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39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防洪墙技术领域,所述多级升降装置包括一级升降装置、二级升降装置、三级升降装置;所述一级升降装置包括板身、上部止回装置、第一排气阀和下部止回装置,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止回装置位于板身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排气阀位于上部止回装置顶部,所述下部止回装置位于板身内侧,所述一级升降装置上的下部止回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相邻平行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根据实时洪水位对防洪墙进行升降,起到防浪、消浪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防洪水位,增强防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墙,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洪涝灾害和风暴潮长期以来都是威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防洪标准在逐步提高,重要城市愈发淹不起、淹不得。而与之对应的是,一方面防洪能力和标准仍待提高,但城区尤其是核心区域建设用地已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加高、培厚堤防;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短历时强降雨频发,极端气候下的防洪形势愈发严峻。目前,防洪尤其是城市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工程,即通过加高或培厚堤防,使其顶高程高于对应频率的设计洪水位,以此将洪水约束在河道内。但加高、培厚、改建堤防一方面新增建设用地往往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为防御小规模洪(潮)水而一味加高堤防,长期影响群众亲水需求的方式不尽可取;而采用临时防洪挡板等形式不仅费时费力,且面对突发情况难以快速反应。为此,提出一种无需新增用地、易实施、适用性广、实用性强且能显著改善区域防洪能力的多级升降防洪墙系统及工作原理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及控制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包括多级升降装置、固定装置、连接止水装置和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上的所述板身两侧设置有止水滑条,所述止水滑条包括止水条和滑块,所述板身可设置为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包括多级升降装置、固定装置、连接止水装置和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所述二级升降装置和所述三级升降装置上的所述板身两侧设置有止水滑条,所述止水滑条包括止水条和滑块,所述板身可设置为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一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接触,且所述二级升降装置的上部止回装置可在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板身上贴紧滑动,并与所述三级升降装置的下部止回装置接触紧密连接形成止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止水装置包括一级止水滑槽、二级止水滑槽、三级止水滑槽,所述一级止水滑槽、所述二级止水滑槽、所述三级止水滑槽安装于连接止水装置的外部两侧,所述连接止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内侧滑槽,所述内侧滑槽中安装有滑竿,所述滑竿包括竿身,所述竿身两侧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内侧滑槽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升降防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黄本胜胡涛洪昌红王珍邱颂曦刘中峰杨凤娟陈晖张之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