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6186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口、设置于室内的离心风机、与离心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风道、设置在风道上的风门、限位板及出风口、排风机组和与排风机组相连接的排风口;所述离心风机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该装置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室内、外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时段的较低温天然空气的冷却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外温差来降低机房温度,在确保机房温度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点多面广的无人值守的通信机房(如移动通信基站)室内有大量的通讯设备,密度高、发热量大,不间断工作,必须保持恒温、恒湿及防尘要求。为了达到以上的标准,通讯机房的空调系统必须一年365天24小时运转,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机房内的空调系统仍然需要运转以维持机房的恒温状态;部分单位为了在凉爽季节进行机房的空调节能也有安装抽风扇引入冷风进行降温,但是,这样做有以下几个问题(I)不能和空调全自动、智能化联动,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这对点多面广的机房不适用。(2)不能对机房的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不能实现对机房的恒温控制。(3)不能根据气温变化实时确定通风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通风系统与机房内空调的联动控制,自动实现工作模式转换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包括通风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和环境检测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往室内、外的进风口、设置于室内的离心风机、与离心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风道、设置在风道上的风门、限位板及出风口、设置于室内与离心风机相对应侧的排风机组和与排风机组相连接的排风口 ;所述离心风机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中,所述进风口的上端还设置有防雨罩,防雨罩内安装有除尘滤网。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中,所述离心风机为单进风离心风机;所述风道为蜗壳式风道。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为智能控制器,设置在离心风机的机箱上,包括用于对智能通风节能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屏和用于控制室内空调运行状态的空调控制模块。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比较机房内、外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当室外温度和湿度数据达到可利用的标准时,通过安装在机房内的离心风机将外界较冷的空气引入,同时机房较热空气在冷空气的挤压和排风机组的双重作用下排出室外,此时,通风系统参与机房的恒温控制,替代空调的制冷功能,自动关闭空调,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使机房处于节能运行状态下;本技术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室内、外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时段的较低温天然空气的冷却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外温差来降低机房温度,在确保机房温度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系统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风口 ;2、防雨罩;3、室外温度传感器;4、单进风离心风机;5、室内温度传感器;6、空调;7、排风机组;8、排风口 ;9、蜗壳式风道;10、出风口 ;11、智能控制器;12、限位板;13、风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技术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包括通风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和环境检测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其中,通风系统包括通往室内、夕卜的进风口1、悬挂于室内墙壁上的单进风离心风机4,单进风离心风机4的输出端设有蜗壳式风道9,蜗壳式风道9上设有风门13、限位板12和出风口 10,在室内与单进风离心风机4相对的一侧的机房的上部设置有排风机组7和与排风机组7相连接的排风口 8 ;进风口 I的上端设置有防雨罩2,防雨罩2内设置有自动除尘过滤网,防止空气中过多的灰尘进入室内,从而起到通风和防止的效果。环境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5和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3,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5和室外温度传感器3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控制系统为智能控制器11,设置在单进风离心风机4的机箱上,包括用于对智能通风节能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屏和用于控制室内空调运行状态的空调控制模块。本技术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室内温度传感器5和室外温度传感器3实时对室内、外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智能控制器11,由智能控制器11对室内、外的温度进行比较,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此时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则智能控制器11启动空调6制冷,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下。若此时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则空调6关闭,启动通风系统的单进风离心风机4 ;在单进风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室外冷空气通过安装在室外的进风口 I进入蜗壳式风道9,吹开风门13至限位板12处,经过其导流,从出风口 10进入室内。与此同时安装在机房上部的排风机组7也开始运行把室内的热空气从排风口 8排出,完成热交换,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下。由于引入室外冷空气降温比空调机械制冷所耗费的电能要小很多,所以,节能效果显著;另外,风门13在打开时不仅对冷空气起导流作用,而且在通风系统不运行时,靠自身重量下落,盖到单进风离心风机4的蜗壳式风道9 口处,起到隔绝室、内外气流的作用以减少冷量损失。本技术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有以下几种工作模式(I)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环境符合要求,空调和通风系统都不工作,处于待机状态,进入极低耗电工况。(2)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且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通风系统运行、空调停止。装置进入“通风系统智能通风”降温状态,进入低耗电工况。在此模式下有三种状态出现1、室内温度降到低于设定值以下预订值,装置自动进入待机状态。I1、室内温度若继续上升,系统自动进入空调运行模式。II1、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室外温度不低于室内温度(没有温差),装置自动进入空调运行模式。(3)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但室外温度不低于室内温度(没有温差可利用)时,空调运行,通风系统停止,装置进入空调工作下的降温状态(空调工作模式),进入高耗电工况。在此模式下有三种状态出现IV、室内温度降到低于设定值2度,系统自动进入待机状态。V1、室内温度继续上升(空调故障才出现的状态),通风系统自动启动加入运行,通风系统和空调一起进入强制通风状态,加快热风的排出速度,使空调强制降温时间缩短,以节约电能。(4)室外温度持续下降,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有可利用温差)时,装置自动切换至IJ “通风系统”工作模式,空调停止,通风系统运行,装置进入通风降温状态,进入低耗电工况。由上述几种模式可知,本技术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的自动控制有以下模式A、通风系统自动运行.智能控制器对室内、外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室外温度或室外湿度符合新风引进标准,启动通风系统而关闭机房内的正在运行的空调,进入节能运行状态。B、空调自动运行智能控制器对室内、外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室外温度或室外湿度不符合新风引进标准则系统不启动天风系统,启用机房内的空调对机房进行恒温控制,进入耗能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包括通风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和环境检测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往室内、外的进风口、设置于室内的离心风机、与离心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风道、设置在风道上的风门、限位板及出风口、设置于室内与离心风机相对应侧的排风机组和与排风机组相连接的排风口;所述离心风机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包括通风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和环境检测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往室内、外的进风口、设置于室内的离心风机、与离心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风道、设置在风道上的风门、限位板及出风口、设置于室内与离心风机相对应侧的排风机组和与排风机组相连接的排风口 ;所述离心风机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爱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