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所述互连条的宽度为0.8~1.6mm,厚度为0.25~0.3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碎片率;减少互连条体积电阻率,减少电池和组件的串联电阻,提高组件的填充因子FF;减小互连条的宽度,增加电池的受光面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属于光伏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这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因此世界各国竞相投资研究开发太阳电池。太阳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太阳电池种类繁多,其中重要的一类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众所周知,要收集晶体硅太阳电池产生的电流,需要在晶体硅太阳电池受光面(太阳光的入射面)制作金属上电极,该金属上电极一般包括副栅线和主栅线。副栅线用来收集晶体硅太阳电池产生的电流并将其传输给主栅线,主栅线再通过焊接在其上的互连条(又可称为焊带、浸锡铜带)将多个晶体硅太阳电池片串联后,再将电流通过相互电连接的汇流条和外部导线输出。随着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转换效率越来越高,而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的厚度却越来越薄,从以往的300 μ m到目前的180 μ m 200 μ m,今后可能发展到160 μ m甚至更薄。电池尺寸从本世纪初的103mmX103mm,逐渐发展到目前的125mmX125mm、156mmX 156mm,今后甚至可能发展到200mmX 200mm,并且单片晶体娃太阳电池片的工作电流也随之越来越大。传统的焊接工艺,由于需要较高的焊接温度(300 350°C ),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增加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碎裂和隐裂的几率。而且越大越薄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片越容易因热冲击而碎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及其互连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所述互连条的宽度为O. 8 1. 6mm,厚度为O. 25 O. 35mm。优选地,所述导电金属为铜、银、铝、铜镀锌、铜铝合金或铜银合金。优选地,所述互连条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所述互连条的体积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9 Ω · mm2/m ;所述互连条的屈服强度小于或等于90Mpa,且满足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30Mpa ;所述互连条的延伸率大于或等于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通过使用晶体硅太阳电池配合导电胶膜粘结的互连条,能有效降低电池碎片率,减少互连条体积电阻率,减少电池和组件的串联电阻,提高组件的填充因子FF,同时通过减小互连条的宽度,增加电池的受光面积,提高组件的功率输出。可以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每个60片156mmX 156mm电池的组件可提高输出功率I %,约2W以上,降低碎片率0.1 %,每年生产组件约2GW,可至少增加功率20MW,而以每瓦组件0. 7美元计,一年可多收入约1400万美元以上。2、本技术可以1、有效降低电池碎片率;2、减少互连条体积电阻率,减少电池和组件的串联电阻,提高组件的填充因子FF ;3、减小互连条的宽度,增加电池的受光面积。附图说明附图1为互连条示意图;附图2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片通过互连条连接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晶体硅太阳电池片;2、互连条;3、导电胶膜;4、主栅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互连条2,其截面为矩形,所述互连条2的宽度为1. 0mm,厚度为O. 20mm。所述互连条2的材质纯银。所述互连条2的体积电阻率1. 5 Ω .mm2/m ;所述互连条2的屈服强度为45Mpa,且抗拉强度为130Mpa ;所述互连条2的延伸率为15%。参见附图2所示,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包括60个晶体硅太阳电池片1,太阳电池片I上均具有主栅线4,所述主栅线4设有导电胶膜3,该导电胶膜上粘结有互连条2 ;所述互连条2参见附图1所示,其截面为矩形,所述互连条2的宽度为1. 0mm,厚度为0. 20mm。所述互连条2的材质纯银。所述互连条2的体积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 5 Ω · mm2/m ;所述互连条2的屈服强度为45Mpa,且抗拉强度为130Mpa ;所述互连条2的延伸率为15%。在制作时需要加热使导电胶膜3以使导电胶膜3粘结晶体硅太阳电池片I和互连条2。实施例二 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互连条2,其截面为矩形,所述互连条2的宽度为0. 8mm,厚度为O. 35mm。所述互连条2的材质纯铜。所述互连条2的体积电阻率1. 8 Ω mrnVm ;所述互连条2的屈服强度为70Mpa,且抗拉强度为145Mpa ;所述互连条2的延伸率为15%。参见附图2所示,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包括72个晶体硅太阳电池片I,太阳电池片I上均具有主栅线4,所述主栅线4设有导电胶膜3,该导电胶膜上粘结有互连条2 ;所述互连条2参见附图1所示,其截面为矩形,所述互连条2的宽度为0. 8mm,厚度为0. 35mm。所述互连条2的材质纯铜。所述互连条2的体积电阻率1.8 Ω · mm2/m ;所述互连条2的屈服强度为70Mpa,且抗拉强度为145Mpa ;所述互连条2的延伸率为15%。在制作时需要加热使导电胶膜3以使导电胶膜3粘结晶体硅太阳电池片I和互连条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条的宽度为0.8~1.6mm,厚度为0.25~0.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粘接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用互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条的宽度为O.8 1. 6mm,厚度为 O. 25 O. 3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为铜、银、铝、铜镀锌、铜铝合金或铜银合金。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印冰,朱永兵,温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