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914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连接结构。属于电动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连接结构与两电池的电池极柱连接,电池极柱为长方形柱,极柱中间开有一个孔;该连接结构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两个连接铜排体;其中,螺栓与电池极柱中间的孔相匹配,两个连接铜排体为弧形弯曲,缓解硬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大容量电池连接件的接触电阻,进而减少电池能量的连接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动カ电池
,应用于大容量的动カ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连接。特别涉及能有效降低接触电阻的一种动カ电池的串联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动カ电池一般需要两两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目前,所采用的两电池极柱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该连接结构利用电池原有的极柱14进行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由ニ个螺栓12、ニ个铜片13和与铜片焊接的软导线11组成,其中每个铜片13—端开有孔置于ー个电池极柱的上表面,且铜片的孔与电池极柱14的中孔相通,每个螺栓12穿过铜片13的孔插入到ー个电池极柱14的中孔中,与电池极柱中孔下端部的内螺纹螺合,压紧铜片13和极柱14,软导线11与另ー电池的中的铜片相焊接实现两电池之间的连接。上述连接结构的铜片13和极柱14的接触面积不足,造成螺栓12在一定的压カ下所实现的接触电阻大,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很大,很容易发生电池极柱发热、连接件发热等情况,电池整体升温,进而造成电池极柱与壳体之间因发热而脱离,电池漏液等现象。同吋,因接触电阻过大,电池能量中很大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扩散掉了,没有发挥动力作用。因此动カ电池组内个电池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连接方式不能有效降低接触电阻、降低能量损失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车动カ电池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能够大幅度降低大容量电池连接件的接触电阻,进而减少电池能量的连接损失。解决连接件的防水、防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电动车动カ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与两电池的电池极柱连接,电池极柱裸出部分为长方形柱,极柱中间有ー个与极柱轴向垂直的水平孔;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螺栓、两个螺母、两个连接铜排体;其中,两个连接铜排体为长条形铜片,其中部为弧形弯曲,用以缓解硬力,其两端开有两个圆孔,孔径的大小与螺栓、螺母及电池极柱的水平孔相匹配。本技术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应用于大容量的动カ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连接。它是在大容量的动力电池串联或并联连接时,是两电池极柱之间的ー种连接结构。本技术在电池极柱与连接铜排体采用面接触,保证接触面积符合电流负载的要求;连接结构的连接铜排采用曲型铜带,有效消除强烈震动引起的冲击。连接铜片上还可预留有管理板的连接引出线孔和测量孔,可用于带有管理系统的电池组,并方便装配和维护的测量。本技术可降低电池连线的接触电阻,有效防止大容量电池在充放电时的连接器件发热。大大减少电池因极柱发热造成的漏液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连接结构。图2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电池极柱示意图。图5是连接铜排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动カ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与两电池的电池极柱连接,电池极柱裸出部分为长方形柱,极柱中间有ー个与极柱轴向垂直的水平孔;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螺栓、两个螺母、两个连接铜排体;其中,两个连接铜排体为长条形铜片,中部为弧形弯曲,用以缓解硬力,其两端开有两个圆孔,孔径的大小与螺栓、螺母及电池极柱的水平孔相匹配。该连接结构与电池极柱的连接关系如图2、3所示,将该连接结构的两个铜排体放在两电池的电池极柱22的两侧,两个铜排体25的圆孔与电池极柱上的水平孔相对应,将该连接结构的螺栓23穿过,安装上螺母24,扭紧。即将两个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达到串联之目的。本连接结构对两电池连接时,用连接螺栓23、螺母24将连接铜排体25与电池极柱接触,控制尺寸和配合间隙,保证接触面面积符合电流强度的要求。并固定牢固,应确保紧固扭矩彡200N CM。即完成两电池的串联或并联连接。本技术中电池极柱是电池生产时预置在电池内的一部分。与现有的电池极柱有所不同,本技术将电池极柱的圆柱型改为长方形柱22,并在其中间开有一水平方向的孔221,如图4所示,即连接铜排体与极柱两侧面接触。用连接螺栓23和螺母24将铜排体与极柱紧密接触,随着连接螺栓23和螺母24的不断拧紧,连接铜排体与电池极柱22的接触越来越良好。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各部件的具体实施例分别说明如下本技术的连接铜排体为连接体,它的实施例结构如图5所示,两个连接铜排体为长条形铜片25,其中部为弧形弯曲251,用以缓解硬力,其两端开有两个圆孔252,能使连接螺栓23插入该孔中并过盈配合。在连接铜排体25的弧形表面上还可开有两个通孔253、254,作为管理板连线孔和測量孔。管理板连线孔可焊接管理板连线,測量孔可随时监测充放电电流和电压。本技术的螺栓与螺母与电池极柱的孔相匹配,可选用标准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与两电池的电池极柱连接,电池极柱裸出部分为长方形柱,极柱中间有一个与极柱轴向垂直的水平孔;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螺栓、两个螺母、两个连接铜排体;其中,两个连接铜排体为长条形铜片,其中部为弧形弯曲,用以缓解硬力,其两端开有两个圆孔,孔径的大小与螺栓、螺母及电池极柱的水平孔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与两电池的电池极柱连接,电池极柱裸出部分为长方形柱,极柱中间有一个与极柱轴向垂直的水平孔;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螺栓、两个螺母、两个连接铜排体;其中,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贵龙戴惠婷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紫荆创新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