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483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所述加持和拆卸装置包括加持单元和拆卸单元;所述加持单元设置在待测岩心(11)一端;且在所述加持单元内设置有孔,且在所述孔内设置螺纹或槽扣;所述拆卸单元为取放杆(12),且在所述取放杆(12)一端的直径与所述加持单元中的孔内径适配;且在所述取放杆(12)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加持单元孔内匹配的螺纹或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少取放岩心操作中的繁琐步骤,降低作业工序难度,提高作业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和密封岩心,以完成流体渗流、电性测量等试验的夹持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带有快速取/放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石油工程实验中,尤其是流体渗流、电性测量等实验中,广泛采用岩心夹持器作为主要的夹持装置,由于实验所测定的岩心长度不同,如果岩心过短,岩心夹持器两端的堵头不能填满夹持器的胶筒,则在实验加压之后易导致胶筒破损,因此岩心夹持器通常与岩心垫匹配使用,用于夹持和密封岩心,在岩心尺寸较短时,垫入岩心垫以使夹持器胶筒填满而不至因受压而破损。然而,由于待测岩心的长度多样,所需要的岩心垫大小不等,需要经常更换,因此,岩心垫的装卸过程需要简便。目前所采用的岩心垫,在需要将其从夹持器中取出时,必须将两端的堵头打开以从一端将岩心和岩心垫捅出,或将夹持器倾斜,利用重力取出岩心及岩心垫,而目前所采用的大部分岩心夹持器,在使用时必须固定在相应仪器上,使得更换岩心垫的操作更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易于装卸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岩心垫难以取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带有取放工具且通过旋拧螺纹等实现取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所述加持和拆卸装置包括加持单元和拆卸单元;所述加持单元设置在待测岩心11 一端;且在所述加持单元内设置有孔,且在所述孔内设置螺纹或槽扣;所述拆卸单元为取放杆12,且在所述取放杆12 —端的直径与所述加持单元中的孔内径适配;且在所述取放杆12 —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加持单元孔内匹配的螺纹或槽口。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加持单元为岩心垫9或者补偿短节。为了使调节堵头6与岩心11紧密配合,所述加持单元中的孔为通孔,即孔贯通整个加持单元。为了使拆卸单元与加持单元紧密配合,在所述加持单元通孔整个内壁表面或距离孔两端l-3cm处设置有螺纹或槽扣。在具体的岩心夹持器中,所述加持单元设置在所述岩心11 一端,且通过调节堵头6,活动挡翅7和调节手轮8固定在岩心夹持器内;且通过调节堵头6,活动挡翅7和调节手轮8调节,将调节堵头6顶紧所述岩心11。所述拆卸单元一端插入并通过螺纹或槽口与所述加持单元紧固。所述岩心11的另一侧设置有止动堵头3,且在岩心外加持有胶筒5及其胶筒堵头2 ;在所述胶筒堵头2外设置有端盖I。所述岩心垫9的材料为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有机玻璃中的一种,所述取放螺钉12的材料为普通碳钢、聚乙烯或橡胶中的一种。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带有取放工具且通过旋拧螺纹等实现取放,结构简单,减少取放岩心操作中的繁琐步骤,降低作业工序难度,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岩心垫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补偿短节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拆卸单元中的取放杆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持单元和拆卸单元装配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快速取放岩心垫组合在岩心夹持器上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端盖、2-胶筒堵头、3-止动堵头、4-岩心夹持器主体、5-胶筒、6_调节堵头、7-活动挡翅、8-调节手轮、9-岩心垫、10-压力源接头、11-岩心、12-取放杆、13-内螺纹或槽扣、14补偿短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的一种岩心垫9,其与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快速取放岩心垫组合的取放杆12组合,如图4所示,图1的岩心垫9内开有贯通整个岩心垫9的孔,所述岩心垫9中孔位于岩心垫本体中心,所述孔的内壁布满内螺纹或者槽扣13,所述孔的内螺纹或者槽扣13和图3中取放杆12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岩心垫9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取放杆12的材料为普通碳钢。实施例1在岩心夹持器中的使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如图5所示进行组装,手持止动堵头3的操作手轮,将止动堵头3插入端盖I内,调节止动堵头3的方向使其凸台对准端盖I的凹槽并继续将止动堵头3转入端盖I的凹槽内,顺时针旋转90° ,止动堵头3就位。从岩心夹持器主体4的另一端装入岩心11,如果岩心较短,同时装入岩心垫9。随后按照装入止动堵头3的方法装入调节堵头6并使活动挡翅7定位,顺时针旋转调节手轮8直到调节堵头6顶紧岩心11,保证胶筒5内被填满,防止胶筒5在外加围压时破损,甚至碎裂。如果岩心垫9的长度不合适,需要更换,则要逆时针旋转调节手轮8,解除调节堵头6与岩心11之间的顶紧状态,再将活动挡翅7逆时针旋转90°,即可将调节堵头6取出,将取放杆12与岩心垫9连接,取出后更换合适长度的岩心垫,直到调节堵头6可顶紧岩心11。试验完后,泄去胶筒5外的围压,首先逆时针旋转调节手轮8,解除调节堵头6与岩心11之间的顶紧状态,再将活动挡翅7作逆时针旋转90°即可将调节堵头6取出,同理也可取出止动堵头3,由于岩心11的两端均处于自由状态,很容易从岩心夹持器取出。实施例2本技术的快速取放岩心垫组合的另一种岩心垫9,其与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快速取放岩心垫组合的取放杆12组合,岩心垫9内开有贯通整个垫的孔,所述岩心垫9中孔位于岩心垫本体的中心,所述孔在距离该其两端Icm处布置内螺纹或者槽扣13,该螺纹孔的螺纹或者槽扣13和图3中取放杆12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岩心垫9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取放杆12的材料为聚乙烯或橡胶。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相同,即采用岩心垫9采用上述使用方法步骤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持和拆卸装置包括加持单元和拆卸单元;?所述加持单元设置在待测岩心(11)一端;且在所述加持单元内设置有孔,且在所述孔内设置螺纹或槽扣;?所述拆卸单元为取放杆(12),且在所述取放杆(12)一端的直径与所述加持单元中的孔内径适配;且在所述取放杆(12)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加持单元孔内匹配的螺纹或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持和拆卸装置包括加持单元和拆卸单元; 所述加持单元设置在待测岩心(11) 一端;且在所述加持单元内设置有孔,且在所述孔内设置螺纹或槽扣; 所述拆卸单元为取放杆(12),且在所述取放杆(12) 一端的直径与所述加持单元中的孔内径适配;且在所述取放杆(12)—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加持单元孔内匹配的螺纹或槽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持单元为岩心垫(9)或者补偿短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持单元中的孔为通孔,即孔贯通整个加持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持单元通孔整个内壁表面或距离孔两端l_3cm处设置有螺纹或槽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加持和拆卸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鑫刘长印苏建政孙良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