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573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所述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包括:胶框及背光源组件,其中:所述胶框套设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外周缘;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轴向延长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上方,所述导光板包括引导部和导光部,其中所述引导部是由所述导光部向光源方向延伸并朝上下两侧凸起而形成,所述主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副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下表面。通过将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下两侧,从而使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实现了薄型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面背光单元通常包括胶框(未示出)、背光源组件及两个遮光胶带10等,如图1所示。由于背光单元为双面背光单元,除了现有的光源61、柔性电路板62及导光板40等,背光源组件至少需要包括两套用于显示的光学膜片即主屏膜片和副屏膜片。这样,导光板40、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依次叠加,使得整体厚度增大,不利于薄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实现了薄型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包括胶框及背光源组件,其中所述胶框套设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外周缘;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轴向延长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上方,所述导光板包括引导部和导光部,其中所述引导部是由所述导光部向光源方向延伸并朝上下两侧凸起而形成,所述主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副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的入光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源的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主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及扩散片;所述扩散片、所述第二增光片及所述第一增光片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部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副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及反散片;所述反散片、所述第二增光片及所述第一增光片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部的下表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双面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两个液晶屏、胶框及背光源组件,其中所述两个液晶屏相对设置,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两个液晶屏的阵列基板外侧,且所述胶框套设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外周缘;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轴向延长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上方,所述导光板包括引导部和导光部,其中所述引导部是由所述导光部向光源方向延伸并朝上下两侧凸起而形成,所述主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副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的入光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源的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主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及扩散片;所述扩散片、所述第二增光片及所述第一增光片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部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副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及反散片;所述反散片、所述第二增光片及所述第一增光片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部的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将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下两侧,从而使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实现了薄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双面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遮光胶带 21第一增光片22第二增光片 30扩散片40导光板41引导部42导光部50反射片61光源62柔性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包括胶框(未示出)及背光源组件;其中所述胶框套设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外周缘;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光源61、柔性电路板62、导光板40、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光源61设置在导光板40的轴由向延长线上,柔性电路板62设置在光源61的上方,导光板40包括引导部41和导光部42,其中引导部41是由导光部42向光源61的方向延伸并朝上下两侧凸起而形成,所述主屏膜片设置于导光板40的导光部42的上表面,所述副屏膜片设置于导光板40的导光部42的下表面。进一步地,引导部41的入光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光源61的高度。所述入光端为引导部41的靠近光源61的一端,即,光源61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入光端进入引导部41。进一步地,所述超薄双面背光单元还包括两个遮光胶带10,遮光胶带10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主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21、第二增光片22及扩散片30 ;扩散片30、第二增光片22及第一增光片21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导光部42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副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21、第二增光片22及反散片50 ;反散片50、第二增光片22及第一增光片21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导光部42的下表面。本技术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在使用时,通过将所述主屏膜片及所述副屏膜片设置在导光板40的导光部42的上下两侧,从而使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实现了薄型化。甚至,可以将整个双面背光单元的厚度压缩至LED的厚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双面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两个液晶屏及上述超薄双面背光单元。液晶屏与上述超薄双面背光单元的连接及结构等均为现有技术,因此能够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及掌握,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包括胶框及背光源组件,其中:所述胶框套设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外周缘;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轴向延长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引导部和导光部,其中所述引导部是由所述导光部向光源方向延伸并朝上下两侧凸起而形成,所述主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副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包括胶框及背光源组件,其中所述胶框套设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外周缘;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主屏膜片及副屏膜片,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轴向延长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引导部和导光部,其中所述引导部是由所述导光部向光源方向延伸并朝上下两侧凸起而形成,所述主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副屏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部的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入光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源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组件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及扩散片;所述扩散片、所述第二增光片及所述第一增光片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部的上表面。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屏膜片包括第一增光片、第二增光片及反散片;所述反散片、所述第二增光片及所述第一增光片沿所述导光板径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部的下表面。6.一种超薄双面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液晶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扬周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