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双套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001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双套引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在内管外。内管和外管是中空的软管。软管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一端包括有侧开口。外管和内管的侧开口都位于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同一端;在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另一端,外管和内管之间有连接装置和引流口。软管按管径大小分成4种型号,分别是:12mm、10mm、8mm、6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用双套引流管,可以更换内腔和外腔。更换内腔时,只需要拔出内管后,在外管内再插入新的内管即可;更换外腔时,拔出外管后,在内管内再插入小一号的内管,原内管变外管,即完成外腔更换。内腔和外腔同时更换时,先更换内腔,再更换外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应用的医用单腔、双腔和三腔引流管装置,其内芯阻塞后可拨出进行更换或冲洗,但其外腔一旦阻塞,导致引流不畅,必须拔除,一旦拔除后重新置管不能到达原来引流部位,会带来许多严重并发症,特别在一些大型手术后,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肝切除术(胆漏)、胃大部切除术(吻合口瘘)等,常常需要二次手术,否则甚至会威胁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用引流管装置外腔不可更换或更换后不能准确放置原位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双套引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在内管外。内管和外管是中空的软管。软管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一端包括有侧开口。外管和内管的侧开口都位于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同一端;在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另一端,外管和内管之间有连接装置和引流口。软管按管径大小分成4种型号,分别是:12mm、10mm、8mm、6m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双套引流管,可以更换内腔。更换时,只需要拔出内管后,在外管内再插入新的内管即可。2、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双套引流管,可以更换外腔。更换时,只需要拔出外管后,在内管内再插入小一号的内管,原内管变外管,完成外腔更换。3、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双套引流管,可以同时更换外腔和内腔。更换时,首先拔出内管后,再插入新的相同型号的内管,然后拔出外管,在内管内插入小一号的内管,从而完成整体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医用双套引流管,如图1所示,包括外管I和内管2。外管I套在内管2外。内管2和外管I是中空的软管。如图2所示,软管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两端包括有端开口,其一端包括有侧开口 U。侧开口 11位于距离软管的端开口 6cm范围内,在管周相对的位置排列两排,每排4个,侧开口直径为3mm。软管按管径大小分成4种型号,分别是:12mm、10mm、8mm、6mm,可以实现大套小,多种组合。外管I和内管2的侧开口都位于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同一端。在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另一端,外管和内管之间有连接装置和引流口 12。连接装置包括拱丝3和套帽4。拱丝3位于外管内,距离端开口 Icm的位置,起到支撑外管的作用。套帽4套在外管端口处,引流口 12位于套帽4上。进一步, 套帽4的引流口可以连接导流管,导流管由医用塑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在内管外;内管和外管是中空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包括有侧开口;外管和内管的侧开口都位于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同一端;在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另一端,外管和内管之间有连接装置和引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在内管外;内管和外管是中空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包括有侧开口 ;外管和内管的侧开口都位于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同一端;在所述的双套引流管的另一端,外管和内管之间有连接装置和引流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按管径大小分成4种型号,分别是:12mm、10mm、8mm、6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侧开口位于距离软管的端开口 6cm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春平丁义涛吴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