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用支撑托架及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3784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柱用支撑托架及转向装置,通过对支撑托架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下功夫,从而以低成本实现转向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把安装板部(24)、支撑板部(25)、连续部(26)通过对一张板状的坯料实施塑性加工而一体形成。支撑板部(25)的上端缘与安装板部(24)的宽度方向内端缘相连,支撑板部(25)的下端缘为自由端,连续部(26)具有设置成搭在安装板部(24)彼此间的状态的连续部元件,连续部元件的宽度方向两端缘分别与安装板部(24)的宽度方向内端缘中的作为配置有支撑板部(25)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靠前端的部分相连,该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前方或后方倾斜的形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来向汽车的转向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尤其涉及用来把转向柱支撑在车身上的支撑托架的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24所示,汽车用的转向装置被构成为,把方向盘I的旋转传递到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3,随着该输入轴3的旋转推左右一对转向横拉杆4进行推拉,对前车轮赋予转向角。方向盘I支撑固定在转向轴5的后端部,转向轴5在沿轴向插通圆筒状的转向柱6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转向柱6上。而且,转向轴5的前端部通过万向联轴器7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相连,中间轴8的前端部通过另外的万向联轴器9与输入轴3相连。在这样的转向装置中,具备用来相应于驾驶者的体格、驾驶姿势对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的倾斜机构、用来对其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的伸缩机构。为了构成倾斜机构,把转向柱6按能够以设置在宽度方向(所谓宽度方向,是指车身的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枢轴11为中心进行摆动位移的方式支撑在车身10上。而且,把固定在转向柱6的靠后端的部分的可动侧托架以能够朝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所谓前后方向,是指车身的前后方向。)进行位移的方式支撑在支撑托架12上,该支撑托架12被支撑在车身10上。而且,为了构成伸缩机构,把转向柱6制成将外柱13与内柱14呈望远镜状伸缩自如地组合的结构,把转向轴5制成通过花键配合等将外管15与内轴16以能够自由传递扭矩且伸缩自如的方式进行组合的结构。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装入了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把电动马达17作为辅助动力源,谋求降低用来操作方向盘I所要的力的。另外,对于具备倾斜机构、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的结构及其操作方法,记载在了日本特开2001 - 3225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 - 30275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 — 1005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 — 302048号公报等中,为众所周知,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然而,随着车辆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对于转向装置也要求其小型化及轻量化。图25表示日本特开2000 - 302048号公报中记载的转向装置的结构。构成该转向装置的支撑托架12a具备一对中间托架部件18和连结板部19。中间托架部件18分别由截面为L字形的设置在上部的安装板部20,和从这些安装板部20的宽度方向内端缘分别朝下方延伸的支撑板部21构成。而且,在安装板部20上,以在这些安装板部20的后端缘开口的状态分别形成有切口 22。而且,在支撑板部21上分别形成有上下方向较长的倾斜用长孔36。这样的中间托架部件18被配置成,使支撑板部20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相向,而且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而且,连结板部19为与中间托架部件18单独形成的板状部件,在搭在中间托架部件18的安装板部20彼此间的状态下,其两端部通过焊接与这些安装板部20的宽度方向内端缘结合。另外,支撑托架12a通过组装在安装板部20的各个切口 22的小盒23及螺栓(图示省略),支撑在车身(或固定在车身上的部件)上。这样,为了在二次碰撞时用来缓和施加在驾驶者上的冲击,转向柱6a以在施加了朝向前方的大的力时脱落的方式支撑在车身(或固定在车身上的部件)上。关于支撑托架12a对车身的支撑结构及装入了支撑托架12a的转向装置的结构,记载在日本特开2004 - 1822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 — 3385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5334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96731号公报等中,为众所周知,省略其详细说明。在这样的支撑托架12a的结构的场合,通过减小支撑托架12a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可以谋求转向装置在宽度方向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即,可以把连结板部19的宽度方向尺寸与用来使转向装置小型化及轻量化所需的尺寸相应地进行适当设定。但是,在该支撑托架12a的场合,中间托架部件18与连结板部19单独形成。为此,不利于降低部件管理成本。而且,中间托架部件18与连结板部19通过焊机进行结合。这样的焊接作业麻烦,不利于降低作业成本。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 3225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30275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10059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 - 30204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 182216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 338509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 53349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5- 967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鉴于上述情况,在构成转向装置的支撑托架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上下功夫,以低的成本实现转向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托架,其具有设置在上部的一对安装板部、从这些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分别朝下方延伸的一对支撑板部,以及将这些安装板部彼此沿宽度方向相连的连续部,用来在由上述支撑板部把转向柱的中间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的状态下借助上述安装板部支撑在车身上,由此把转向柱支撑在车身上。尤其是,本技术的一个样式的支撑托架的特征为,上述安装板部、上述支撑板部以及上述连续部被一体地形成,上述支撑板部的上端缘与上述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缘相连,上述支撑板部的下端缘为自由端,上述连续部具有连续部元件,该连续部元件的宽度方向两端缘分别与上述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缘中的、作为配置有上述支撑板部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靠前端的部分相连,上述连续部元件被设置成搭在上述安装板部彼此间的状态;该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前方倾斜的形状。本技术的支撑托架优选为,当上述安装板部的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A、上述支撑板部的各自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B、上述支撑托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C时,满足C < 2 (A + B)的关系。在本技术的支撑托架可以通过对一张板状的坯料实施塑性加工而形成。在该场合,上述连续部具有组成变形部,该组成变形部通过对与该连续部相当的上述坯料的一部分实施塑性加工而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坯料的状态。由此,当塑性加工后的本技术的上述坯料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D时,满足C < D的关系。在本技术的一个样式中,上述连续部具备设置在前方的前侧连续部元件,该前侧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前方倾斜的形状;而且,上述连续部还具备设在该前侧连续部元件的后方的后侧连续部元件,该后侧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后方倾斜的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个样式中,上述连续部元件可以具有一对倾斜部,上述一对倾斜部配置在宽度方向两侧部,越是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斜前上方倾斜。在该场合,优选为,上述连续部元件还具备在宽度方向中央部配置在上述一对倾斜部间且在上下方向上不发生变化的平坦部。在本技术的一个样式中,上述连续部元件的前后方向的厚度越是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变得越大。在由前侧及后侧连续部元件构成上述连续部的样式中,优选地分别构成为,上述前侧连续部元件具有一对倾斜部,上述一对倾斜部配置在宽度方向两侧部,越是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斜前上方倾斜;上述后侧连续部元件具有一对倾斜部,上述一对倾斜部配置在宽度方向两侧部,越是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斜后上方倾斜。在该场合,优选为,上述前侧连续部元件及上述后侧连续部元件还分别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托架,具有设置在上部的一对安装板部、从这些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分别朝下方延伸的一对支撑板部,以及将这些安装板部彼此沿宽度方向相连的连续部,用来在由上述支撑板部把转向柱的中间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的状态下借助上述安装板部支撑在车身上,由此把转向柱支撑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板部、上述支撑板部以及上述连续部被一体地形成,上述支撑板部的上端缘与上述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缘相连,上述支撑板部的下端缘为自由端,上述连续部具有连续部元件,该连续部元件的宽度方向两端缘分别与上述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缘中的、作为配置有上述支撑板部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靠前端的部分相连,上述连续部元件被设置成搭在上述安装板部彼此间的状态;该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前方倾斜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5 JP 2011-2658431.一种支撑托架,具有设置在上部的一对安装板部、从这些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分别朝下方延伸的一对支撑板部,以及将这些安装板部彼此沿宽度方向相连的连续部,用来在由上述支撑板部把转向柱的中间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的状态下借助上述安装板部支撑在车身上,由此把转向柱支撑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板部、上述支撑板部以及上述连续部被一体地形成, 上述支撑板部的上端缘与上述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缘相连,上述支撑板部的下端缘为自由端, 上述连续部具有连续部元件,该连续部元件的宽度方向两端缘分别与上述安装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缘中的、作为配置有上述支撑板部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靠前端的部分相连,上述连续部元件被设置成搭在上述安装板部彼此间的状态;该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前方倾斜的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安装板部的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A、 上述支撑板部的各自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B、 上述支撑托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C时,满足 C < 2 (A + B)的关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托架是通过对一张板状的坯料实施塑性加工而形成的,上述连续部具有组成变形部,该组成变形部通过对与该连续部相当的上述坯料的一部分实施塑性加工而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坯料的状态,当上述坯料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D时,满足C < D的关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续部具备设置在前方的前侧连续部元件,该前侧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前方倾斜的形状;而且,上述连续部还具备设在该前侧连续部元件的后方的后侧连续部元件,该后侧连续部元件具有越是从其宽度方向两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后方倾斜的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续部元件具有一对倾斜部,上述一对倾斜部配置在宽度方向两侧部,越是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越朝斜前上方倾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宽度方向中央部配置在上述一对倾斜部间且在上下方向上不发生变化的平坦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续部元件的前后方向的厚度越是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变得越大。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托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圷直人长泽诚定方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