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量稳定的氨苯砜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1569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质量稳定的氨苯砜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氨苯砜凝胶含有2%~8%(W/W)的增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氨苯砜凝胶使用时无沙粒感,患者顺应性良好。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凝胶质量稳定,长期放置,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且符合药典的规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量稳定的氨苯砜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质量更好更稳定的氨苯砜凝胶,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时无沙粒感且粒径稳定的氨苯砜凝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氨苯砜是一种砜类抑菌剂,其凝胶剂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公开。如美国Allergan公司生产的凝胶(5%氨苯砜凝胶)已上市销售,用于局部治疗寻常痤疮。该产品存在两大不足:一、该凝胶涂抹于患处有强烈的沙粒感,患者顺应性差;二、经长期贮存后,凝胶质量不稳定,其粒径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180μm)。本专利技术人对凝胶进行试验后发现,此产品粒径较大,因此局部使用时会产生强烈沙粒感;长期存放后,由于凝胶中氨苯砜发生集聚,导致产品粒径不断变大,而凝胶的粒径又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患者顺应性更好、质量更为稳定的氨苯砜凝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患者顺应性更好、质量更为稳定的氨苯砜凝胶,具体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使用时无沙粒感,效期内贮存,凝胶粒径保持稳定,且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180μm)。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氨苯砜凝胶的组方中添加一种或几种增溶剂,通过合理选择增溶剂的用量,控制凝胶的粒径,并使得凝胶粒径长期稳定。增溶剂可以增加活性成分氨苯砜在凝胶中的溶解度,同时使其在凝胶中的溶解和析出形成一个适当的平衡状态。因此,不仅可以将凝胶粒径减小到适宜程度,而且可以使粒径长期保持稳定。专利技术人发现,找到合适的增溶剂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防止沙粒感(减小粒径,使其符合药典规定)、质量稳定(保持粒径不变)。为了得到粒径适宜并且稳定的产品,本专利技术人对增溶剂的种类和用量都进行了反复试验,选择出了适用和优选的种类和用量。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氨苯砜凝胶,含有氨苯砜、溶剂、胶凝剂、防腐剂、水和pH调节剂,其特征是还含有2%~8%(W/W)的增溶剂;所述增溶剂选自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或平平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增溶剂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山梨酯80、平平加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凝胶制备中通常使用的胶凝剂、溶剂、防腐剂和pH调节剂。如胶凝剂可以是卡波姆;溶剂可选自丙二醇、乙醇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防腐剂可选自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pH调节剂可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三乙醇胺,优选三乙醇胺。上述氨苯砜凝胶中,氨苯砜的含量为0.5~10.0%(W/W),溶剂的含量为6.5~15%(W/W),胶凝剂的含量为0.5~1.0%(W/W),防腐剂的含量为0.2~0.4%(W/W),水的含量为70~90%(W/W),pH调节剂的用量为调节凝胶的pH值为5.0~8.0。上述氨苯砜凝胶中,还可以含有0.01~0.10%(W/W)的依地酸二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氨苯砜凝胶的方法,步骤为:a)将氨苯砜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I,将溶液I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药液;b)将增溶剂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II,将溶液II加入水中后,再加入胶凝剂,混合均匀,得到基质液;c)将防腐剂、上述药液与上述基质液相混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5.0~8.0,得氨苯砜凝胶。上述方法中,步骤a)和步骤b)所用溶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选自丙二醇、乙醇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步骤a)中,溶剂用量为5~10%(W/W),水的用量为20~30%(W/W);步骤b)中,溶剂用量为1.5~5%(W/W),水的用量为40~60%(W/W)。步骤b)中,可将依地酸二钠与溶液II一起加入水中后,再加入胶凝剂,混合均匀,得到基质液。使用的胶凝剂、溶剂、防腐剂、pH调节剂可以采用制备凝胶中通常使用的产品。如胶凝剂可以是卡波姆;防腐剂可选自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pH调节剂可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三乙醇胺,优选三乙醇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氨苯砜凝胶的组方中添加增溶剂并合理选择其用量,控制了凝胶的粒径,并保持了凝胶的质量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氨苯砜凝胶经实验证实:使用时无沙粒感,患者顺应性良好;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凝胶质量稳定,长期放置,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且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180μm)。附图说明图1对比药物凝胶0天时粒径分布图。图2对比药物凝胶常温30℃下放置6个月后的粒径分布图。图3实施例4氨苯砜凝胶0天时粒径分布图。图4实施例4氨苯砜凝胶常温30℃下放置6个月后的粒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中所述氨苯砜凝胶仅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但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氨苯砜凝胶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所用的成分及含量,可以有多种选择。实施例1氨苯砜凝胶的制备a)将0.5g氨苯砜加入溶剂(5g丙二醇)中溶解完全,在强力搅拌状态下,将溶液加入30g水中,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液;b)将增溶剂(2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加入溶剂(1.5g乙醇)中溶解后,与0.01g依地酸二钠一起加入60g水中,在强力搅拌状态下,将0.5g卡波姆撒入搅拌形成的漩涡中,持续搅拌使其充分溶胀,得到基质液;c)将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将0.2g)用适量乙醇溶解后,与药液和基质液相混合,混匀后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7.5-8.0,得100g氨苯砜凝胶。实施例2~6氨苯砜凝胶的配方和制备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氨苯砜用量不同,各步骤中所用溶剂、增溶剂、防腐剂等的种类和用量不同,水的用量也不相同,各实施例的配方详见表1。表1实施例1~6氨苯砜凝胶的组方对比药物凝胶与本专利技术药物(实施例4凝胶)皮肤触感对比试验1、试验药物共6种样品,其中:凝胶3种样品:放置0天、2-8℃下放置6个月、30℃下放置6个月;实施例4凝胶3种样品:放置0天、2-8℃下放置6个月、30℃下放置6个月;2、受试对象选取健康男性受试者10名;3、试验方法每一受试者将上述6种样品涂抹在同一手臂上,测试者记录受试者的皮肤触感。4、试验结果:见表2。表2凝胶与本专利技术凝胶皮肤触感对比由表1可以看出,凝胶使用时有沙粒感,放置6个月后更加明显;而本专利技术的氨苯砜凝胶使用时无沙粒感,放置6个月后,仍然保持不变。凝胶与本专利技术凝胶(实施例4)的稳定性对比试验。1、试验方法:取凝胶与实施例4凝胶,分别于0天后、2-8℃下放置6个月后、30℃下放置6个月后,对凝胶的粒径进行检测。粒径检测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IU【粒径】项下的方法。2、结果凝胶0天和30℃下放置6个月后的粒径分布见图1、图2;实施例4凝胶0天和30℃下放置6个月后的粒径分布见图3、图4。具体试验数据见表3。表3凝胶与本专利技术凝胶稳定性对比结合表3的粒径数值并图1~4所示的粒径分布,可以看出:凝胶在放置6个月后,粒径变化非常大;且6月后粒径大于180μm,已经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180μm),说明其质量不稳定。而本专利技术的氨苯砜凝胶,放置6个月后,粒径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氨苯砜凝胶质量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质量稳定的氨苯砜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苯砜凝胶,含有氨苯砜、溶剂、胶凝剂、防腐剂、水和pH调节剂,其特征是还含有2%~8%(W/W)的增溶剂;所述增溶剂选自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或平平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苯砜凝胶,含有氨苯砜、溶剂、胶凝剂、防腐剂、水和pH调节剂;其特征是:还含有2%~8%(W/W)的增溶剂;所述增溶剂选自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或平平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氨苯砜的含量为0.5%~10.0%(W/W);所述溶剂的含量为6.5%~15%(W/W),胶凝剂的含量为0.5%~1.0%(W/W),防腐剂的含量为0.2%~0.4%(W/W),水的含量为70%~90%(W/W),pH调节剂的用量为调节凝胶的pH值至5.0~8.0所述溶剂选自丙二醇、乙醇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2.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所述增溶剂选自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山梨酯80、平平加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3.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还含有0.01%~0.10%(W/W)的依地酸二钠。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凝胶,所述胶凝剂是卡波姆;防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