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使用包括全热交换器的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不仅通过将室内的温度变化抑制得较小来不使空调载荷增大,还将新鲜的空气取入室内。例如,在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4 — 43035号公报)记载的换气装置中,提出一种将换气装置与空气净化器组合而构成的装置。在这种换气装置中,示出了将用于取入室外的新鲜空气的供气流路中的、位于全热交换器下游侧(室内侧)的空间同时用作换气用途和空气净化用途的例子。即,在上述换气装置中,具有可切换为换气模式和空气净化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的结构,其中,在上述换气模式下,朝向室内开口的室内吹出口经由全热交换器的靠室内吹出口一侧的空间及全热热交换器而与室外连接,在上述空气净化模式下,朝向室内开口的室内吹出口从全热交换器的靠室内吹出口一侧的空间经由空气净化过滤器(不经由全热交换器)而与室内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 - 43035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4 - 43035号公报)记载的换气装置中,对室内侧的空气污染浓度进行感测的传感器配置在全热交换器的室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气装置(10),其能在室外空间(SO)与对象空间(SI)之间进行换气,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流路(40),该供气流路(40)用于将所述室外空间(SO)的空气供给至所述对象空间(SI);?供气送风元件(15),该供气送风元件(15)能在所述供气流路(40)内产生朝向所述对象空间(SI)的空气流;?排气流路(30),该排气流路(30)用于将所述对象空间(SI)的空气排出至所述室外空间(SO);?排气送风元件(14),该排气送风元件(14)能在所述排气流路(30)内产生朝向所述室外空间(SO)的空气流;?热交换器(12),该热交换器(12)能使在所述供气流路(40)中流过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31 JP 2011-1887301.一种换气装置(10),其能在室外空间(SO)与对象空间(SI)之间进行换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气流路(40),该供气流路(40)用于将所述室外空间(SO)的空气供给至所述对象空间(SI); 供气送风元件(15),该供气送风元件(15)能在所述供气流路(40)内产生朝向所述对象空间(SI)的空气流; 排气流路(30),该排气流路(30)用于将所述对象空间(SI)的空气排出至所述室外空间(SO); 排气送风元件(14),该排气送风元件(14)能在所述排气流路(30)内产生朝向所述室外空间(SO)的空气流; 热交换器(12),该热交换器(12)能使在所述供气流路(40)中流过的空气与在所述排气流路(30)中流过的空气热交换而不混合; 检测元件(60),该检测元件(60)对流过所述排气流路(30)内的空气中所含的特定成分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70),该控制部(70)根据所述检测元件(60)的检测结果来对所述供气送风元件(15)和所述排气送风元件(14)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热交换器(12)收容在内部的壳体(11), 所述壳体(11)的靠所述对象空间(SI) —侧的面(Ilb)具有作为所述供气流路(40)的下游侧端部的供气吹出口(42a)和作为所述排气流路(30)的上游侧端部的排气吸入口(32a), 所述检测元件(60)配置在所述排气流路(30)内的所述热交换器(12)的下游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的靠所述对象空间(SI)—侧的面是所述壳体的设置状态下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垣内健一,松木义孝,中西乔也,室昇一,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