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868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包括:底框;至少两根竖向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从而所述底框将所述立柱支撑;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每个所述横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从而所述立柱将所述横杆支撑,所述横杆用于放置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框支撑立柱,所述立柱支撑横杆,这样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可以顺序的放置在所述横杆上,从而克服了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因摆放混乱而易报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总装厂以及总装试制车间,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缺少专用的物料架,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摆放混乱容易造成磕碰、划伤、挤压、变形等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解决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因摆放混乱而易报废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所述物料架包括底框;至少两根竖向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从而所述底框将所述立柱支撑;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每个所述横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从而所述立柱将所述横杆支撑,所述横杆用于放置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杆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横杆轴向分布的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从而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进行位置限定。优选地,所述底框的长度大于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底框底部设置有固定轮。优选地,所述底框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优选地,多个横杆设置于同一个所述立柱上。优选地,所述底框为长方形的底框。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前排立柱和后排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包括后排稳定杆和侧向稳定杆,其中,所述后排稳定杆与所述后排立柱连接,所述侧向稳定杆将所述后排稳定杆与所述前排立柱相连接;两个所述前排立柱之间的空隙大于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长度;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通过所述空隙放置于所述横杆上或者从所述横杆取下。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两个所述的前排立柱和六个所述的后排立柱;所述横杆均设置于所述后排立柱。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杆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排立柱相连接,从而所述第一横杆、所述连接杆、所述前排立柱及所述后排立柱形成闭合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底框支撑立柱,所述立柱支撑横杆,这样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可以顺序的放置在所述横杆上,从而克服了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因摆放混乱而易报废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横杆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横杆轴向分布的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从而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进行位置限定,从而增加了放置于本专利技术物料架上的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稳定性。3)两个所述前排立柱之间的空隙大于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长度,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通过所述空隙放置于所述横杆上或者从所述横杆取下,从而防止了立柱对工作人员操作的干扰。4)所述第一横杆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排立柱相连接,从而所述第一横杆、所述连接杆、所述前排立柱及所述后排立柱形成闭合结构,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物料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物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放置于本专利技术物料架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00-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200-物料架,201-底框,202-第一后排立柱,203-第二后排立柱,204-第三后排立柱,205-第四后排立柱,206-第五后排立柱,207-第六后排立柱,208-第一前排立柱,209-第二前排立柱,210-第一横杆,211-第二横杆,212-凸起,213-连接杆,214-后排稳定杆,215-侧向稳定杆;301-万向轮,302-固定轮;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物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的物料架200,所述物料架200包括底框201 ;至少两根竖向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201,从而所述底框201将所述立柱支撑;至少两根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每个所述横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从而所述立柱将所述横杆支撑,所述横杆用于放置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本专利技术的底框201支撑立柱,所述立柱支撑横杆,这样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可以顺序的放置在所述横杆上,从而克服了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因摆放混乱而易报废问题。相比于将横杆的中间位置连接于立柱的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这样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放置于物料架200—侧的横杆上,不用转动物料架200即可存取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所述立柱包括前排立柱和后排立柱,其中,所述前排立柱由第一前排立柱208和第二前排立柱209组成,所述后排立柱由第一后排立柱202、第二后排立柱203、第三后排立柱204、第四后排立柱205、第五后排立柱206、第六后排立柱207组成。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包括后排稳定杆214和侧向稳定杆215,其中,所述后排稳定杆214与所述后排立柱连接,所述侧向稳定杆215将所述后排稳定杆214与所述前排立柱相连接,从而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物料架200的稳定性;所述前排立柱之间没有设置相应的稳定杆,从而防止了此处设置稳定杆对工作人员操作的干扰。第一前排立柱208和第二前排立柱209之间的空隙大于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的长度,如图2所示,所述底框201为长方形的底框,所述底框201的长度大于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的长度。图3为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放置于本专利技术物料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通过所述空隙放置于所述横杆上或者从所述横杆取下。如图2所示,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210和第二横杆211等多个横杆,所有的横杆均设置于第一后排立柱202、第二后排立柱203、第三后排立柱204、第四后排立柱205、第五后排立柱206、第六后排立柱207组成的后排立柱上,并且每个所述后排立柱上均设置有多个横杆,从而形成多层的结构,这样能够存放较多的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所述第二横杆211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横杆轴向分布的多个凸起212,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从而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进行位置限定。所述第一横杆210连接有连接杆213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13的一端与第一前排立柱208相连接,从而所述第一横杆210、所述连接杆213、第一前排立柱208及第二后排立柱203形成闭合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底框201底部设置有固定轮302和万向轮301,所述万向轮301可以灵活转动,从而利于物料架200的行走。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I)本专利技术的底框201支撑立柱,所述立柱支撑横杆,这样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可以顺序的放置在所述横杆上,从而克服了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因摆放混乱而易报废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横杆211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横杆211轴向分布的多个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架(200)包括:底框(201);至少两根竖向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201),从而所述底框(201)将所述立柱支撑;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210)和第二横杆(211),每个所述横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从而所述立柱将所述横杆支撑,所述横杆用于放置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的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架(200)包括 底框(201); 至少两根竖向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201),从而所述底框(201)将所述立柱支撑; 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210)和第二横杆(211),每个所述横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从而所述立柱将所述横杆支撑,所述横杆用于放置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横杆(211)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横杆(211)轴向分布的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从而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进行位置限定。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物料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201)的长度大于所述动力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100)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物料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201)底部设置有固定轮(302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物料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20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瑰张荣生马贝方陈伟胡俊桦魏宪波韦兴民马芳武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