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02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包括带有负极接触片的负极板和带有正极接触片的正极板,正极板小于正极接触片,其特点是:负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带有引出导耳的电压抽头,所述正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有调节板;电压抽头另一面与调节板另一面密封固接成为一体;引出导耳两面粘接有负极密封框和正极密封框,部分引出导耳位于两密封框的外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密度低、导电性能好的电压抽头和调节板,电压抽头上的引出导耳从负极侧密封框中直接抽出,使得一个电池上具有提供不同电压的功能,实现了只需一个电池即可为不同电压的仪表、信号、测试等设备供电,减少了电池的数量,并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双极性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获得高的电压,通常的电池组采用外部串联方式。由于串联部件、极柱和电池壳体的质量及体积,电池组的比能量受到影响。为了省去串联部件、尽量减少极柱和壳体的数量,将邻近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一起构成双极性单元。目前,双极性单元的一面为正极,另一面为负极,正、负极间为电子导电而离子绝缘的接触片,双极分别通过电解质与另一双极性单元的异极相对构成单体电池,单体电池的电池壳简化为相应的密封框;若干个单体电池彼此叠加,形成内部串联的双极性电池,双极性电池的结构省去了电池组的连接体,减少了极柱和壳体的数量,使得电池结构更加紧凑;由于每个单体电池都具有独立的电化学结构,因而可以通过增加双极性极板数量来增加单体电池的个数,进而提高电池的总体电压;由于电流方向与电极垂直,减少了电流通过的距离,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及比功率。很多电池如燃料电池、海水激活电池、Al/AgO电池、MH/Ni电池等均采用双极性结构。但是由于目前双极性电池的正、负极柱间只能提供一个电压,当为仪表、信号、测试等需要提供不同电压的设备供电时,需要单独装配供电电池或者装配DC/DC装置从正、负极柱间引出所需的电压。对设备来讲,增加了供电电池或者DC/DC装置,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只需一个电池,即可为仪表、信号、测试等设备提供不同的供电电压,减少了电池的数量,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的一种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包括负极板和正极板,所述负极板一面与负极接触片一面沿边缘粘接或焊接成一体,负极板另一面均布粘满横纵相间的隔膜粒,构成负极组;所述正极板一面居中粘接在正极接触片一面,其特点是所述负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带有引出导耳的电压抽头,所述正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有调节板;电压抽头另一面与调节板另一面密封固接成为一体;所述负极组件位于引出导耳一侧粘接有负极密封框,负极密封框与电压抽头之间的间隙置有密封填充物,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调节板位于引出导耳一侧粘接有正极密封框,正极密封框与正极板之间的间隙置有密封填充物;位于引出导耳两面的负极密封框与正极密封框粘接成一体,部分引出导耳位于两密封框的外面。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电压抽头和调节板为铝板。所述负极密封框粘接负极组件的部位为负极密封框凹槽,负极密封框位于引出导耳一面制有负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所述正极密封框粘接正极接触片的部位为正极密封框凹槽,正极密封框位于引出导耳一面制有正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负极密封框和正极密封框均为尼龙、酚醛树脂或环氧树脂之一种。所述负极板镁合金板、铝合金板或锂合金板之一种;所述正极板为氯化亚铜板、氧化银板或二氧化锰板之一种;所述负极接触片和正极接触片均为铜箔或镀银铜箔。所述粘接用的粘接剂为环氧-聚酰胺胶、酚醛-丁腈胶或环氧-尼龙胶之一种。所述密封填充物为硅橡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密度低、导电性能好的电压抽头和调节板,电压抽头上的引出导耳从负极侧密封框中直接抽出,使得一个电池上具有提供不同电压的功能,实现了只需一个电池即可为不同电压的仪表、信号、测试等设备供电,减少了电池的数量,并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2、本技术采用的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电压抽头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中负极密封框示意图;图7是图6的后视示意图;图8是图6的C-C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1中正极密封框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后视示意图;图11是图9的D-D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图12是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电压抽头,2-负极密封框,3-负极接触片,4-负极板,5-隔膜粒,6_调节板,7-正极板,8-硅橡胶,9-正极密封框,10-正极接触片,11-单体电池,12-负极组件,13-电压抽头引出导耳,14-负极密封框凹槽,15-负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16-正极密封框凹槽,17-正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18-双极性电池负极板,19-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20-双极性电池正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本技术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选用铝合金制作如图1中所示的弧形负极板4,用镀银铜箔制成与负极板形状、尺寸相同的负极接触片3和正极接触片10 ;用密度低、导电性能好的铝板制作电压抽头I和调节板6,其中调节板的形状、尺寸与负极板相同,电压抽头为弧形板,厚度为2mm,引出导耳与电压抽头为一体,如图4-5所示,引出导耳的厚度为电压抽头厚度的1/2 ;用氧化银制作如图2中所示尺寸小于正极接触片的正极板7 ;用尼龙制作如图6-8所示的制有负极密封框凹槽14和负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15的负极密封框2 ;用尼龙制作如图9-11所示的制有正极密封框凹槽16和正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17的正极密封框9。用酚醛-丁腈胶作为粘接剂,将负极板和负极接触片沿边缘粘接在一起后,负极板表面均布粘满横纵间距10mm、厚度O. 3m O. 8_、直径2_的环氧板制作的隔膜粒5,构成图1中所示的负极组件12 ;用酚醛-丁腈胶将负极组件粘接到尼龙制作的负极密封框的负极密封框凹槽上;在负极接触片的表面,沿负极密封框内边缘均匀涂抹一层酚醛-丁腈胶,将引出导耳13穿过负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居中粘接到负极接触片的表面,用硅橡胶8作为密封填充物填充到电压抽头与负极密封框之间的间隙;用酚醛-丁腈胶将调节板和正极接触片沿边缘粘接在一起后,用酚醛-丁腈胶将正极接触片粘接到尼龙制作的正极密封框的正极密封框凹槽上;用酚醛-尼龙胶将正极密封框和负极密封框粘接在一起,并使引出导耳置于正极密封框引出导耳槽内;在正极接触片表面,沿正极密封框内边缘均匀涂抹一层酚醛-丁腈胶,将正极板居中粘接到正极接触片的表面;用硅橡胶作为密封填充物填充到正极板与正极密封框之间的间隙,完成如图1-3所示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的制作。如图12为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在Al/AgO电池中的使用状态;本技术的两端分别为双极性电池负端板18和双极性电池正端板20,两端之间有多个单体电池11,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19结构可以根据仪表、信号、测试等设备所需供电电压,调节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之间单体电池的数量,并且电压抽头可以在电池内部任意位置引出,实现一个电池上具有不同电压的功能。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 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包括负极板和正极板,所述负极板一面与负极接触片一面沿边缘粘接或焊接成一体,负极板另一面均布粘满横纵相间的隔膜粒,构成负极组;所述正极板一面居中粘接在正极接触片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带有引出导耳的电压抽头,所述正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有调节板;电压抽头另一面与调节板另一面密封固接成为一体;所述负极组件位于引出导耳一侧粘接有负极密封框,负极密封框与电压抽头之间的间隙置有密封填充物,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调节板位于引出导耳一侧粘接有正极密封框,正极密封框与正极板之间的间隙置有密封填充物;位于引出导耳两面的负极密封框与正极密封框粘接成一体,部分引出导耳位于两密封框的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包括负极板和正极板,所述负极板一面与负极接触片一面沿边缘粘接或焊接成一体,负极板另一面均布粘满横纵相间的隔膜粒,构成负极组;所述正极板一面居中粘接在正极接触片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带有引出导耳的电压抽头,所述正极接触片另一面粘接有调节板;电压抽头另一面与调节板另一面密封固接成为一体;所述负极组件位于引出导耳一侧粘接有负极密封框,负极密封框与电压抽头之间的间隙置有密封填充物,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调节板位于引出导耳一侧粘接有正极密封框,正极密封框与正极板之间的间隙置有密封填充物;位于引出导耳两面的负极密封框与正极密封框粘接成一体,部分引出导耳位于两密封框的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电池电压抽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抽头和调节板为招板。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庆苑君毅李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