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886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包括袋体,袋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下部设置有排液口,袋体上设置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夹、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电极,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电极,第三支撑部蜂鸣器、电源和第三电极,第四支撑部设置第四电极,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相接触时电源为所述蜂鸣器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引流袋有限的袋体空间实现引流袋自动报警功能,有效解决由于人员疏忽造成引流袋的液体积满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投入资金少等多种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耗材,具体是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
技术介绍
在手术过程中例如胸腹腔手术常常使用到引流袋对积液进行引流,另外在腹部手术恢复阶段,病人一般采用导尿管进行排尿,此时也需要使用到引流袋。引流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体积限制需要不定时把其内存储的液体通过下方或者一侧的排液口放出。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袋没有预警装置,需要安排看护人员不定时检查袋内液体量,当袋内液体量达到上限时未及时处理引流袋内的液体,很容易造成病人体内的液体堆积,对手术工作或者病人的康复带来不便,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预警装置,当液体达到上限后提示看护人员及时处理引流袋避免出现医疗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袋内液体量达到上限时不能及时提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自动报警系统的引流袋,通过在袋体上设置报警机构,当液体量达到上限值时及时提示看护人员处理其内液体。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下部设置有排液口,其中,所述袋体上设置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两个夹持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电极,所述固定夹远离夹持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蜂鸣器、电源和第三电极,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相接触时所述电源为所述蜂鸣器供电。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回路为双V型,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蜂鸣器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有第二电极,所述固定夹和所述第一电极组成第一 V型结构,所述电源、所述蜂鸣器和所述电源组成第二 V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口为旋转阀。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引流袋上设置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夹,固定夹两端都设置有四个支撑部和四个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相接触时,位于第三电极或第四电极上的电源为蜂鸣器供电,固定夹可以夹持在引流袋的边缘,两个第一电极可以与引流袋的袋体粘接,比如使用双面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随着引流袋袋体内液体的逐渐增多而向两侧翻转,当液体接近引流袋容量的上限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于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触,蜂鸣器发出警报。此过程中报警机构为串联电路回路,四个电极连接状态下回路导通,以此实现报警功能。本技术充分利用引流袋有限的袋体空间实现引流袋自动报警功能,有效解决由于人员疏忽造成引流袋的液体积满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采用固定夹夹持可以实现拆卸功能,可以重复使用。报警回路为双V型,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V型结构,此结构是为了针对引流袋的“空和满”的状态而设计,经验证V型结构能充分利用空间;排液口为旋转阀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推拉式排液口在打开时,容易造成手部脏污,使用旋转阀能避免此问题发生;固定夹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可以使用扭簧,当引流袋空的状态下,弹性构件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有效远离,防止蜂鸣器误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投入资金少等多种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报警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袋体1,袋体I上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2、双面(图未示)和吊带10,引流管2深入袋体I内部,袋体I下部设置有旋转阀3,其中,袋体I上还设置报警装置4,报警装置4包括固定夹5、第一支撑部61、第二支撑部62、第三支撑部61、第四支撑部62,固定夹5夹持在引流袋袋体I 一侧,,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铰链连接在固定夹5夹持段组成第一 V型结构,而且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与固定夹5之间设置扭簧(图未示),第三支撑部63和第四支撑部64固定连接在固定夹5另一端段组成第二 V型结构,第一支撑部61、第二支撑部62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第三支撑部61如图2所示依次设置第三电极73、蜂鸣器8和电源9,第四支撑部64端部设置第四电极74,第一电极71和第二电极72通过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内埋导线相连接,第三电极73、蜂鸣器8、电源9和第四电极74之间也通过内埋导线相连接。将固定夹8夹持在袋体I侧边,把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粘贴在双面胶上,使用双面胶10可以使本技术的报警装置4更换到另外的引流袋中,可以实现重复性使用。吊带12挂在床体挂钩上,使用时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随着引流袋内的液体增多而向两侧扩展,当液体量达到上限值时,第一电极71和第三电极73接触,第二电极72和第四电极74接触,电源9供电给蜂鸣器8,蜂鸣器8开始工作提示看护人员排液。本技术利用引流袋自身膨胀的特点,巧妙的利用此特点设计报警装置的结构,实现引流袋自动报警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但实用性强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主权项】1.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下部设置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设置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两个夹持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电极,所述固定夹远离夹持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蜂鸣器、电源和第三电极,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相接触时所述电源为所述蜂鸣器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为双V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组成第一 V型结构,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部组成第二 V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为旋转阀。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包括袋体,袋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下部设置有排液口,袋体上设置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夹、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电极,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电极,第三支撑部蜂鸣器、电源和第三电极,第四支撑部设置第四电极,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相接触时电源为所述蜂鸣器供电。本技术充分利用引流袋有限的袋体空间实现引流袋自动报警功能,有效解决由于人员疏忽造成引流袋的液体积满的技术问题。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投入资金少等多种有益效果。【IPC分类】A61M1/00【公开号】CN204815030【申请号】CN201520581917【专利技术人】石小霞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引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下部设置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设置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两个夹持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电极,所述固定夹远离夹持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蜂鸣器、电源和第三电极,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相接触时所述电源为所述蜂鸣器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