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028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包括虹吸井以及设置在虹吸井内的第一曲线型实用堰,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曲线型实用堰低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曲线型实用堰底部设有排水底孔。通过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使得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处的水位抬高,进而使经第一曲线型实用堰跌落的水流落差减小,卷吸掺气也相应减小,同时在曲线型实用堰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底孔,使一部分水流经排水底孔排向下游,不会再造成跌水掺气,这样水流中的挟气浓度也相应减少了,气泡减少了,进而形成的泡沫亦会相应减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滨海火力和核电厂冷却水循环系统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溢流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滨海火力和核电厂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溢流堰式抑泡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直流冷却供水方式的滨海火力电厂和核电厂,一般都设有排水虹吸井,利用虹吸作用以降低循环水泵扬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虹吸井主要利用溢流堰进行排水,由于要维持循环水系统的虹吸作用,虹吸井溢流堰顶的水位需保持在一定高度,这样导致循环冷却水排水与下游水体存在一定落差,循环冷却水经虹吸井溢流堰和排水口跌落后与下游水体发生猛烈碰撞产生水跃,当厂址标高较高时,此现象更为明显。由于水流的紊动作用,在水跃表层产生无数的大小漩涡,水面剧烈波动继而破碎形成大量水滴,水滴重返水体过程中,带入大量空气,发生掺气现象,水跃消能的剧烈卷吸掺气是产生小水滴、盐雾和泡沫的基本因素。为防止海生物附着在冷却水系统管路,一般滨海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都会投加药品如次氯酸钠处理,海生物残体和次氯酸钠等物质,会改变水体的黏性、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致使水体中产生的气泡上升至水面后不易溃灭而聚集成泡沫,这些不易溃灭的泡沫,造成一定程度的视觉污染,为消除循环水排水泡沫的感官影响,一些电厂在循环水排水系统中投加消泡剂,不但增加了电厂的运行费用,同时消泡剂又会对海域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不利于海域环境的保护。因此,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进行物理消泡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工程措施消泡的研究非常少见,仅有的研究如挡泡墙、压力导流箱涵、正反斜板堆等在技术上都不够成熟,消泡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滨海火力和核电厂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具有显著消泡、抑泡效果的溢流堰式抑泡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包括虹吸井以及设置在虹吸井内的第一曲线型实用堰,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曲线型实用堰低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曲线型实用堰底部设有排水底孔。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各曲线型实用堰的堰顶曲线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的堰顶曲线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曲线型实用堰为一个设置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处的第二曲线型实用堰,第二曲线型实用堰底部设有两个第一排水底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曲线型实用堰为两个,分别为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依次设置的第二曲线型实用堰和第三曲线型实用堰,第三曲线型实用堰低于第二曲线型实用堰,第二曲线型实用堰底部设有一个第一排水底孔,第三曲线型实用堰底部设有两个第二排水底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使得第一曲线型实用堰下游处的水位抬高,进而使经第一曲线型实用堰跌落的水流落差减小,卷吸掺气也相应减小,同时在曲线型实用堰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底孔,使一部分水流经排水底孔排向下游,不会再造成跌水掺气,这样水流中的挟气浓度也相应减少了,气泡减少了,进而形成的泡沫亦会相应减少。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横向剖面视图;图2是图1中1-1的剖面视图;图3是图1中I1-1I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包括虹吸井I以及设置在虹吸井I内的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3,曲线型实用堰3低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曲线型实用堰3底部设有排水底孔4。通过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3,使得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处的水位抬高,进而使经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跌落的水流落差减小,卷吸掺气也相应减小,同时在曲线型实用堰3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底孔4,使一部分水流经排水底孔4排向下游,不会再造成跌水掺气,这样水流中的挟气浓度也相应减少了,气泡减少了,进而形成的泡沫亦会相应减少。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各曲线型实用堰3的堰顶曲线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的堰顶曲线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曲线型实用堰3可为两个,分别为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依次设置的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和第三曲线型实用堰32,第三曲线型实用堰32低于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底部设有一个第一排水底孔41,第三曲线型实用堰32底部设有两个第二排水底孔42。通过增设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和第三曲线型实用堰32,形成三级溢流的形式,可减小水流落差和减少水跃翻滚的强度,使水流掺气量明显减少,消泡效果显著。当然,曲线型实用堰3可为一个设置在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处的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底部设有两个第一排水底孔41。通过增设第二曲线型实用堰31,形成二级溢流的形式,这样结构设计更为简单。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不仅限于采用二级或三级溢流的形式,只要采用多个带排水底孔的实用堰组合的形式,实现多级跌水,多层拦泡强制短距离上浮,减少水流掺气,则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井(1)以及设置在所述虹吸井(1)内的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在所述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3),所述曲线型实用堰(3)低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所述曲线型实用堰(3)底部设有排水底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井(I)以及设置在所述虹吸井(I)内的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在所述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下游处设有至少一个曲线型实用堰(3),所述曲线型实用堰(3)低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所述曲线型实用堰(3)底部设有排水底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曲线型实用堰(3)的堰顶曲线与第一曲线型实用堰(2)的堰顶曲线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溢流堰式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型实用堰(3)为一个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胜邱静刘达杜涓吉红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