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德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异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256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4:28
一种异纤检测装置,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络筒机上用于检测异性纤维并切除的装置。采用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阵列同时采集纱线的反射、透射和密度数据信号。其中,光电传感器部分利用绿色调制光源,在检测通道的背面和两个侧面安装三个硅光电池光电接收器,采集纱线的反射、透射信号,而电容传感器采集纱线的密度信号。反射、透射和密度三合一的数据信号由微控制单元MCU进行全数字模式检测、鉴别,从而区分白色和其他颜色的异纤,以及长、短粗等偶发性纱疵,并驱动切刀对纱疵和异纤进行切除。异纤检出率高,误切率低,在线速度2000m/min时其分辨率可达到1mm的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异纤检测装置,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络筒机上用于检测异性纤维并切除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在轧花厂或在收购棉花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使得原棉中会混入种类繁多的异性纤维,包括丙纶丝、编织带、麻袋片、彩色布头及毛发等,统称“三丝”。异纤在纺织厂生产流程中一般很难清除掉,甚至因轧碎、断裂而扩散,残留在纱线或布面上,造成各类疵点,不但恶化实物外观质量,而且会使纺纱企业遭遇索赔,产生经济损失。目前一般采取人工挑拣和在开清棉机组中加装异纤检测和清除机的方式清除原棉中异纤,但是目前尚不能把原料中异纤全部清除,尤其是对直径小于O. 05mm的头发丝与白色丙纶丝等清除难度大,往往仍残留在纱线上,这些异纤需要在络筒机上的电子清纱器上清除。国外进口的电子清纱器具有异纤清除功能,一般采用电容式检测、光电式检测然后加装专门的异纤检测单位实现异纤检测,价格昂贵,不利于普通络筒机的升级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简化电子清纱器的结构,提高异纤检测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异纤检测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纤检测装置是由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单元MCU、切刀、绿色调制光源、三个硅光电池组成,其中,三个硅光电池分别安装在检测通道的背面和两个侧面,利用绿色调制光源,采集纱线的反射、透射信号,而电容传感器采集纱线的密度信号,从而使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阵列同时采集纱线的反射、透射和密度数据信号。反射、透射和密度三合一的数据信号由微控制单元MCU、信号处理器进行全数字模式检测、处理、鉴别,来区分白色和其他颜色的异纤,以及长、短粗等偶发性纱疵,并驱动切刀对纱疵和异纤进行切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异纤检出率高,误切率低,在线速度2000m/min时其分辨率可达到Imm的精度。结构简化,体积小,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框图。附图2是附图1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I的光电检测原理图。图中1.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2.纱线信号3.信号处理器4.微控制单元MCU5.切刀6.绿色调制光源7.纱线8.硅光电池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当纱线通过异纤检测装置的垂直检测通道时,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I采集纱线的反射、透射和密度数据信号,将纱线信号2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滤波、放大、AD转换等调理后,送到微控制单元MCU4与异色、异纤设定参数进行比较鉴别,如果符合白色和其他颜色的异纤,或者是其他的长、短粗等偶发性纱疵设定参数,微控制单元MCU4发出指令,来驱动切刀5动作,完成清纱功能。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I的光电传感器采用绿色调制光源6,在检测通道的背面和两个侧面安装三个硅光电池8作为光电接收器,采集纱线的反射、透射信号,而电容传感器采集纱线的密度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纤检测装置,由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单元MCU、切刀、绿色调制光源、三个硅光电池组成,其特征是:三个硅光电池分别安装在检测通道的背面和两个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纤检测装置,由光电、电容组合式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单元MCU、切刀、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