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善武专利>正文

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偏心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183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解决使机油泵正、反向旋转都能保证同一方向供油,且机油泵的流量、工作压力大小基本一致,和自动补偿机油泵内部内外转子端面间隙的问题,包括偏心套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套本体外形为短圆柱结构,沿偏心套本体轴线的一端中心部位设有定位沉孔,偏心套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偏心孔,定位沉孔和偏心孔之间设有滑润通孔,在偏心套本体的一条直径两端分别设有卸荷槽,在两个卸荷槽之间沿偏心套本体外圆柱轴向设半圆环形定位槽。本偏心套设计的技术方案,防止了外转子的无序晃动。效率高、压力稳定、低噪音、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油泵
,尤其涉及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
技术介绍
半封闭式冷冻压缩机的润滑油路对油的流量、压力大小要求比较严格,且正方向旋转或反方向旋转都必须同一方向供油,且流量大小、工作压力基本一致。流量、压力过低起不到润滑效果,易造成烧机;流量、压力过高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反而会过多地消耗发动机的功率,极易使发动机温度迅速提升。常用的大部分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都没有采用偏心套,而老式偏心套既不可旋转180°,又没有端面间隙自动补偿机构,所以这种老式偏心套的机油泵完全不能满足半封闭式冷冻压缩机的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使机油泵正、反向旋转都能保证同一方向供油,且机油泵的流量、工作压力大小基本一致,和自动补偿机油泵内部内外转子端面间隙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包括偏心套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套本体外形为短圆柱结构,沿偏心套本体轴线的一端中心部位设有定位沉孔,偏心套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偏心孔,定位沉孔和偏心孔之间设有滑润通孔,在偏心套本体的一条直径两端分别设有卸荷槽,在两个卸荷槽之间沿偏心套本体外圆柱轴向设半圆环形定位槽。本偏心套设计的技术方案,防止了外转子的无序晃动。在十字碟形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迫使将转子腔内的轴向伸缩空间排除,使泵体转子腔内的一侧平面和偏心套偏心孔内侧平面始终与内、外转子的两端侧平面贴实,即偏心套对转子腔内的轴向伸缩间隙具有自动补偿功能,这就保证了轴向伸缩间隙始终为零,提高了机油泵的容积效率,延长机油泵的使用寿命,稳定了机油泵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机油泵运转时轴向窜动的噪音。另外,机油泵具有正反方向旋转都能同向供油,保证了流量、工作压力的基本一致。作为优选,所述的偏心孔相对偏心套本体的外径具有一个偏心距。偏心孔的偏移方向与设有定位槽的半圆方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卸荷槽所在的偏心套本体直径与偏心孔的直径平行,相互平行的两条直径之间的距离等于偏心距。这个偏心距也就是内外转子间的偏心距,在制作时,两个卸荷槽所围成的半圆定位槽的长度要略大于偏心套本体的直径,以保证偏心套足够转动180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润通孔与定位沉孔同轴设置。滑润通孔既起到卸荷作用,又有润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沉孔的深度与十字碟形弹簧片的厚度配合,定位沉孔为底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定位沉孔底端直径比十字碟形弹簧片底部的直径或跨度大I 2mm,给十字碟形弹簧片的底部留有撑开的空间余量。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沉孔的深度比十字碟形弹簧片的总高度小I 2mm。十字碟形弹簧片做自动补偿工作时高度方向留有弹性行程余量。本装置中的十字碟形弹簧片其中间部位设计为圆拱形状,顶端处成球形凸头,这样就成为一个具有高副性能的接触装置,能保证油泵端盖的内端面与十字碟形弹簧片以点的形式接触,以便减少摩擦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偏心孔的深度比内转子、夕卜转子的厚度小O. 2 O. 5mm。在十字碟形弹簧片的作用下,内转子、外转子的两端侧平面始终与泵体转子腔的底平面和偏心套的偏心孔内侧面贴实,即内外转子与泵体腔的底平面轴向间隙可自动补偿为零,从而解决了由于零件加工误差、安装误差造成的端面间隙大的难题,同时弥补了机油泵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产生的端面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的宽度大于泵体端盖上导向定位销的直径,定位槽的深度大于泵体端盖上定位销伸出的长度。定位槽是沿偏心套一个端面和外圆柱面之间开设的一条圆弧沟槽,定位槽在与油泵端盖的定位销配合时,偏心套需灵活正反旋转180°,并最终在最佳工作位上被定位,以保证机油泵具有正向或逆向都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偏心套在泵体转子腔内可以正反旋转180°,使机油泵具有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都能同方向供油且流量、压力大小基本一致;十字碟形弹簧片的设计,使偏心套和油泵端盖之间的摩擦减少,并提供柔性弹簧压力,保证了机油泵内部轴向间隙始终为零并随时得到自动补偿;提高了机油泵的工作效率、稳定了工作压力、降低了运转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偏心套本体,11.定位沉孔,12.滑润通孔,13.偏心孔,14.定位槽,15.卸荷槽,16.偏心距,2.十字碟形弹簧片,3.内转子,4.外转子,5.泵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设计一个外形为短圆柱形的偏心套本体1,沿偏心套本体I轴线的一端中心部位设有一个定位沉孔11,定位沉孔11的底面为平面,同时参考图2,定位沉孔11为底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其中,定位沉孔11的深度比十字碟形弹簧片2的总高度小1mm。偏心套本体I上相对定位沉孔11的另一端设有偏心孔13,偏心孔13的深度比内转子、外转子的厚度小O. 2mm。定位沉孔11和偏心孔13之间设有滑润通孔12,滑润通孔12与定位沉孔11同轴。在偏心套本体I的一条直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弧形柱形的卸荷槽15,在两个卸荷槽15之间沿偏心套本体I外圆柱轴向设半圆环形定位槽14,如图3所示,半圆环形定位槽14的深度比与其配合的导向圆柱销长1_。两个卸荷槽15所在的偏心套本体I上直径与偏心孔13的直径平行,两条直径之间的距离等于偏心距16。参见图4,机油泵主轴带动内转子3转动,内转子3通过内摆线带动外转子4做啮合旋转运动,通过外转子4的外圆和一端面的摩擦力以及旋转惯性带动偏心套I旋转,偏心套I旋转由圆柱定位销定位,当达到指定的工作位置时,泵腔内产生了有正负压差的载荷介质,如润滑油,润滑油从进油口道进入泵体5,随着内、外转子的旋转把泵体5进油槽的润滑油带入泵体5的出油槽,然后经过出油道、出油口进入润滑油路。十字碟形弹簧片2的中间圆拱顶端处设计为一个球形凸头,因而是一个具有高副性能的接触装置,它能保证油泵端盖的内端面与十字碟形弹簧片2以点接触,减少了偏心套I旋转时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偏心套I能轻松正反方向旋转180°达到工作位置。内转子3和外转子4与泵体5的轴向间隙的消除是由十字碟形弹簧片2的弹力通过偏心套I来完成的。这种装置保证了机油泵正逆向旋转都能同向供油,同时由于消除了内部轴向间隙。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包括偏心套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套本体(1)外形为短圆柱结构,沿偏心套本体(1)轴线的一端中心部位设有定位沉孔(11),偏心套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偏心孔(13),定位沉孔(11)和偏心孔(13)之间设有滑润通孔(12),在偏心套本体(1)的一条直径两端分别设有卸荷槽(15),在两个卸荷槽(15)之间沿偏心套本体(1)外圆柱轴向设半圆环形定位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包括偏心套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套本体(I)外形为短圆柱结构,沿偏心套本体(I)轴线的一端中心部位设有定位沉孔(11),偏心套本体(I)的另一端设有偏心孔(13),定位沉孔(11)和偏心孔(13)之间设有滑润通孔(12),在偏心套本体(I)的一条直径两端分别设有卸荷槽(15),在两个卸荷槽(15)之间沿偏心套本体(I)外圆柱轴向设半圆环形定位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孔(13)相对偏心套本体(I)的外径具有一个偏心距(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摆线内外转子机油泵的偏心套,其特征在于两个卸荷槽(15)所在的偏心套本体(I)直径与偏心孔(13)的直径平行,相互平行的两条直径之间的距离等于偏心距(1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善武
申请(专利权)人:毛善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