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环锭细纱机的摩擦假捻器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2186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3:33
纺织生产中用于环锭细纱机的摩擦假捻器的传动装置,每一锭子对应设一套摩擦假捻器,假捻器有左右两组摩擦结合件,左摩擦结合件包括一根左芯轴和一片左摩擦片,右摩擦结合件包括一根右芯轴和两片右摩擦片,左、右芯轴分别由轴承固定在沿细纱机长度方向设置的矩形截面条板上;左摩擦片设置在两片右摩擦片之间,且保持相互平行,左、右摩擦片分别由左、右传动带摩擦传动;左右传送带为圆形截面,分别嵌入电动机三角槽带轮上两条平行的三角槽内;4只电动机安装在细纱机车头和车尾两侧的车面板上,每一电动机传动125套假捻器。优点是左右传送带在左右摩擦片外围上的包围弧长较短,传动功率损耗低,采用三角槽带轮和圆截面传动带可提高传动效率,减少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エ业领域,具体是指ー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组合式摩擦加捻器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环锭细纱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纺纱主体设备,我国现拥有棉纺纱锭1. 2亿枚,毛纺纱锭400万枚左右。但是,传统环锭细纱机由于受到其成纱加捻机理的限制,纺纱速度和产量难以再进ー步大幅度提高。因此研究新的纺纱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纺纱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来提高纺纱产量,是纺纱技术发展的一大方向。20111335819X号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ー种环锭细纱机的组合式摩擦加捻器装置,是在现有细纱机上进行技术改造,特征是每ー纺纱锭子对应设置ー套摩擦假捻器,假捻器包括三根芯轴和安装在芯轴上的摩擦片,左、中、右三根芯轴由同一根传动带传动,并带动摩擦片转动,由此实现摩擦片外圆表面对纱线的假捻。优点是提高了由假捻器至前罗拉钳ロ间纱条的捻度,导致加捻三角区高度减小,罗拉握持纤维量增加,纺纱区纱条强カ提高,纱线断头减少,条干均匀度提高,通过摩擦假捻阻尼措施降低了加捻三角区的纺纱张力,纺纱速度可以提高35%左右。通过实验小样机试纺说明,该摩擦假捻器装置是ー种具有发展潜力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纺纱新技木。但是要达到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该技术还存在缺陷即是ー只电动机和一根扁平截面传动带仅能传动12套假捻器,如果传动假捻器套数增加后,传动带易在带轮上打滑,加捻器转动不稳定。因此,为了能达到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要求,该专利申请技术中的传动系统要作进ー步的改进。传统环锭细纱机型,通常为500锭/台,整机实施技术改造,相应地需加装500套假捻器,按上述一只电动机传动12套假捻器计算,每台细纱机需加装42只电动机,电动机的费用投入较大,生产企业难以承受,同时如此多的电动机如何安装也是一大问题,实际情况是一台细纱机上能够安装电动机的空间位置仅有四处,即车头两侧面和车尾两侧面,因此ー只电动机至少应传动125套假捻器。这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差甚远,是现有技术的瓶颈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降低各套假捻器的传动功率损耗,提高主动带轮的传动效率,以及增加传动带数量的假捻器用的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即所提供的摩擦假捻器的传动装置的特征在干,在现行的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钳ロ至导纱钩的纺纱段中,沿环锭细纱机长度方向设置4根安装用的矩形截面条板,每ー侧各2根,每根条板对应125锭纺纱锭子,所述矩形截面条板通过安装脚与环锭细纱机车面板固定,每ー纺纱锭子对应设置ー套摩擦假捻器,每ー套摩擦假捻器有左右两组摩擦结合件构成,左摩擦结合件又由一根左芯轴和一片左摩擦片组成;右摩擦结合件又由一根右芯轴和两片右摩擦片组成;左右芯轴分别由两个轴承固定在所述的矩形截面条板上,而左摩擦片设置在两右摩擦片之间,并且保持相互平行;一根矩形截面条板设置125个左芯轴、125片左摩擦片和125个右芯轴及250片右摩擦片;125片左摩擦片由ー根左传动带摩擦传动,125片右摩擦片由ー根右传动带摩擦传动,并带动同一右芯轴上的另外125片右摩擦片一起转动;所述左右传动带由同一个三角槽带轮传动,每ー只电动机安装ー个三角槽带轮,ー个三角槽带轮外圆圆周车加工有两条平行三角槽,左右传动带均为圆形截面并分别嵌入两条平行三角槽内,共四只电动机分别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头和车尾的两侧车面板上。所述的左右传动带传动左右摩擦片时,传动带在摩擦片外圆的包围弧长不超过3mm o所述的左摩擦片厚度为5mm,左摩擦片外圆直径17mm ;右摩擦片的厚度为5mm,右摩擦片外圆直径25mm。所述的左右传动带为圆形截面,直径为5_。所述的三角槽带轮外圆圆周车加工有两条平行三角槽,三角槽夹角为38。 4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势传动带在摩擦片外圆上的包围弧长较短,可大幅度降低传动功率损耗,主动轮采用三角槽型和采用圆形截面传动带可提高传动效率,減少传动带在主动带轮上打滑,两根传动带可成倍提高传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环锭细纱机上断面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环锭细纱机上的正视图;图3为电动机及其三角槽带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芯轴安装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示意图,图6为原20111335819. X专利申请技术传动图,图1为原20111335819. X专利申请技术在环锭细纱机上的正视图。图中1-矩形截面条板;2_安装脚;3_左芯轴;4_右芯轴;5-轴承;6_左摩擦片;7_右摩擦片;8_左传动带;9_右传动带;10-张紧轮;11-三角槽带轮;12_电动机; 16-前罗拉;17_低捻度纱条;18_左芯轴;19_中芯轴;20_右芯轴;21_张紧轮;22_扁平截面传动带;23_矩形截面条板;24左摩擦片25-右摩擦片;26中摩擦片;27_高捻度纱条;28_导纱钩;29_纱管;30_电动机;31_车面板。上述附图标号中1-12为本专利技术新增部件,16-31为环锭细纱机原有部件或原20111335819. X专利申请技术的部件。具体实施方法 以现行的500锭环锭细纱机为例,在细纱机两侧面,从前罗拉(16)到导纱钩(28)的纺纱段中,沿环锭细纱机的长度方向,设置四根安装用的矩形截面条板(I),每ー侧各2根,矩形截面条板(I)通过安装脚(2)与环锭细纱机的车面板(31)固定,每ー根矩形截面条板(I)上的125套假捻器的左右摩擦片(6 )、( 7 )由两根左右传动带(8 )、( 9 )传动,左传动带(8 )传动各假捻器左摩擦片(6),右传动带(9)传动假捻器右摩擦片(7),两根左右传动带(8)、(9)由同一只三角槽带轮(11)带动,一只电动机(12)设置ー只三角槽带轮(11),全机四只电动机(12)分别安装在细纱机车头两侧面和车尾两侧面,并与车面板(31)固定。左右传动带(8 )、( 9 )在左右摩擦片(6 )、( 7 )外圆上包围弧长不超过3mm的条件可通过调节左右芯轴(3)、(4)在矩形截面条板(I)的安装相对位置实现。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后,与201110335819X号专利申请技术相比,各套假捻器的传动功率损耗降低80%左右,主动轮三角槽的传动效率相比原专利技术的平带轮传动效率提高20%,两根传动带的传动效率提高2倍。其结果是一只电动机能够传动125套假捻器,全机仅需四只电动机,技术改造费用较少,电能消耗低,适合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摩擦假捻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现行的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钳口至导纱钩的纺纱段中,沿环锭细纱机长度方向设置4根安装用的矩形截面条板,每一侧各2根,每根条板对应125锭纺纱锭子,所述矩形截面条板通过安装脚与环锭细纱机车面板固定,每一纺纱锭子对应设置一套摩擦假捻器,每一套摩擦假捻器有左右两组摩擦结合件构成,左摩擦结合件又由一根左芯轴和一片左摩擦片组成;右摩擦结合件又由一根右芯轴和两片右摩擦片组成;左右芯轴分别由两个轴承固定在所述的矩形截面条板上,而左摩擦片设置在两右摩擦片之间,并且保持相互平行;一根矩形截面条板上设置125个左芯轴、125片左摩擦片和125个右芯轴及250片右摩擦片;125片左摩擦片由一根左传动带摩擦传动,125片右摩擦片由一根右传动带摩擦传动,并带动同一右芯轴上的另外125片右摩擦片一起转动;所述左右传动带由同一个三角槽带轮传动,每只电动机安装一个三角槽带轮,一个三角槽带轮外圆圆周车加工有两条平行三角槽,左右传动带均为圆形截面并分别嵌入两条平行的三角槽内,共4只电动机分别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头和车尾两侧车面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摩擦假捻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现行的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钳ロ至导纱钩的纺纱段中,沿环锭细纱机长度方向设置4根安装用的矩形截面条板,每ー侧各2根,每根条板对应125锭纺纱锭子,所述矩形截面条板通过安装脚与环锭细纱机车面板固定,每ー纺纱锭子对应设置ー套摩擦假捻器,每ー套摩擦假捻器有左右两组摩擦结合件构成,左摩擦结合件又由一根左芯轴和一片左摩擦片组成;右摩擦结合件又由一根右芯轴和两片右摩擦片组成;左右芯轴分别由两个轴承固定在所述的矩形截面条板上,而左摩擦片设置在两右摩擦片之间,并且保持相互平行;一根矩形截面条板上设置125个左芯轴、125片左摩擦片和125个右芯轴及250片右摩擦片;125片左摩擦片由ー根左传动带摩擦传动,125片右摩擦片由ー根右传动带摩擦传动,并带动同一右芯轴上的另外125片右摩擦片一起转动;所述左右传动带由同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尧王振华单雅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春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