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539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于从可视域至近红外域的宽阔的波長域的光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且明亮并小型的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孔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而构成。第一透镜群具备负透镜(L111)和正透镜(L112)。第二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配置负透镜(L121)、负透镜(L122)、正透镜(L123)而构成。第三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G13F)、具有负光焦度的中群(G13M)、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13R)而构成。前群由具有非球面的正透镜构成。中群含有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具备CCD (Charged Coupled DeviCe)和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等的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所适于的变焦透镜
技术介绍
近年来,数码相机和摄影机等的摄像装置所搭载的固体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促进。搭载有这样的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所使用的光学系统,也被要求能够确认被摄物体更细微的特征的高性能,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而开发的光学系统也大量上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4。)。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28990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3839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3745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27507号公报近年来,出于防止犯罪的目 的等,为了记录可靠性高的证据,而对于监控摄像机也要求高分辨拍摄。为了进行高分辨拍摄,就要求具备长焦距、且能够得到明亮的被摄物体像的光学系统。另外,在监控摄像机中,通常,白天进行基于可视光的拍摄,夜晚进行基于近红外光的拍摄。因此,作为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光学系统,需要对应从可视域到近红外域的宽阔的波长范围。一般来说,作为可视域用所设计的光学系统中,特别是在近红外区域有色像差发生h夜间的近红外区域的拍摄时发生离焦。因此,强列要求在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中、特别从可视域到近红外域为止而色像差得到良好地矫正。此外,用于防止犯罪目的的监控摄像机,期望其不显眼,尽可能地小。随之而来的是,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也要求可以收容在小型的框体内的小型化。专利文献I所述的光学系统,是具有3左右的变倍比,变倍时的像差变动也得到良好地矫正,但却是F数(F-number)为2. 0 2. 8左右的暗淡透镜。而且,近红外光的像差未得到矫正。因此,不适合作为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专利文献2所述的光学系统,尽管全长短而紧凑,但广角系的透镜却F数大,色像差矫正也不充分,因此在近红外光的成像性能上有问题。加之,从孔径光阑至成像面的距离长,若长焦距化,则收容到小型的监控摄像机中是困难的。专利文献3所述的光学系统,属于高倍率变焦透镜,全长比较短,便于收容在小型的监控摄像机中,但F数大,色像差矫正也不充分,因此在近红外光的成像性能上有问题。专利文献4所述的光学系统,是F数为1. 4 2.0左右,变倍比为10倍的高倍率变焦透镜,近红外光的像差矫正优异。但是,可视光的成像性能低,全长长,因此不适合作为小型监控摄像机用的光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对于从可视域至近红外域的宽阔的波长范围的光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的、且明亮并小型的变焦透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孔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群沿着光轴从像侧向物体侧移动,进行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倍;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进行随着变倍的像面位置的变动的矫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包含负透镜和正透镜而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2片负透镜和I片正透镜而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如下而构成包含具有非球面的正透镜且整体上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包含一组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且整体上具有负光焦度的中群;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并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1)0. 7 ≤ fw/f3 ≤1. 0(2) -1. 0 ≤ f3/f2 ≤ -0. 5其中,fw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在广角端的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于从可视域至近红外域的宽阔的波长范围的光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的、且明亮并小型的变焦透镜。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3) 45≤ v3F-v3B ≤ 70(4) 0. 4 ≤ Nd3B-Nd3F ≤ 0. 7其中,v3F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v3B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Nd3F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Nd3B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更良好地矫正从可视域至近红外域的宽阔的波长范围的光的轴上色像差、像面弯曲、球面像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5)2. 0 ≤ SI X Ft/2 wt ≤ 4. 5其中,SI表示从所述孔径光阑至像面为止的距离,Ft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在望远端的F数,2 Co t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在望远端的视场角。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会损害光学系统的小型性,且实现F数明亮,并且高变倍成为可倉泛。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6)0. 3 ≤ ft/fl ≤ 0. 6其中,ft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在望远端的焦距,fl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焦距。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整个变倍域良好地矫正诸像差。特别是能够良好地矫正球面像差和轴上色像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7)50 彡 |vl2_vll I 彡 60(8) 2. 0 彡 D/ft 彡 2. 3(9) 0. 3 彡 f3/ft 彡 0. 6其中,vll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vl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配置在从物体侧起第二位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D表示从所述第一透镜群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面顶至像面为止的距离,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ft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望远端的焦距。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会损害光学系统的小型性,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像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起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对于从可视域至近红外域的宽阔的波长范围的光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的、且明亮并小型的变焦透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4是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6是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8是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0是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2是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4是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6是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的诸像差图。符号的説明G11、G21、G31、G41、G51、G61、G71、G81 弟一透镜群G12、G22、G32、G42、G52、G62、G72、G82 第二透镜群G13、G23、G33、G43、G53、G63、G73、G83 第三透镜群G13F、G23F'' G33F'' G43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其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群沿着光轴从像侧向物体侧移动,进行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倍,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进行伴随变倍的像面位置的变动的矫正,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以包含负透镜和正透镜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群,以从物体侧顺次配置2片负透镜和1片正透镜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群,以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前群、中群、后群的方式构成,所述前群包含具有非球面的正透镜且整体上具有正光焦度,所述中群包含一组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且整体上具有负光焦度;所述后群具有正光焦度,并且,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1)0.7≤fw/f3≤1.0(2)?1.0≤f3/f2≤?0.5在此,fw表示光学系全系的在广角端的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1 JP 2011-2322521.一种变焦透镜,其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 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群沿着光轴从像侧向物体侧移动,进行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倍, 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进行伴随变倍的像面位置的变动的矫正,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群,以包含负透镜和正透镜的方式构成, 所述第二透镜群,以从物体侧顺次配置2片负透镜和I片正透镜的方式构成, 所述第三透镜群,以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前群、中群、后群的方式构成,所述前群包含具有非球面的正透镜且整体上具有正光焦度,所述中群包含一组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且整体上具有负光焦度;所述后群具有正光焦度, 并且,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1)0.7 ( fw/f3 ≤1. 0(2)-1.0 ( f3/f2 ( -0. 5 在此,fw表示光学系全系的在广角端的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3)45( v3F-v3B ( 70 (4)0. 4 ≤ Nd3B-Nd3F ≤0. 7 其中,v3F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觜隆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腾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