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75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45
一种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具有相对应的数个侧板,于各侧板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数个贯穿板体的长形穿槽,于该箱体内部底层位置设有一水泵,该水泵分别连通一上导管及一下导管,该上导管及下导管分别穿透该数个侧板而向外延伸,且该上导管末端管体与该下导管末端管体相互平行与具有一高低落差,再于该箱体内且水泵上方位置设有数个容置空间,其中于左右两侧容置空间内分别容设有一滤材组,于中央容置空间内容设一过滤单元,其上具有一出水口以进行导流,藉由上下导管与该出水口营造出水体的循环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循环系统,尤指一种用于过滤封闭式箱体内水质的水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水族箱的设置已经成了住家或办公室场所中所常见的一种摆设,人们透过水族箱来喂养鱼类,除了增加生活上的乐趣外,亦可作为装饰环境的一种效果。而为了使鱼类被饲养在一个良好环境,一般的水族箱配置中,除了会放置有石头、水草等天然摆饰,亦会配置用以过滤水质的水质处理系统,以作为处理水族箱中所产生的杂质或是有害物质等,维持鱼类育养的基本水质要求。由于水族箱为一封闭的环境,因此其鱼缸中的水质转变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喂养食物或饲料的剩余物质及鱼类自身的排泄物,并直接沉积于水族箱底层,转化成有害物质进而造成水质污染,直接影响了水族箱中的生物,因此水质处理系统肩负着莫大的责任来保持水质的稳定。一般习知的水质处理系统仅在水族箱内设备一进一出的取水口及出水口,而且是设置于水族箱的一侧位置,以避免阻碍到水族箱的整体景观设计,然而,如前段所述,造成水质转变的物质常是直接沉积于水族箱底层,虽然水质处理系统的抽取过滤可让箱内的水体产生流动,但流动范围有限,无法使沉积物质有效的随着水流进到该水质处理系统内而遭到滤除,当沉积时间一久后,将变成难以处理的有害物质,造成过滤系统的低效,甚至失能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以解决习用技术存在的缺陷,透过上下导流管的垂直方向高低错位配置以形成水流水平方向左右对向流动,致使封闭环境内的水体会呈现出顺时钟方向或逆时钟方向的上下水体循环交互移动,从而使得水体内的有害物质会随着水体的不断移动,直到被吸附入水质处理系统内部的滤材中进行过滤作用,以彻底将有害物质自封闭环境中移除。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其上具有相对应的数个侧板,于该侧板的顶端位置分别开设数个穿槽,于该箱体内设有数个容置空间;一水泵,设于该箱体的底部位置,其上具有数个进水口 ;一上导管,与该水泵连通,且贯穿该箱体的侧板并向外延伸;一下导管,与该水泵连通,且贯穿该箱体的另一侧板并向外延伸,且该下导管的末端管体位置与该上导管末端管体平行且形成一高低落差;数个滤材组,设于该箱体内两侧的容置空间;及一过滤单元,设于介于该些滤材组间的容置空间内,其底部及顶部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以进行水体的循环流动。其中,该箱体具有一前板,于该前板顶边位置具有一凹槽,用以容设该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位置,于该凹槽两侧位置上分别设有数个长形穿槽,用以导流水体进到箱体内。其中,该箱体内的数个容置空间由数个隔板所间隔而成。其中,箱体上更设有数个挂钩,设于该箱体所具有的一背板上。其中,上导管更连接一延伸管,该管体设有数个穿孔。其中,该延伸管呈L型。其中,下导管更连接一延伸管,该管体设有数个穿孔,且该些穿孔的方向与上导管的延伸管穿孔方向相对应。其中,滤材组由一低密度滤棉、一陶瓷环网袋及一中密度滤棉所组成。 其中,该过滤单元内更设有一水泵及一滤材组。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的上下导流管的垂直方向高低错位配置以形成水流水平方向左右对向流动,致使封闭环境内的水体会呈现出顺时钟方向或逆时钟方向的上下水体循环交互移动,从而使得水体内的有害物质会随着水体的不断移动,直到被吸附入水质处理系统内部的滤材中进行过滤作用,以彻底将有害物质自封闭环境中移除。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 :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组合完成图。图3 :为本技术的装置示意图及操作示意图。图4 :为本技术的操作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的另一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水质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一箱体1,该箱体I具有一背板11,于背板11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挂钩2,用以吊挂该箱体1,该些挂钩2可依不同高度需求而调整与背板11锁固位置,另,该箱体11具有相对应的数个侧板12,于各侧板12的顶端板面上分别开设有数个贯穿板体的长形穿槽121,用以导流水体进到箱体内,又,该箱体I具有一前板13,于该前板13的顶边位置具有一凹槽131,于该凹槽131数个侧板面上则开设有数个贯穿板体的长形穿槽132,用以导流水体进到箱体内,再于该箱体I内部底层位置设有一水泵3,该水泵3上设有数个进水口31,该水泵3分别连通一上导管4及一下导管5,该上导管4及下导管5分别穿透该数个侧板12而向外延伸,其中该上导管4具有一延伸管41,该延伸管41呈L型,于该延伸管41的末端管体位置上开设有数个透孔411,而该下导管5亦具有一延伸管51,该延伸管51上开设数个透孔511,而该延伸管51位置与该上导管4的延伸管41管体相互平行与具有一高低落差,且该些下导管5的延伸管51穿孔511的方向与上导管4的延伸管41穿孔411方向相对应,再于该箱体I内且水泵3上方位置设有数个隔板14,该些隔板14将该箱体I内部空间相隔成数个容置空间15、16及17,其中该容置空间17介于该容置空间15及16之间,于该容置空间15及16内分别容设有一滤材组6,各滤材组6可由同一材质的滤材或是不同滤材所组成,于本实施例中各滤材组6分别由一低密度滤棉61、一陶瓷环网袋62及一中密度滤棉63所组成,最后于该容置空间17内容设一过滤单元7,其中该过滤单元7底部位置具有一进水口 71,于该过滤单元7的前端面上则设有一出水口 72,该出水口 72跨设于该前板13的凹槽131上,其内设有一水泵73及滤材组74,藉此进行箱体I内部的水质进行二次过滤的作用;其内部结构组成完成图如图2所示。请参阅图3及图4,为本技术的装置示意图及操作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水质处理系统利用该些挂钩2挂设于该一水族箱100上,并将自箱体延伸而出的上导管4及下导管5分别设置于该水族箱100内相对的位置上,且该上导管4及下导管5的延伸管41及51的位置具有高低落差;如图4所示,于水族箱100内的水体自该侧板12及前板13的穿槽121及132进到该箱体I内(如图中箭头所示)进到箱体I内的水体并沿其内部所构成的容置空间15及16再进到该滤材组6,并层层通过不同材质的低密度滤棉61、一陶瓷环网袋62及一中密度滤棉63进行过滤作用,再落至箱体I下层空间,而流至该箱体I下层空间的部份水体由其水泵3自进水口 31吸入后,再由该上导管4及下导管5向外导出,而另部份水体则由该过滤单元7底部的进水口 71吸入,该经过内部的滤材组74再进行过滤作用,最后再由该出水口 72导出(如图中箭头所示)。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操作示意图。如前所述,由该水泵3所抽取的水体再分别由上导管4及下导管5向外导出,并由该上导管4及下导管5所连接的延伸管41及51重新注入该水族箱100的上层位置及下层位置,并利用其延伸管41及51上所开设的透孔411及511向外喷出,使其喷出的水体于该水族箱100内产生水流,使其水族箱100内形成一左右方向的流动作用,同时配合由过滤单元7所导出的水流,使其造成上下流动的循环作用,藉此带动水族箱100内不同方式的流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其上具有相对应的数个侧板,于该侧板的顶端位置分别开设数个穿槽,于该箱体内设有数个容置空间;?一水泵,设于该箱体的底部位置,其上具有数个进水口;?一上导管,与该水泵连通,且贯穿该箱体的侧板并向外延伸;?一下导管,与该水泵连通,且贯穿该箱体的另一侧板并向外延伸,且该下导管的末端管体位置与该上导管末端管体平行且形成一高低落差;?数个滤材组,设于该箱体内两侧的容置空间;及?一过滤单元,设于介于该些滤材组间的容置空间内,其底部及顶部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以进行水体的循环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其上具有相对应的数个侧板,于该侧板的顶端位置分别开设数个穿槽,于该箱体内设有数个容置空间; 一水泵,设于该箱体的底部位置,其上具有数个进水口 ; 一上导管,与该水泵连通,且贯穿该箱体的侧板并向外延伸; 一下导管,与该水泵连通,且贯穿该箱体的另一侧板并向外延伸,且该下导管的末端管体位置与该上导管末端管体平行且形成一高低落差; 数个滤材组,设于该箱体内两侧的容置空间;及 一过滤单元,设于介于该些滤材组间的容置空间内,其底部及顶部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以进行水体的循环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导流式水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具有一前板,于该前板顶边位置具有一凹槽,用以容设该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位置,于该凹槽两侧位置上分别设有数个长形穿槽,用以导流水体进到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卿
申请(专利权)人:英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