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3353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服务器根据联系人号码确定在线联系人列表;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扫描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将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根据扫描结果更新在线联系人列表,无需GPS的支持,仅靠移动终端设备本身的通信方式即可完成联系人按照相对距离进行排序,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互联网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在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交换服务中通常需要指定某个或者多个联系人作为数据发送或者接收的对象,这种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交换服务常常发生在聚会、会议等场合,此时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近。在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交换服务中,通常按照国际拼音或者按照是否在线对移动终端中的联系人进行排序,但是在聚会、会议等场合中,用户需要选取的联系人往往是距离自己比较近的联系人,按照国际拼音或者按照是否在线排序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用户需要选取的联系人并不在最前面,用户需要翻阅大量的联系人条目才能找到并选择自己所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联系人,增加用户的操作时间,降低用户体验。现有技术首先通过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移动终端与其中的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距离远近对在线的联系人进行排序。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受制于GPS的信号及定位精度问题,根据GPS确定的距离往往不能满足需求,例如,大部分建筑物内部的GPS信号都非常微弱,导致无法通过GPS定位或者定位不准确,又如GPS都采用民用信号,定位精度误差通常在10米以上,导致在10米以内的联系人无法准确按照距离排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S2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确定在线联系人列表;S3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S4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扫描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及S5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通过服务器获取在线联系人列表,再根据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更新在线联系人列表,无需GPS的支持,仅靠移动终端设备本身的通信方式即可完成联系人按照相对距离进行排序,提升用户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确定在线联系人列表;以及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并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以及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扫描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获取在线联系人列表,再根据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更新在线联系人列表,无需GPS的支持,仅靠移动终端设备本身的通信方式即可完成联系人按照相对距离进行排序,提升用户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以及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扫描到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及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在线联系人列表,再根据扫描模块按照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通过对比模块更新在线联系人列表,无需GPS的支持,仅靠移动终端设备本身的通信方式即可完成联系人按照相对距离进行排序,提升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以及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01,第一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具体地,第一移动终端首先根据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通过3G或者Wifi等通信方式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更具体地,属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硬件地址和型号,其中硬件地址为MAC地址(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然后第一移动终端根据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通过3G或者Wif i等通信方式向服务器上传其上的联系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S2: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确定在线联系人列表;S3: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S4: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扫描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及S5: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 52: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确定在线联系人列表; 53: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 S4: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扫描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及 S5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硬件地址和型号,其中所述硬件地址为MAC地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并通过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Wifi通信、蓝牙通信和NFC通信,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按照Wifi通信扫描、蓝牙通信扫描和NFC通信扫描的顺序扫描所述第二移动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S5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Wifi通信扫描同一网段内的IP地址并获取扫描到的IP地址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获取的IP地址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扫描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扫描到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获取的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NFC通信扫描具有NFC通信功能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扫描到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具有NFC通信功能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联系人所对应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对比不吻合的联系人丢弃或者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列表的最后列。7.一种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确定在线联系人列表;以及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并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以及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扫描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吻合的联系人置于所述在线联系人列表的最前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硬件地址和型号,其中所述硬件地址为MAC地址。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属性信息和联系人号码,并通过移动互联网通信模块获取所述服务器确定的在线联系人列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Wifi通信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雨来周佳祥郑纬民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