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182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针织面料包括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形成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形成在面料本体的反面,凸起结构包括循环连接在一起多个凸起单元,每个凸起单元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首尾相接并围成凹陷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织服装面料的反面形成凹凸结构,穿着时凸起部贴近皮肤,可以迅速包汗水从凸起部转移至凹陷区域,汗水透过凹陷区域迅速扩散、蒸发,实现快干,达到出汗不粘皮肤的效果,而且凹陷区域与皮肤之间形成透气空间,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其结构简易、织造方便。

A knitted shirt with a moisture absorbing, quick drying, and no sticky skin

Knitted T-shirt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 dry and do not stick to the skin, including T-shirt body is made of knitted fabrics, knitted fabrics include fabric body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yarn yarn woven into the bulge formed by weaving yarn structure first and second yarn and fabric body, convex structure formed on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fabric the body, including circular convex structure connected together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convex units, each uni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projections,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and depressions formed end-to-end. The opposite of the utility model of knitted fabric to form a concave convex structure, wearing bulge close to the skin, can be quickly transferred to the package of sweat from the bulge of the sag area, through the sweat depression area spread rapidly, to achieve quick drying, evaporation, to sweat will not stick to the skin effect, and depression air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area and the skin is breathable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it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we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属服装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解决出汗粘皮肤问题,针织服装一般选用两种解决方案:(1)选用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针织面料:无论是选用纤维具有特殊截面的纱线(十字、波浪)去织成面料获得原纱型吸湿速干功能,还是选用合适的助剂通过后整理获得助剂型吸湿速干功能,都可以很好的将皮肤上的汗水快速转移到织物表面,迅速扩散、蒸发,保持肌肤干爽。在授权公告号CN205329268U,名称为“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由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构成,所述第一线圈为高支数拒水纱线,所述第二线圈为低支数亲水纱线;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按每间隔1~2层第一线圈排布一层第二线圈进行排布,所述低支数亲水纱线占所述针织面料外层表面积的50%~95%,所述高支数拒水纱线占所述针织面料内层表面积的50%~95%。针织服装选用吸湿速干面料的解决方案,存在如下缺陷:随着运动量加大或者夏季高温,汗水越出越多,吸湿速干面料对汗水的吸收与快干能力将达到饱和,此时的针织服装被汗水浸透后,会紧紧的贴在皮肤上,给穿着和运动体验带来强烈的不舒适感。(2)选用具有特殊纹路组织的针织面料:一般是选择反面具有提花组织的面料,例如珠地组织、蜂窝组织、鸟眼组织等不同组织风格,使皮肤与面料的接触面积变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汗粘皮肤的现象。反面具有提花组织的针织面料,触感粗糙,随着运动量加大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磨伤,同时人体大量出汗后,整件针织服装湿透,通过减小皮肤与面料的接触面积来解决出汗粘皮肤的问题,效果一般。上述的针织服装较难通过使用吸湿速干或反面组织特殊面料来获得良好的不粘皮肤特性。在授权公告号CN202830373U,名称为“针织面料”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构成,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沿面料的纬线方向顺序成圈,并循序交替地纵向相互串套成为纬编针织结构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凸条,凸条由第一纱线或第二纱线针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和凸条均采用纬平针组织结构。该面料虽然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然而其排汗效果较差,当面料上粘附较多汗水而难以及时排出时,会影响面料的舒适性。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透气性和排汗性较佳、穿着舒适的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针织面料包括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形成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的凸起结构,以面料本体靠近人体皮肤的一面为反面,相对的另一面为正面,凸起结构形成在面料本体的反面,凸起结构包括循环连接在一起多个凸起单元,每个凸起单元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首尾相接并围成凹陷区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八个所述凸起部,八个所述凸起部围成呈正八边形的所述凹陷区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六个所述凸起部,六个所述凸起部围成呈正六边形的所述凹陷区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为75D/36F涤纶与75D/72F阳离子涤纶丝的复合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涤纶与所述阳离子涤纶丝的数量比为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阳离子涤纶丝为亲水性阳离子涤纶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纱线为30D氨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200g/m2。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针织服装面料的反面形成凹凸结构,穿着时凸起部贴近皮肤,可以迅速把汗水从凸起部转移至凹陷区域,汗水透过凹陷区域迅速扩散、蒸发,实现快干,达到出汗不粘皮肤的效果,而且多个凸起部围成的凹陷区域与皮肤之间形成透气空间,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而且多个凸起部首尾连接围成的凹陷区域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能够引导汗水顺利排出,本技术的面料通过针织大圆机可以直接织造,其具有结构简易、织造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针织面料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针织面料的织物组织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凸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T恤本体10-针织面料11-凸起部12-凹陷区域13-第一纱线14-第二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4,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10制成的T恤本体1,针织面料10包括由第一纱线13和第二纱线14编织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形成由第一纱线13和第二纱线14编织而成的凸起结构,凸起机构通过针织大圆机直接织造形成,通过针织大圆机来形成具有凸起部的针织面料在现有技术技术中已有揭示,这里不再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新型通过凸起部结构的合理布设来达到透气排汗的效果。以面料本体靠近人体皮肤的一面为反面,相对的另一面为正面,凸起结构形成在面料本体的反面,凸起结构包括循环连接在一起多个凸起单元,每个凸起单元包括多个凸起部11,多个凸起部11首尾相接并围成凹陷区域12,凹陷区域12均匀地布满面料本体的反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八个所述凸起部11,八个所述凸起部11围成呈正八边形的所述凹陷区域12。采用这种结构,面料本体的反面形成凹凸落差结构,凸起部11接近皮肤,皮肤产生的汗水能够迅速转移至凹陷区域12,并从凹陷区域12转移至面料本体的正面进行蒸发,如此,本技术把针织面料反面设置成八角形这一特殊结构并可搭配后续的吸湿速干功能整理,从而获得一种结构型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的针织服装,其工艺简单、易实现,很好的解决了出汗粘皮肤的行业难题。参照图4,作为本技术另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六个所述凸起部11,六个所述凸起部11围成呈正六边形的所述凹陷区域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13为75D/36F涤纶与75D/72F阳离子涤纶丝的复合丝。涤纶具有优良的定型性能和易洗快干优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涤纶与所述阳离子涤纶丝的数量比为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阳离子涤纶丝为亲水性阳离子涤纶丝。其中,亲水性阳离子涤纶丝在现有技术中已有介绍,如选用授权公告号CN203007578U,名称为“一种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结构”的中国技术专利中的经过亲水处理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丝。通过选择亲水性阳离子涤纶丝能够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吸湿排汗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纱线14为30D氨纶。氨纶具有较好的弹性,同时能够保证面料的耐酸碱性、耐磨性、耐汗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针织面料10的克重200g/m2。本技术的产品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制造:步骤1、织造:以图3中织物组织结构,选用第一纱线13和第二纱线14,使用针织大圆机进行织造,形成具有凸起单元坯布;步骤2、染定:坯布经过坯检后,进入染缸进行染色,再经过后整理(定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针织面料包括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形成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的凸起结构,以面料本体靠近人体皮肤的一面为反面,相对的另一面为正面,其特征在于:凸起结构形成在面料本体的反面,凸起结构包括循环连接在一起多个凸起单元,每个凸起单元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首尾相接并围成凹陷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针织面料包括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形成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的凸起结构,以面料本体靠近人体皮肤的一面为反面,相对的另一面为正面,其特征在于:凸起结构形成在面料本体的反面,凸起结构包括循环连接在一起多个凸起单元,每个凸起单元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首尾相接并围成凹陷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八个所述凸起部,八个所述凸起部围成呈正八边形的所述凹陷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速干且不粘皮肤的针织T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程熙徐中印
申请(专利权)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