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968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发挥稳定的密封性能的电磁式驱动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具备内置柱塞(3)的内壳体(H)、使柱塞沿轴心方向可动的螺线管组件(SA)、以及覆盖该螺线管组件的外罩(6)。在内壳体与螺线管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环状的第一密封部件(11)的第一环状空间(50a)。该第一环状空间(50a)形成为如下的大致矩形形状,即、当将第一密封部件的外径设为OD1时,该空间的任意的截面满足距离LA1<外径OD1<距离LB1的关系,第一表面(SF1)以及第二表面(SF2)分别与第一密封部件紧贴的位置形成在轴心方向上比第二表面(SF2)与第四表面(SF4)相交的交点靠近第三表面(SF3)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式驱动单元,尤其涉及适合在内置柱塞的内壳体的外侧安装螺线管组件的形式的电磁式驱动单元的密封构造。
技术介绍
一般,电磁式驱动单元构成为,通过对螺线管组件进行供电控制,来使柱塞在轴心方向上可动。在此,螺线管组件通常构成为,从外侧利用外装模对卷绕有线圈的状态的绕线筒进行包覆,但若从绕线筒与外装模未完全紧贴的位置浸入水,则有线圈产生短路、或由腐蚀使线圈断线等不良情况产生的情况。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以往,公知有如下构造,即、用外罩覆盖螺线管组件,并且在外罩与螺线管组件之间的槽安装0形环等密封部件,从而对外罩与螺线管组件的间隙进行密封。作为使用0形环的密封构造,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构成为,成形线圈具备包括卷绕有线圈的绕线筒在内的内装部件、覆盖该内装部件的外装部件、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外罩,上述成形线圈中,形成有被内装部件、外装部件以及外罩这三个部件划分的剖面呈三角形的凹槽,通过在该凹槽插入0形环来密封各部件间的间隙。根据这样的密封构造,通过使0形环分别与上述的三个部件紧贴,能够防止水的浸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34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由于是通过使0形环与上述三个部件紧贴来密封间隙的构造,所以因各部件的加工精度情况而导致凹槽的形状产生偏差。因此,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留有不能得到所要求的密封性能的情况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电磁式驱动单元,S卩、通过减少与密封部件紧贴的部件的件数,能够发挥稳定的密封性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加工工序而将制造成本抑制在低水平的电磁式驱动单元。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第一专利技术具备内置柱塞的内壳体;以包围该内壳体的方式安装且通过供电控制使上述柱塞在轴心方向上可动的螺线管组件;以及覆盖该螺线管组件的外罩,上述内壳体具有在一端面侧安装被驱动装置的凸缘部;以及设于该凸缘部的另一端面侧且具有引导上述柱塞的可动动作的内周面的中空的躯干部,上述螺线管组件具有绕线筒;卷绕于该绕线筒的线圈;以及从外侧对卷绕有该线圈的状态下的上述绕线筒进行包覆的外装模,上述电磁式驱动单元的特征在于,当将上述躯干部插入上述绕线筒而在上述内壳体安装上述螺线管组件时,在上述内壳体与上述螺线管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环状的第一密封部件(例如,O形环)的第一环状空间,上述第一环状空间是沿上述躯干部的周围形成的环状的空间其被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划分,并且形成为如下的大致矩形形状,即、当将上述第一密封部件的外径设为ODl时,该空间的任意的截面满足距离LAl <外径ODl、并且距离LAl <距离LBl的关系,其中,上述第一表面是上述躯干部的外周面中形成在上述凸缘部附近的面,上述第二表面是上述外装模的表面中形成在从上述第一表面沿与上述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仅隔开距离LAl的位置、且与上述第一表面对置的面,上述第三表面是形成在上述凸缘部的上述另一端面的面,上述第四表面是上述绕线筒的表面中形成在从上述第三表面沿上述轴心方向仅隔开距离LBl的位置、且与上述第三表面对置的面,在上述第一环状空间安装有上述第一密封部件的状态下的上述第一环状空间的截面中,上述第一表面以及上述第二表面分别与上述第一密封部件紧贴的位置形成在轴心方向上比上述第二表面与上述第四表面相交的交点(换言之,第二表面与第四表面的边界的部分)靠近上述第三表面侧。在第一专利技术中,由于是第一环状空间中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距离LAl比第一密封部件的外径ODl短的构成,所以若将第一密封部件安装于第一环状空间,则第一密封部件被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压溃而变形,并在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这两个位置紧贴。另一方面,在第一专利技术中,由于是第一环状空间中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的距离LBl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距离LAl长的构成,从而第一密封部件不会以充分发挥密封效果的程度紧贴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换句话说,在第一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第一密封部件紧贴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这两个面,来成为对内壳体与螺线管组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构造。换言之,第一密封部件通过紧贴于形成有第一表面的内壳体和形成有第二表面的外装模这两个部件,来对内壳体与螺线管组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在此,该第二表面与第四表面相`交的交点是绕线筒与外装模相接的边界的部分,从而若在绕线筒与外装模之间产生间隙,则有水浸入该间隙的可能性。然而,在第一专利技术中,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紧贴的位置(参照图5 Ca)的PT1、PT2)形成于在轴心方向上比第二表面与第四表面相交的交点(参照图5(a)的PT3)靠近第三表面侧(图5 (a)中下侧),从而即使水从内壳体与螺线管组件之间的间隙浸入,水也不会浸入第一密封部件的内侧。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从绕线筒与外装模之间浸入使线圈短路的产生不良情况。这样,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由于在两个部件上形成密封面即可,从而能减少加工精度的偏差所引起的密封面的紧贴不良,使密封性能稳定。而且,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由于密封性能稳定,从而能抑制螺线管组件短路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另外,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第二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绕线筒具备圆筒形状的绕线筒主体、和从该绕线筒主体的两端向外侧折弯的一对凸边状部件,并且,在上述一对凸边状部件,分别设有沿上述轴心方向朝相互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上述外装模构成为,以包入上述突起部的方式从外侧包覆上述绕线筒。例如,在利用外装模来对形成于没有凹凸的平滑的外表面的绕线筒进行覆盖的构成的情况下,万一,若第一密封部件劣化等而使密封性能降低,水浸入绕线筒与外装模的边界,则有水保持原样地在绕线筒与外装模的边界流动而到达线圈的可能性。然而,根据第二专利技术,由于是外装模以包入绕线筒的设于凸边状部件的突起部的方式包覆绕线筒的构成,从而水为了到达线圈,必须越过该突起部。换句话说,对于第二专利技术而言,由于水抵达线圈为止的距离长,从而水难以浸入至线圈。因而,第二专利技术的防水性更加优异。另外,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第三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述另一端面具有环状支撑面和环状阶梯面,上述环状支撑面沿上述躯干部的周围形成为圆环状、且支撑上述外装模,上述环状阶梯面以从该环状支撑面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且位于比该环状支撑面低一级的位置,上述第三表面形成于上述环状支撑面,上述外罩构成为,在其端面与上述环状阶梯面抵接的状态下,覆盖上述螺线管组件。 根据第三专利技术,外罩的端面与位于比环状支撑面低一级的位置的环状阶梯面抵接。因而,万一,在外罩的端面与环状阶梯面之间产生间隙,水从该间隙浸入,由于供第一密封部件安装的第一环状空间位于比该环状阶梯面高一级的位置,从而水也难以抵达第一环状空间。换句话说,根据第三专利技术,由于成为水难以进入供第一密封部件安装的位置的构造,从而进一步提闻防水性。另外,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第四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外罩具有圆筒形状的外罩主体、和堵住该外罩主体的一端的盖部件,并且在上述盖部件设置供上述躯干部贯通的开口,当使用上述外罩覆盖安装于上述内壳体的上述螺线管组件时,上述躯干部的前端部从上述开口露出,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06 JP 2010-1775551.一种电磁式驱动单兀,其具备内置柱塞的内壳体;以包围该内壳体的方式安装且通过供电控制使所述柱塞在轴心方向上可动的螺线管组件;以及覆盖该螺线管组件的外罩,所述内壳体具有在一端面侧安装被驱动装置的凸缘部;以及设于该凸缘部的另一端面侧且具有引导所述柱塞的可动动作的内周面的中空的躯干部,所述螺线管组件具有绕线筒;卷绕于该绕线筒的线圈;以及从外侧对卷绕有该线圈的状态下的所述绕线筒进行包覆的外装模, 所述电磁式驱动单元的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躯干部插入所述绕线筒而在所述内壳体安装所述螺线管组件时,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螺线管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环状的第一密封部件的第一环状空间, 所述第一环状空间是沿所述躯干部的周围形成的环状的空间,其被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划分,并且形成为如下的大致矩形形状,即、当将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外径设为ODl时,该空间的任意的截面满足距离LAl <外径ODl、并且距离LAl <距离LBl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躯干部的外周面中形成在所述凸缘部附近的面,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外装模的表面中形成在从所述第一表面沿与所述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仅隔开距离LAl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面,所述第三表面是形成在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另一端面的面,所述第四表面是所述绕线筒的表面中形成在从所述第三表面沿所述轴心方向仅隔开距离LBl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三表面对置的面, 在所述第一环状空间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环状空间的截面中,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紧贴的位置形成于在所述轴心方向上比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交的交点靠近所述第三表面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筒具备圆筒形状的绕线筒主体、和从该绕线筒主体的两端向外侧折弯的一对凸边状部件,并且,在所述一对凸边状部件分别设有沿所述轴心方向朝相互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外装模构成为,以包入所述突起部的方式从外侧包覆所述绕线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另一端面具有环状支撑面和环状阶梯面,所述环状支撑面沿所述躯干部的周围形成为圆环状、且支撑所述外装模,所述环状阶梯面以从该环状支撑面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且位于比该环状支撑面低一级的位置, 所述第三表面形成于所述环状支撑面, 所述外罩构成为,在其端面与所述环状阶梯面抵接的状态下,覆盖所述螺线管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樱子吉本光宏伊东英明高尾昌希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