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用改性马来酰亚胺添加剂及相应锂电池正极配方。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20世纪80年代由Armand提出的概念,他提出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采用可以储存和交换的锂离子材料,利用充放电时,离子的来回移动进行能量交换。1991年由日本SONY公司生产出由LiCoO2为正极材料、碳黑为负极材料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自此,锂离子电池在众多领域迅速替代了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及储电方面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具有超薄、超轻、高能量密度的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已相继被开发出来并走向市场。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并不完全满足现有使用,尤其是现有技术中的正极材料由于其原子结构等原因,存在热稳定性差,导致常温或高温下循环性能差,电池寿命低,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氨基氰和三聚氰胺改性的马来酰亚胺,作为锂电池正极浆料的添加剂,可经常规技术混料涂布成膜得阴极板,然后制作成电池芯,封装后充电,即可得安全性高,常温及高温下循环寿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一种锂电池用马来酰亚胺添加剂是指由氨基氰与三聚氰胺修饰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用马来酰亚胺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指含氨基氰与三聚氰胺修饰的改性马来酰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用马来酰亚胺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指含氨基氰与三聚氰胺修饰的改性马来酰亚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马来酰亚胺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锂高分子电池的正极配方组成材料。3.—种权利要求2所述含改性马来酰亚胺添加剂的锂电池正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i ) O.广5%的由氨基氰与三聚氰胺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或/和单马来酰亚胺反应所得产物;(π ) O. Γ15%的聚偏氟乙烯、丙烯酸树脂与丁苯橡胶;(iii)正极活性物质;(iv ) O. Γ5%的导电添加剂如KS6或CGCF或SP或VGCF。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配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或LiMnO2或LiFePO4或LNCM或NCA,或其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配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来酰亚胺结构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配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马来酰亚胺可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1)苯基马来酰亚胺(2).N-(对甲基苯)马来酰亚胺(3).N-(邻甲基苯)马来酰亚胺(4).N-(间甲基苯)马来酰亚胺(5).N-环已基马来酰亚胺(6).马来酰亚胺(7).马来酰亚胺基苯酚(8).马来酰亚胺基苯并环丁烯(9).含磷的马来酰亚胺(10).含磷酸盐的马来酰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政,
申请(专利权)人:能动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