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忠强专利>正文

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223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该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包括带体,其特征是:所述带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同心圆装置,同心圆装置中间设置有孔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形呈条状,与前臂走势一致,可粘附于前臂,保证检测点均匀分布;孔心可保证药液顺利进入皮下;不必对皮丘取印和测量,可根据同心圆直接读出检测结果,且读取结果准确,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
技术介绍
目前,过敏性鼻炎在进行过敏原检测时,都是要进行皮肤点刺实验,流程如下1.选择前臂掌侧为试验部位。2.患者手臂放松平放于桌上,先在皮肤上做标记,标记部位相距4 cm,再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待干(2 min)。3.将待测变应原点刺液分别滴在标记部位旁的皮肤上。4.将点刺针针尖成直角通过滴在皮肤上的点刺液并刺入皮肤表皮,使少量点刺液进入皮肤(尽可能不刺出血)。5.同法用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组胺液(阳性对照)进行对照试验。点刺后10 20min读出试验结果。6.出现皮丘后,用彩色标记笔沿皮丘周围画圆。7.用胶带沾取彩色圆轮廓。8.用直尺测量彩色圆的直径大小,与组胺直径进行比较,得到皮肤指数SI。(皮肤指数=变应原直径/组胺直径)。9.结果判定正常阴性;一级(+) :SI〈0. 5 ;二级(+ +)O.5 ^ SI <1. O ;三级( + + + ) 1. O ^ SI < 2. O ;四级( + + + + ) SI 彡 2. O。采用以上测量方法,除了做标记浪费时间外,测量也要浪费很多时间,另外除了测量不够准确外,每个皮丘都进行取印费时费力,即使是非常熟练的技师,也需要15-20分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准确度高的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包括带体,其特征是所述带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同心圆装置,同心圆装置中间设置有孔心。所述带体为条状,长为18cm,宽为15mm,可粘贴于点刺区。所述同心圆装置为5个最大直径为15mm,间隔为Imm的同心圆。所述孔心的直径为1. 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形呈条状,与前臂走势一致,可粘附于前臂,保证检测点均匀分布;孔心可保证药液顺利进入皮下;不必对皮丘取印和测量,可根据同心圆直接读出检测结果,且读取结果准确,省时省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同心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带体,2同心圆装置,3孔心,4同心圆。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带体1,带体I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同心圆装置2,同心圆装置2中间设置有孔心3。带体I为条状,长为18cm,宽为15mm,可粘贴于点刺区。同心圆装置2为5个最大直径为15mm,间隔为Imm的同心圆4。孔心3的直径为1. 5mm。采用本技术的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将带体I粘贴在点刺区,保证了检测点的均匀分布;由于带体I呈条状,可与前臂走势一致。点刺时,穿刺针可通过孔心3使得药液顺利进入皮下,读取数据时,可观察覆盖皮丘的同心圆装置2最外侧数据(或同心圆4数目),因每个同心圆4直径较前一个大2_,因此可根据同心圆4直径直接读出皮丘直径数据,然后根据每个结果进行数值比较,得出最终结论。这样,就不必对每个皮丘进行取印,再用直尺测量印的直径了,省时省力,且避免了用直尺测量印的直径时出现结果不准确的麻烦。另外,每个同 心圆装置2间隔均匀,避免了因为点刺不均匀造成的结果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是:所述带体(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同心圆装置(2),同心圆装置(2)中间设置有孔心(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是所述带体(I)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同心圆装置(2),同心圆装置(2)中间设置有孔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刻度的过敏原检测皮丘测量带,其特征是所述带体(I)为条状,长为18cm,宽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忠强孙晓卫王瑛琳王冬玲
申请(专利权)人:姜忠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