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增湿溶液吸湿太阳能淡水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海水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溶液循环系统及蒸汽循环冷凝系统;海水循环系统中,蒸发加湿器(I)中的喷淋管路进口通过流量调节阀(5 )与增压循环水泵(6 )的出口相连接,蒸发加湿器(I)的海水出口与冷凝器(13)的冷却盘管进口相连接,冷凝器(13)的冷却水盘管出口连接至海水储存器(7)的进口,海水储存器(7)的出口与增压循环泵(6)的进口相连接;空气循环系统中,风道依次连接第一风机(4)、蒸发加湿器(I)、进气风阀(3)与溶液吸湿器(2);溶液循环泵(11)带动溶液循环,溶液吸湿器(2)的溶液出口经过溶液预热器(10)后与蒸发器(8)底部的溶液进口相通,蒸发器(8)的溶液出口与溶液循环泵(11)的进口相连,溶液循环泵(11)的出口连接溶液冷却器(12 )的进口,溶液冷却器(12 )的出口与溶液吸湿器(2 )的进口相连;第二风机(15)通过风道连接蒸发器(8)、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瑶张小松殷勇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