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221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轴套,包括呈圆柱状的轴套本体,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有供连杆上轴承插入的轴套通孔,所述的轴套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套本体径向位置的介质通道,介质通道上设有油孔,所述的介质通道为呈长条状的凹槽,所述的介质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杆轴套的介质通槽采用长条状的长槽,可以更好地供介质流过,多余的介质也可以暂时储存在介质通槽内,导通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连杆轴套
技术介绍
轴套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轴套的表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滑动轴承工作时,轴套与转轴之间设置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现有的轴套内侧壁的介质通道较短,介质不能很好的进行很好的导通,若有多余的介质可能会使介质通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通介质效果好的连杆轴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连杆轴套,包括呈圆柱状的轴套本体,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有供连杆上轴承插入的轴套通孔,所述的轴套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套本体径向位置的介质通道,介质通道上设有油孔,所述的介质通道为呈长条状的凹槽,所述的介质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槽。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为成长条状的长槽,所述的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轴套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的定位槽的两端设圆角。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本技术的轴套安装在轴承外侧后可以起到对轴承的定位作用,且圆角的设置不会对轴承造成破坏。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套本体包括钢外层和铜内层,所述的铜内层由铜材料制成,所述的铜内层由铜片弯曲成呈圆柱状的铜内层,铜片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铜内层的连接处的一侧设有突耳,另一侧设有供突耳嵌入的突耳槽,所述的钢外层的内侧壁与铜内层的外侧壁贴合设置。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由于轴套是套设在轴承外,轴套的内侧壁与轴承的外侧壁直接接触,耐摩擦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介质通道和定位槽设置在铜内层的内侧壁上。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的连杆轴套的介质通槽采用长条状的长槽,可以更好地供介质流过,多余的介质也可以暂时储存在介质通槽内,导通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横卧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竖直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是一种连杆轴套,包括呈圆柱状的轴套本体I,轴套本体I上设有供连杆上轴承插入的轴套通孔11,轴套通孔11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套本体I径向位置的介质通道12,介质通道12为呈长条状的凹槽,介质通道12上设有油孔121,介质通道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槽13。定位槽13为成长条状的长槽,定位槽13的长度方向与轴套本体I的轴向方向相同,定位槽13的两端设圆角131。轴套本体I包括钢外层14和铜内层15,铜内层15由铜材料制成,铜内层15由铜片弯曲成呈圆柱状的铜内层15,铜片的两端连接在一起,铜内层15的连接处的一侧设有突耳151,另一侧设有供突耳151嵌入的突耳槽152,钢外层14的内侧壁与铜内层15的外侧壁贴合设置。介质通道12和定位槽设置在铜内层15的内侧壁上。本技术的连杆轴套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的连杆轴套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技术的连杆轴套的介质通道11的改成长度更长的长槽,介质流通效果更好,当有过多的介质进入时还可以起到暂时的存储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轴套,包括呈圆柱状的轴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有供连杆上轴承插入的轴套通孔,所述的轴套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套本体径向位置的介质通道,所述的介质通道为呈长条状的凹槽,介质通道上设有油孔,所述的介质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轴套,包括呈圆柱状的轴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有供连杆上轴承插入的轴套通孔,所述的轴套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套本体径向位置的介质通道,所述的介质通道为呈长条状的凹槽,介质通道上设有油孔,所述的介质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为成长条状的长槽,所述的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轴套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光吴永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铭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