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清纱与断纱检测一体的可编程化的控制器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49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清纱与断纱检测一体的可编程化的控制器实现方法。该控制器包括CPU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传感模块、输入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传感模块是采用锁相放大器提取纱线的抖动信号与直径信号;CPU控制模块采用梯形图开发,通过AD采样电路将纱线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由内嵌智能检测算法对纱线数字信号进行时域和类频域分析,控制输出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执行相应的命令;通过高可靠性的通信总线实现纺织参数的传递。和传统的检测头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纺纱控制的体系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先进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特别是光电检测技术。纺织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对运动中的纱线进行检测,如检测纱线断头、探纬、鉴别粗细节等。纱线所具有的柔软性使其在运动过程中会以一定的频率抖动,当光场不均时,抖动所导致的位置变换将会改变传感器接收的光信号强度。根据纱线这一运动特征能够有效对运动的纱线和静止的纱线(或无纱线)进行区分。反之,若纱线处于相对均匀的光场中,传感器接收的光信号强度将反应纱线的直径信息,从而进行纱线的粗细节鉴别。传统的清纱与断纱检测方法,后续电路一般都是对信号进行检波放大或整流,然 后比较放大输出。其中鉴别电路通常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模拟清纱电路的缺点是器件老化容易引起参数的变化,从而导致误切、漏切、乱切等不稳定现象,费时费力,影响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在纱疵的鉴别问题上,各类电子清纱器识别纱疵所依据的数学模型都是相对固定的,与工艺人员用肉眼对纱疵判断的“智能识别”能力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识别效率不够高,另一方面是纱疵的清纱曲线无法作大的改动。一般情况下,断纱检测采用的是非均匀的光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清纱与断纱检测一体的可编程化的控制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具有三位一体的功能:清纱鉴别、断纱检测、控制驱动;该控制器包括传感模块、CPU控制模块、输入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的CPU控制模块分别与传感模块、输入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相接;该控制器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纱线信号提取:由基于锁相放大器的传感模块提取纱线抖动与直径信号,并转换为相关的模拟信号;步骤2.纱线信号分析:由可编程化的CPU控制模块通过AD采样电路将步骤1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时域和类频域分析,由智能检测算法判断纱线运行状态及纱疵鉴别;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义孟旭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