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以及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1300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0 02:41
提供能够有效率地加热以及/或者冷却蓄电池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以及能够合适地用于该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10包含与蓄电池1热连接的热传导部件(例如热导管11)、介由热传导部件加热蓄电池1的加热机构(例如,加热器12)以及/或者介由热传导部件冷却蓄电池1的冷却机构(例如,空调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以及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正在进行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电动汽车中,搭载了镍氢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等蓄电池(battery)。已知这些电池存在最优使用温度范围,例如在0°C以下的低温状态下蓄电池输出降低。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电动汽车的空调装置100, 其包含风箱101、作为送风机的鼓风机102、自如地冷却由鼓风机102输送的空气的冷却组件103、能够加热通过了冷却组件103的空气的子冷凝器104、与将通过了子冷凝器104的空气导入车室内的室内用风道105,为了将空气导向蓄电池框架150,从室内用风道105分叉出蓄电池风道106,并且,在室内用风道105与蓄电池风道106的分叉位置,设置将通过了子冷凝器104的空气向室内用风道105侧或者蓄电池风道106侧自如地切换、且自如地进行切换开度调节的蓄电池阀门107,如此,能够利用用于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气冷却或者加热蓄电池框架150内的蓄电池151 (参照图18)。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构成的电动车辆搭载电池温度调整装置,即将在车厢的空调中使用的空气经由导入用流路导入电池收纳壳体内部,进行收纳于电池收纳壳体内部的车辆推进用电池的冷却或者加热。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情况为了防止寒冷时或者在寒冷地区的电池的温度降低,用隔热材料覆盖蓄电池,此外,还并用电热器等加热机构。进而,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二次电池模块,其包含多个单元电池、配置于相邻接单元电池之间的隔板、内置单元电池以及隔板且形成了热传送介质流出的流入口以及排出口的壳体、和设置于隔板与单元电池之间的PTC加热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500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336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202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694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像专利文献I或者专利文献2那样,在使空气流过蓄电池来调节温度的情况下,因为作为热传导介质的空气会将蓄电池的收纳部件等周边部件加热或者冷却,所以存在损失一部分热、蓄电池的加热效率等降低的问题。 进而,在使空气 流过蓄电池的情况下,因为在上风处与下风处空气温度产生差别,所以产生蓄电池内部的温度差,从而存在下述可能性,例如负载集中于构成蓄电池的一部分的单元,在该单元产生故障。并且,像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4那样,在使用加热器加热蓄电池的情况下也存在在和加热器的接触部接近的位置与远离的位置产生温度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以及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其能够有效率地加热以及/或者冷却蓄电池。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得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调节蓄电池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蓄电池热连接的热传导部件,和介由所述热传导部件加热所述蓄电池的加热机构以及/或者介由所述热传导部件冷却所述蓄电池的冷却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是一种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所述蓄电池是将多个蓄电池单元排列而得到的,所述热传导部件配置于彼此相邻的所述蓄电池单元之间,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包含与所述热传导部件热连接的翅片、和作为所述加热机构的向所述翅片输送暖气的暖气供给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作为所述加热机构,还包含与所述暖气供给机构不同的加热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包含热扩散抑制机构,所述热扩散抑制机构在由与所述暖气供给机构不同的加热机构加热时,抑制来自所述翅片的热释放。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所述蓄电池包含蓄电池要素,所述蓄电池要素由一个蓄电池单元构成,或者排列多个所述蓄电池单元而得到,所述热传导部件以两端部从所述蓄电池要素之间突出的状态配置于彼此相邻的所述蓄电池要素之间,并且,所述热传导部件的一端部与翅片热连接,所述加热机构是向所述翅片输送暖气的暖气供给机构以及与所述热传导部件的另一端部热连接的加热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部件是在所述蓄电池单元之间配置的热导管。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部件是金属以及/或者石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是从发动机排气供给机构、空调装置、热水供给机构以及加热器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却机构是从空调装置、热电元件以及冷却水供给机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是一种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用于在包含多个蓄电池要素的蓄电池的温度调节,所述蓄电池要素由一个蓄电池单元构成,或者排列多个蓄电池单元而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包含热导管固定部,使热导管以至少I个部分突出的状态固定;和蓄电池要素固定部,其设置在该热导管固定部的至少一侧,固定构成彼此相邻的所述蓄电池要素中的一个的蓄电池单元,所述热导管在所述蓄电池单元被固定于所述蓄电池要素固定部时,能够与所述蓄电池单元热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对蓄电池要素固定部,其夹持所述热导管固定部设置在两侧,分别固定构成彼此相邻的所述蓄电池要 素中的一个的蓄电池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管以使至少2 个部分突出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热导管固定部,所述热导管的一部分与翅片热连接,所述热导管的另一部分与加热器热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式是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单元是棱柱型蓄电池单元、叠层型蓄电池单元或者圆柱型蓄电池单元。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因为包含与蓄电池热连接的热传导部件和介由所述热传导部件加热所述蓄电池的加热机构以及/或者介由所述热传导部件冷却所述蓄电池的冷却机构,所以能够有效率地加热以及/或者冷却蓄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将组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蓄电池收纳到蓄电池收纳盒的情况下的结构简图。图4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图6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温度调节系统所包含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以及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立体图。图9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温度调节系统所包含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以及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10是说明使用圆柱形蓄电池单元作为蓄电池单元的情况下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的实施方案的例子的立体图。图11是在图10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固定了蓄电池的状态的立体图以及说明图 10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组件所包含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热导管等的配置方法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热导管等的配置方法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热导管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热导管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6是说明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简图。图17是表示在实施例的模拟中测定了单元间温度偏差(variation)的数据的图。图18是说明现有例的蓄电池用`温度调节装置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2 JP 2010-1810801.一种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调节蓄电池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蓄电池热连接的热传导部件,和介由所述热传导部件加热所述蓄电池的加热机构以及/或者介由所述热传导部件冷却所述蓄电池的冷却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中,所述蓄电池包含多个蓄电池要素,所述蓄电池要素由一个蓄电池单元构成或者排列多个蓄电池单元而得到,所述热传导部件被配置于彼此相邻的所述蓄电池要素之间,所述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包含与所述热传导部件热连接的翅片和作为所述加热机构的向所述翅片输送暖气的暖气供给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中,作为所述加热机构,还包含与所述暖气供给机构不同的加热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中,所述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包含热扩散抑制机构,所述热扩散抑制机构在由与所述暖气供给机构不同的加热机构加热时,抑制来自所述翅片的热释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其中,所述蓄电池包含多个蓄电池要素,所述蓄电池要素由一个蓄电池单元构成或者排列多个蓄电池单元而得到,所述热传导部件以两端部从所述蓄电池要素之间突出的状态配置于彼此相邻的所述蓄电池要素之间,并且,所述热传导部件的一端部与翅片热连接,所述加热机构是向所述翅片输送暖气的暖气供给机构以及与所述热传导部件的另一端部热连接的加热器。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温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村隆广佐竹周子池田匡视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