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坡口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537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弯头,包括弯头壁,弯头壁的两端设置有弯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设置有双坡口。进一步地说:所述双坡口包括设置在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的外坡口和内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弯头的抗冲击能力,也提高了流动性能,并且提高了弯头整体的抗腐蚀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两次焊接,焊接难度降低,保证了焊接的均匀,同样也保证了焊接的质量,避免了出现因为焊接出现的质量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弯头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坡口弯头
技术介绍
在大型工程中,管道的应用是越来越广,在管道中弯头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质量和弯度,决定了管道整体的质量的好坏。通常情况下,弯头与其连接的管道,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起来的。目前常见的弯头都设置有一个坡口。在弯头壁厚薄的时候,这样的设计完全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壁厚超过一定的标准后,这样的设计,存在着焊接不均匀的问题,不能保证焊接质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同时,现有的弯头抗冲击、抗腐蚀性能差,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影响管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并且保证焊接质量的双坡口弯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弯头,包括弯头壁,弯头壁的两端设置有弯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设置有双坡口。进一步地说所述双坡口包括设置在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的外坡口和内坡口。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内衬层是由陶瓷制成的内衬层。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坡口的角度为10°。所述内坡口的角度为37. 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弯头壁上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上设置有螺纹,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弯头的抗冲击能力,也提高了流动性能,并且提高了弯头整体的抗腐蚀能力。同时,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设置两个坡口,外坡口的角度为10°,内坡口的角度为37. 5°。这样的设计,能够实现两次焊接,焊接难度降低,保证了焊接的均匀,同样也保证了焊接的质量,避免了出现因为焊接出现的质量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只在弯头口处处做了变动,制作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同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弯头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弯头口 ;2-螺纹;3_弯头壁;4_内衬层;5_内坡口 ;6_外坡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弯头,包括弯头壁3,弯头壁3的两端设置有弯头口 I。所述弯头壁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衬层4,内衬层4上设置有螺纹2。所述弯头口 I处的弯头壁3上设置有双坡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坡口包括设置在弯头口 I处的弯头壁3上的外坡口 6和内坡口 5。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内衬层4是由陶瓷制成的内衬层。所述外坡口的角度为10°,内坡口的角度为37. 5°。本技术的弯头壁上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上设置有螺纹,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弯头的抗冲击能力,也提高了流动性能,并且提高了弯头整体的抗腐蚀能力。同时,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设置两个坡口,外坡口的角度为10°,内坡口的角度为37.5°。这样的设计,能够实现两次焊接,焊接难度降低,保证了焊接的均匀,同样也保证了焊接的质量,避免了出现因为焊接出现的质量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只在弯头口处处做了变动,制作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弯头,包括弯头壁,弯头壁的两端设置有弯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设置有双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弯头,包括弯头壁,弯头壁的两端设置有弯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设置有双坡口。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坡口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坡口包括设置在弯头口处的弯头壁上的外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丁润方王宏云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东海电力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