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包括一初级绕组线圈和次级绕组线圈,其中间设置一振动片,还包括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和所述的次级绕组线圈分别与互异的三极管连接,并且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之间串联一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蜂鸣器改进后不受纹波电流干扰,能够有效使客户机板中的纹波电流或电压不影响蜂鸣器的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指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的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纹波电流或电压是指的电流中的高次谐波成分,会带来电流或电压幅值的变化。额定纹波电流IRAC指定的纹波为标准频率100HZ—120HZ正弦波。所以电流或电压幅值的变化和100HZ-120HZ正弦波信号对蜂鸣器产生供电不稳定及信号干扰,从而导致不发音。对高端整机产品,构成潜在的危害,必须要从设计上去消除此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摒弃电磁蜂鸣器安装在PCB上有激励发声的驱动电路,由于驱动电路有纹波电流,导致电磁蜂鸣器发声受到干扰,出现声音失真不良现象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够有效使客户机板中的纹波电流或电压不影响蜂鸣器的工作的蜂鸣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包括一初级绕组线圈和次级绕组线圈,其中间设置一振动片,还包括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和所述的次级绕组线圈分别与互异的三极管连接,并且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之间串联一电容。所述的互异的三极管分别为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电源的负极拉出端和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次级绕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和次级绕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的负极和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电阻连接;所述的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蜂鸣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加入了一电容能够有效使客户机板中的纹波电流或电压不影响蜂鸣器的工作,该改进结构简单而且不浪费PCB的空间,对现有产品上加上一个电容,简单方便,不会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I是专利技术前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改进后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2所示,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包括一初级绕组线圈A和次级绕组线圈B,其中间设置一振动片,还包括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A和所述的次级绕组线圈B分别与互异的三极管连接,并且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之间串联一电容。所述的互异的三极管分别为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 ;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A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电源的负极拉出端和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A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次级绕组线圈B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和次级绕组线圈B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的负极和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一电阻连接;所述的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当在正极和负极上加上电压后,第一三极管Ql导通,此时初级绕组线圈A的两端有电压,并产生第一个振动;初级绕组线圈A有电压后产生磁场,让次级绕组线圈B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压,此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三极管Q2导通时,使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被下拉,第一三极管Ql断开,初级绕组线圈A两端没电压,完成第二次振动。如此反复后可以得到稳定的信号振荡源。如图I所示为改进前的电路结构图,电磁蜂鸣器安装在PCB上有激励发声的驱动电路,由于驱动电路有纹波电流,导致电磁蜂鸣器发声受到干扰,出现声音失真不良现象。纹波电流或电压是指的电流中的高次谐波成分,会带来电流或电压幅值的变化。额定纹波电流IRAC指定的纹波为标准频率100HZ—120HZ正弦波。所以电流或电压幅值的变化和100Hz-120Hz正弦波信号对蜂鸣器产生供电不稳定及信号干扰,蜂鸣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加入了一电容能够有效使客户机板中的纹波电流或电压不影响蜂鸣器的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的作用,第一作为本电路的储能电容;第二滤除该处产生的高频噪声,切断其通过供电回路进行传播的通路;第三是防止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通过本结构的改进,能得到有益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等同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包括一初级绕组线圈和次级绕组线圈,其中间设置一振动片,还包括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和所述的次级绕组线圈分别与互异的三极管连接,并且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之间串联一电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异的三极管分别为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电源的负极拉出端和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次级绕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和次级绕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的负极和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电阻连接;所述的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包括一初级绕组线圈和次级绕组线圈,其中间设置一振动片,还包括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和所述的次级绕组线圈分别与互异的三极管连接,并且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之间串联一电容。本技术的蜂鸣器改进后不受纹波电流干扰,能够有效使客户机板中的纹波电流或电压不影响蜂鸣器的工作。文档编号G10K9/13GK202711682SQ20122038454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唐善荣, 吴声斌, 严红光 申请人:东莞思威特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受纹波电流干扰的电磁蜂鸣器,包括一初级绕组线圈和次级绕组线圈,其中间设置一振动片,还包括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绕组线圈和所述的次级绕组线圈分别与互异的三极管连接,并且所述的电源的正极拉出端和负极拉出端之间串联一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善荣,吴声斌,严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思威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