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39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防洪墙技术领域,所述多级升降装置包括一级升降装置、二级升降装置、三级升降装置;所述一级升降装置包括板身、上部止回装置、第一排气阀和下部止回装置,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止回装置位于板身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排气阀位于上部止回装置顶部,所述下部止回装置位于板身内侧,所述一级升降装置上的下部止回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相邻平行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根据实时洪水位对防洪墙进行升降,起到防浪、消浪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防洪水位,增强防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墙,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洪涝灾害和风暴潮长期以来都是威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防洪标准在逐步提高,重要城市愈发淹不起、淹不得。而与之对应的是,一方面防洪能力和标准仍待提高,但城区尤其是核心区域建设用地已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加高、培厚堤防;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短历时强降雨频发,极端气候下的防洪形势愈发严峻。目前,防洪尤其是城市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工程,即通过加高或培厚堤防,使其顶高程高于对应频率的设计洪水位,以此将洪水约束在河道内。但加高、培厚、改建堤防一方面新增建设用地往往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为防御小规模洪(潮)水而一味加高堤防,长期影响群众亲水需求的方式不尽可取;而采用临时防洪挡板等形式不仅费时费力,且面对突发情况难以快速反应。为此,提出一种无需新增用地、易实施、适用性广、实用性强且能显著改善区域防洪能力的多级升降防洪墙系统及工作原理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包括多级升降装置、固定装置、连接止水装置和浮动装置:

4、所述多级升降装置包括一级升降装置、二级升降装置、三级升降装置;所述一级升降装置包括板身、上部止回装置、第一排气阀和下部止回装置,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止回装置位于板身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排气阀位于上部止回装置顶部,所述下部止回装置位于板身内侧,所述一级升降装置上的下部止回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相邻平行安装;

5、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结构、止回结构以及第二排气阀,所述止回结构位于固定结构的上端,所述第二排气阀位于所述止回结构顶部。

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上的所述板身两侧设置有止水滑条,所述止水滑条包括止水条和滑块,所述板身可设置为s型。

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止水装置包括一级止水滑槽、二级止水滑槽、三级止水滑槽,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安装于连接止水装置的外部两侧,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内侧滑槽,所述内侧滑槽中安装有滑竿,所述滑竿包括竿身,所述竿身两侧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内侧滑槽相接触。

1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滑竿上连接有两根第一绳索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同步沿所述三级止水滑槽连接于三级升降装置顶部,每根所述第一绳索绕过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所述第一定滑轮包括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安装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安装有第一滑轮。

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滑竿上还连接有第二绳索的一端,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浮动装置,所述浮动装置放置于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焊接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绳索绕过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包括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安装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二滑轮。

1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以及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两侧的止水滑条分别在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内滑动;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的滑槽高度分别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一一对应且依次升高。

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4、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多级升降装置的若干个历史高度值,并将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为均匀的时间段,得到若干个时间节点;

15、构建变化曲线图,将所述若干个历史高度值和所述若干个时间节点导入变化曲线图中,得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图;

16、在所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图中提取出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基于差分法对所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进行计算,得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曲率;

17、判断所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曲率是否大于预设曲率,若大于,则计算所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曲率与预设曲率之间的差值,得到曲率偏差阈值,基于所述曲率偏差阈值调整优化浮动装置的重量或数量;

18、若小于,则对多级升降装置的运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生成故障结果。

1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小于,则对多级升降装置的运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生成故障结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0、分析所述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图,获取历史高度值的最高点和历史高度值的最低点;

21、根据所述最高点和所述最低点在高度值-时间变化曲线图获取最高值时间节点以及最低值时间节点,并计算所述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得到实际高度变化差值;

22、获取所述最高值时间节点至所述最低值时间节点内不同气候条件信息组合下的外河水位高度变化值,构建高度变化预测模型,将所述最高值时间节点至最低值时间节点内不同气候条件信息组合下的外河水位高度变化值导入所述高度变化预测模型中进行训练调优,得到训练完成的高度变化预测模型;

23、获取最高值时间节点至最低值时间节点内的实际气候条件信息,将所述实际气候条件信息导入所述训练完成的高度变化预测模型中,得到高度变化预测值;

24、判断所述实际高度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高度变化预测值,若大于,则多级升降装置运行存在偏差,并将所述多级升降装置标记为异常故障,生成故障结果。

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26、当多级升降装置无法依靠自身浮力上升时,便可借助设置的浮动装置以及滑轮系统带动多级升降装置上升;当外河水位上升至多级升降装置底部以上时,多级升降装置与浮动装置开始受浮力作用,随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浮动装置向上浮起,此时浮动装置拉动第二绳索,由于第二定滑轮的设置在浮动装置向上浮起时第二绳索会同步向下拉动滑竿,使得滑竿在内侧滑槽内水平向下滑动,当滑竿向下滑动时,由于两组第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包括多级升降装置、固定装置、连接止水装置和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上的所述板身两侧设置有止水滑条,所述止水滑条包括止水条和滑块,所述板身可设置为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包括一级止水滑槽、二级止水滑槽、三级止水滑槽,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安装于连接止水装置的外部两侧,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内侧滑槽,所述内侧滑槽中安装有滑竿,所述滑竿包括竿身,所述竿身两侧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内侧滑槽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上连接有两根第一绳索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同步沿所述三级止水滑槽连接于三级升降装置顶部,每根所述第一绳索绕过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所述第一定滑轮包括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安装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安装有第一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上还连接有第二绳索的一端,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浮动装置,所述浮动装置放置于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焊接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绳索绕过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包括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安装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二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以及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两侧的止水滑条分别在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内滑动;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的滑槽高度分别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一一对应且依次升高。

9.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小于,则对多级升降装置的运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生成故障结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包括多级升降装置、固定装置、连接止水装置和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上的所述板身两侧设置有止水滑条,所述止水滑条包括止水条和滑块,所述板身可设置为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包括一级止水滑槽、二级止水滑槽、三级止水滑槽,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安装于连接止水装置的外部两侧,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内侧滑槽,所述内侧滑槽中安装有滑竿,所述滑竿包括竿身,所述竿身两侧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内侧滑槽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黄本胜胡涛洪昌红王珍邱颂曦刘中峰杨凤娟陈晖张之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