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柴的非试管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48785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2:41
鹅掌柴的非试管快繁方法。属植物非试管快繁方法。包括苗床建设、基质铺设、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安装、微环境调控网设置,其特征还包括:A、离体材料选定和预处理;B、定植于基质并安置《智能化叶片》,将其经《植物非试管快繁专家系统》控制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C、愈伤生根期管理:开启调控网达到愈伤愈伤生根期微环境因子调控要求;D、炼苗期管理:开启调控网达到炼苗期微环境因子调控要求;E、苗木期管理:将炼苗期离体材料移栽至栽培容器或地床中,经日常栽培管理即成商品苗。经试实施,繁育周期由70~90天缩短至15-25天,繁育成活率由60~75%,提高到98%以上;实现了育苗智能化、精确、高效管理,适合大规模产业化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非试管快繁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鹅掌柴又名鸭脚木、小叶手树,为五加科常绿灌木,多分枝,枝条分布较密,掌状复叶,叶片浓绿而富有光泽。花朵较小,白色,不显著,有香味,花期为冬春间。由于其株型丰满优美,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叶片浓绿有光泽,且环境适应能力强,特别适用于室内装饰,近年来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其繁育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技术鹅掌柴繁育,主要采用枝条扦插技术,但扦插繁育周期通常长达70 90天,扦插繁育成活率在60 75 %,且难以实现大规模育苗。非试管快繁技术是利用离体材料本身所具的光合潜能,再利用离体材料发育相关环境因子控制手段,使离体材料的发育成苗得以实现。离体材料的发育,最重要的是叶片或材料表面所能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为了能相对准确地检测到微环境参数,把传感器模拟制造成如微小离体材料的带叶茎段,并把各种传感器科学分布集成于这张人工叶片上,即《智能化叶片》,它是一种集成传感器,具有检测叶片表面水分蒸发系数的水分检测功能,又具有相对准确地检测叶片表面温度的空气温度传感器功能,还可结合空气湿度、基质湿度、基质温度、基质EC值等传感器,在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鹅掌柴的非试管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苗床建设,即选择光照充足、水、电、路三通的地块建立钢架大棚/或北方的日光温室,再于棚/或室内建立水泥苗床,其间留好纵横相通的操作用走道;(2)、基质铺设,即于苗床底部先铺设排水通气用鹅卵石层,再于卵石层上布微环境调控网的接地负极网,而后铺设园艺级珍珠岩;(3)、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安装,即按照植物离体发育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弥雾加湿系统、人工补光系统、空气加温基质加热系统、营养液的喷施系统;(4)、微环境调控网设置,在即将定植鹅掌柴离体材料根部的苗床基质内和与茎叶相应处安置感应微环境的感应传感器《智能化叶片》,并用网络屏蔽线与控制微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鹅掌柴的非试管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苗床建设,即选择光照充足、水、电、路三通的地块建立钢架大棚/或北方的日光温室,再于棚/或室内建立水泥苗床,其间留好纵横相通的操作用走道;(2)、基质铺设,即于苗床底部先铺设排水通气用鹅卵石层,再于卵石层上布微环境调控网的接地负极网,而后铺设园艺级珍珠岩;(3)、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安装,即按照植物离体发育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弥雾加湿系统、人工补光系统、空气加温基质加热系统、营养液的喷施系统;(4)、微环境调控网设置,在即将定植鹅掌柴离体材料根部的苗床基质内和与茎叶相应处安置感应微环境的感应传感器《智能化叶片》,并用网络屏蔽线与控制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植物非试管快繁专家系统》联网,组成微环境调控网,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A、鹅掌柴离体材料的选定和预处理:选定长势良好的鹅掌柴母株,择定其健康枝条,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锋利、洁净剪刀,剪取留有I 2片叶子、长度4 6cm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带叶植株段、/或一叶一芽带叶植株段、/或叶落后的留芽植株段作为离体材料,要求截面光滑平整,切口用50 1000倍用水稀释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或浓度为0.2% 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5 10分钟,最后用50 1000倍用水稀释的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浸泡5 10分钟; B、鹅掌柴离体材料的定植:将前述经预处理的鹅掌柴离体材料插入粒径0.2 0.3厘米的珍珠岩基质,离体材料深入基质3 5cm,以相互不重叠为准;在定植后的离体材料之间安置《智能化叶片》,《智能化叶片》下端紧靠离体材料深入基质的下端、其上端紧靠离体材料露出基质在空气中的离体材料上端,用网络屏蔽线将《智能化叶片》与控制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的硬件设备《植物非试管快繁专家系统》联成微环境调控网; C、鹅掌柴离体材料的组织愈伤生根期管理:开启微环境调控网,实施与人工补光系统、空气加温及基质加热系统、弥雾加湿系统、营养液补充调整及喷施系统等微环境因子调控执行系统的联网运行和实时控制,愈伤生根期微环境因子调控要求是光照强度3000 4000Lux,光照时间10 14小时/天,在光照时间较短的冬季,采用人工补光补足10 14小时/天的 光照量,基质和空气温度18 25°C,基质相对湿度为75 85%、基质上面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 80%,营养液的喷洒间隔为24小时喷施2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慧艳夏彬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丹徒区紫杉生态农业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