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201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3:40
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碳纤维制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弱界面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作如下:一、酚醛树脂的预聚合;二、酚醛树脂浆料的涂覆;三、酚醛树脂的固化;四、酚醛树脂的炭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得的碳纤维表面全碳涂层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12%~53%;纤维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是良好的催化剂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全碳涂层结构可控,可以通过调节酚醛的化学组成与组分配比,赋予碳纤维不同的功能或者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树脂基体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效果好,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建筑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密度比金属铝低,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建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对其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界面直接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应力分散与传递,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损伤积累与裂纹传播的历程,进而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碳纤维的类石墨结构决定了其表面呈化学惰性,由于碳纤维表面惰性大、表面能低,缺乏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反应活性低,与基体的粘结性差,界面中存在较多的缺陷,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为CFRP的偏轴强度较低。特别是碳纤维自身的机械强度高,但其机械强度在复合材料中未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改善界面性能,充分利用界面效应的有利因素,可以通过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的办法来提高其对基体的浸润性和粘结性。国内外常用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有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阳极氧化法、等离子体氧化法、表面涂层改性法等,也有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表面处理法,先后或同时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称之为复合表面处理法。总体上讲,物理法工艺简单、易操作,界面改善效果不够明显;化学法复杂,效果较好,经化学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形成了大量的羟基、羰基等极性基团,这使得碳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粘结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但是化学处理给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带来相当程度的损伤。因此,寻求一种工艺简单、界面结构可控、界面增强效果明显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技术是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品质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弱界面的问题,而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酚醛树脂的预聚合在酚醛树脂预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份数将50份的单体酚类化合物、4(Γ70份的醛类化合物与O. 5飞份的催化剂进行混合,于20°C 200°C温度下反应O. 01 600min,得酚醛树脂浆料;二、酚醛树脂浆料的涂覆将步骤一得到的酚醛树脂浆料注入浸胶池,然后取碳纤维在浸胶池中浸润O. Of300min,得到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三、酚醛树脂的固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放入高温固化反应室,在压力为O.1 lOOMPa、温度为40°C 400°C的条件下反应O.1 300min,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四、酚醛树脂的炭化将步骤三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放入炭化炉中,在温度为200°C 1600°C的条件下,炭化f 1200min,得到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酚醛树脂是热固性树脂,固化后的树脂结构具有三维网络高度交联的特点,结构主体是大比例的苯环,元素中以碳元素为主,原子间键能高,分子链间内聚力大,所以酚醛树脂有着在热解后具有高残碳率和成炭结构强度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利用酚醛树脂在碳纤维表面的交联固化-炭化方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种化学结构与碳纤维类似的超大比表面积的网络结构碳材料涂层,明显改善了碳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结合性能,实现了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目的。与此同时,可将该结构碳纤维制备成超大比表面的短纤维,用于高性能导电材料、吸附材料与高性能催化剂载体。1、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全碳涂层为多孔涂层,这种涂层极大的增大了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能,使基体树脂充分湿润碳纤维,有效地在碳纤维与基体之间起到应力传递作用,与未改性的碳纤维相比,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 12-42%。2、纤维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是良好的催化剂载体。3、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全碳涂层为交联涂层,与碳纤维联系紧密,不易剥离,稳定性好。4、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全碳涂层结构可控,可以通过碳化,赋予碳纤维不同的功能或者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树脂基体复合材料。5、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全碳涂层制备方法是一种连续法,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效果好,易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碳纤维全 碳涂层的改性制备工艺流程图,其中,I为碳纤维导入辊,2为酚醛预聚釜,3为浸胶池,4为固化炉,5为剃度高温炭化炉,6为碳纤维导出辊;图2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产品扫描电镜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酚醛树脂的预聚合在酚醛树脂预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份数将50份的单体酚类化合物、4(Γ70份的醛类化合物与O. 5飞份的催化剂进行混合,于20°C 200°C温度下反应O. 01 600min,得酚醛树脂浆料;二、酚醛树脂浆料的涂覆将步骤一得到的酚醛树脂浆料注入浸胶池,然后取碳纤维在浸胶池中浸润O. Of300min,得到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三、酚醛树脂的固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放入高温固化反应室,在压力为O.1 lOOMPa、温度为40°C 400°C的条件下反应O.1 300min,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四、酚醛树脂的炭化将步骤三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放入炭化炉中,在温度为200°C 1600°C的条件下,炭化f 1200min,得到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酚醛树脂是热固性树脂,固化后的树脂结构具有三维网络高度交联的特点,结构主体是大比例的苯环,元素中以碳元素为主,原子间键能高,分子链间内聚力大,所以酚醛树脂有着在热解后具有高残碳率和成炭结构强度高的特点,本实施方式利用酚醛树脂在碳纤维表面的交联固化-炭化方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种化学结构与碳纤维类似的超大比表面积的网络结构碳材料涂层,明显改善了碳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结合性能,实现了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目的。与此同时,可将该结构碳纤维制备成超大比表面的短纤维,用于高性能导电材料、吸附材料与高性能催化剂载体。1、本实施方式的碳纤维全碳涂层为多孔涂层,这种涂层极大的增大了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能,使基体树脂充分湿润碳纤维,有效地在碳纤维与基体之间起到应力传递作用,与未改性的碳纤维相比,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 12-42%。2、纤维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是良好的催化剂载体。3、本实施方式的碳纤维全碳涂层为交联涂层,与碳纤维联系紧密,不易剥离,稳定性好。4、本实施方式的碳纤维全碳涂层结构可控,可以通过碳化,赋予碳纤维不同的功能或者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树脂基体复合材料。5、本实施方式的碳纤维全碳涂层制备方法是一种连续法,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效果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酚类化合物为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邻氯苯酚、对氯苯酚、1-萘酚、对氨基酚、邻氨基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醛类化合物为甲醛、正丙醛、异丁醛、乙醛、邻苯二甲醛、肉桂醛、乙二醛、苯甲醛、邻氯苯甲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表面全碳涂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酚醛树脂的预聚合:在酚醛树脂预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份数将50份的单体酚类化合物、40~70份的醛类化合物与0.5~5份的催化剂进行混合,于20℃~200℃温度下反应0.01~600min,得酚醛树脂浆料;二、酚醛树脂浆料的涂覆:将步骤一得到的酚醛树脂浆料注入浸胶池,然后取碳纤维在浸胶池中浸润0.01~300min,得到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三、酚醛树脂的固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放入高温固化反应室,在压力为0.1~100MPa、温度为40℃~400℃的条件下反应0.1~300min,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四、酚醛树脂的炭化:将步骤三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放入炭化炉中,在温度为200℃~1600℃的条件下,炭化1~1200min,得到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表面全碳涂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酚醛树脂的预聚合在酚醛树脂预聚合反应釜中,按重量份数将50份的单体酚类化合物、4(Γ70份的醛类化合物与O. 5飞份的催化剂进行混合,于200C ^KTC温度下反应O. OreOOmin,得酚醛树脂浆料;二、酚醛树脂浆料的涂覆将步骤一得到的酚醛树脂浆料注入浸胶池,然后取碳纤维在浸胶池中浸润O. Of300min,得到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三、酚醛树脂的固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表面涂覆酚醛树脂预聚物的碳纤维放入高温固化反应室,在压力为O. f lOOMPa、温度为40°C 400°C的条件下反应O. Γ300π η,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四、酚醛树脂的炭化将步骤三得到表面涂覆体型酚醛树脂的碳纤维放入炭化炉中,在温度为200°C 1600°C的条件下,炭化fl200min,得到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酚类化合物为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邻氯苯酚、对氯苯酚、1-萘酚、对氨基酚、邻氨基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醛类化合物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俊黄玉东刘丽胡帧宋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