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2540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部产生的热量会导致人体感觉到发烫和发热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中框,所述外壳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在所述中框的表面具有相间隔的外凸或内凹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开孔。

Mobile terminal shell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terminal shel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display device, which can solve the existing mobile terminal, the internal use in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he heat causes the body to feel hot and feverish problems. The mobile terminal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shell, and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frame, the shell and the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adiating gap on the surface of the frame is spaced convex or concave structure, wherei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pen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发烧级处理器高通810出现之后,高功耗和高发热问题更加凸显。移动终端整机的散热处理不好,轻则是移动终端出现死机、卡顿、重启、烫伤显示屏单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重则移动终端报废甚至爆炸伤人。移动终端产生热量的原因主要有:应用处理器(AP)长时间、高负载的进行应用运行(比如说拍照、大型游戏等)、基带处理器(BP)长时间或大功率的网络负载(如弱信号时手机会自动加大发射功率)、充电过程中热阻产生热量以及背光LED和显示触控驱动IC发热。目前解决移动终端发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效果从强到弱分别是:硬件工艺与架构升级>系统底层优化>手机模具设计。在移动终端的硬件构架和软件优化相对最优化情况下,主要通过对模具设计进行改善以提高散热效果。对模具设计进行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种:石墨片散热、硅胶或特殊导热材质、铜管散热和金属边框和背板散热,但上述几种方案均是把热量传递至手机边框和外壳,但由于人手与手机边框或外壳直接接触,若使用这些方法,在高功耗使用初期,人体还可以接受移动终端的温度,一旦长时间使用,人体依然会感觉到有发烫和发热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将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出以避免人体感觉到发烫和发热感的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中框,所述外壳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在所述中框的表面具有相间隔的外凸和/或内凹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其中,所述外凸和/或内凹结构包括多个散热鳞片。其中,所述中框的每条边上的多个所述散热鳞片相互平行。其中,所述散热鳞片的深度为0.5mm~1mm。其中,所述中框的四边还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鳞片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沟槽。其中,所述第一沟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散热鳞片的设置方向垂直。其中,多个所述开孔分成多组,每组所述开孔与一个所述第一沟槽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内边缘为弧形,所述散热间隙为弧形间隙。其中,所述中框内设置有导热单元,所述导热单元用于将移动终端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中框。作为另一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中框,通过在外壳和中框之间设置散热间隙,在中框的表面形成相间隔的外凸或内凹结构以及在外壳上设置多个开孔,通过外凸或内凹结构将聚集在中框上的热量导出至散热间隙,由于散热间隙形成散热内腔,因此,借助设置在外壳上的开孔可以使热量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从移动终端壳体的内部向环境中传递,而且不受用户使用方式(放置、拿取方式)的限制,各角度均可实现高效对流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避免用户有发烫或发热感;同时,移动终端壳体的外形结构强度变化小,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只通过对中框和外壳的结构进行改进,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壳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壳体的正视图;图4为图1中第一沟槽和散热鳞片的一种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一沟槽和散热鳞片的另一种位置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一沟槽和散热鳞片的又一种位置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壳;2、中框;3、开孔;4、散热鳞片;5、第一沟槽;6、导热硅胶;7、导热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下述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PDA、户外手持导航终端、手持式网络收音机及其各种工业上应用的手持移动装置等均可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涵盖。在下述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所用开孔的具体实现,例如圆形、矩形、棱形、方形或各种规则、不规则形状均可。通常在工业设计中,研发人员会根据散热需要,参考整机美感选择合适的形状。实施例1: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内的中框2,外壳1和中框2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在中框2的表面具有相间隔的外凸或内凹结构,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3。请参照图1至图3,中框2设置在外壳1内,中框2与外壳1之间的散热间隙,散热间隙可以使聚集在中框2上的热量在其中流动;中框2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外凸或内凹结构,这些外凸或内凹结构能够增加中框2表面的散热面积,使聚集在中框2上的热量散至散热间隙中;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3,开孔3的孔深等于外壳1的厚度(如图3所示),即可以使外壳1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连通,从而使散热间隙中流动的热量以自然对流的方式通过开孔3从外壳1的内部向环境中散出,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移动终端壳体的散热效率,避免用户在手持移动终端时有发烫或发热感;同时,移动终端壳体的外形结构强度变化小,且不需要设置额外消耗电能的电致散热单元,只通过对中框和外壳的结构进行改进,结构简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散热间隙的概念在实现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壳1和中框2相互是不接触的(如图2中外壳1和中框2之间未填充的白色区域),这是一种优选的实现,具有较为理想的散热对流效率;另一种是外壳1和中框2相互局部接触,在此情况下,将中框2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外凸或内凹结构所形成的空间复用做散热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开孔3的设置的密度和大小需兼顾空气对流需求、外壳强度、美观和异物的进入难易等因素。例如,可以在发热集中的位置适当增加开孔3的密度或大小;或者可以将开孔3的设计与扬声器开孔等的设计相结合实现隐藏式开孔。另外,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壳体中还不仅包括上述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与外壳1封装以形成完整壳体的触控单元(显示屏),以及位于触控单元和中框2之间发光单元和驱动IC等,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外凸或内凹结构包括多个散热鳞片4。从图1和图3中可以看出,通过这些散热鳞片4,能够有效增加中框2表面的散热面积,使聚集在中框2上的热量散至散热间隙中。当然,外凸或内凹结构的类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中框2的每条边上的多个散热鳞片4相互平行。之所以如此设置,是为了增加中框2的每条边上的散热面积以及散热均匀性,避免出现有的地方散热好,有的地方散热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中框2的各条边上的多个散热鳞片的设置方向可以是相同的(例如,四条边上的散热鳞片都是水平设置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有的边上的散热鳞片是水平设置的,有的边上的散热鳞片是竖直设置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散热鳞片4的深度为0.5mm~1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散热鳞片4的深度是指从散热鳞片4靠近外壳1的一侧向内延伸至中框2的表面的距离,散热鳞片4的深度值越大,越有利于热量散出。当然,散热鳞片4的深度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散热间隙的大小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散热间隙越大,散热鳞片4的深度就可越深,但也要考虑移动终端的整体大小,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其中,中框2的四边还设置有与散热鳞片4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中框,所述外壳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在所述中框的表面具有相间隔的外凸和/或内凹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中框,所述外壳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在所述中框的表面具有相间隔的外凸和/或内凹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和/或内凹结构包括多个散热鳞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每条边上的多个所述散热鳞片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鳞片的深度为0.5mm~1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四边还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鳞片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明刘岗王翠娥常橙于超穆景飞王大威刘蕊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