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助力锻炼仪,使用方便安全,且恢复效果好。该肢体助力锻炼仪,包括滑板底座和可在滑板底座上滑动的滑车,滑板底座上表面有两个并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车为两块平板连接成的“L”型,其转折处的外侧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轴,轴上有可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可滚动的轴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肢体助力锻炼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电力带动,采用滑板底座、滑车和梯形支架之间互相配合使用的结构,可选择采用绳索带动的方式,病人可自主灵活地控制运动的速度、频率、关节活动的角度,安全舒适,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适应术后早中晚期各阶段的功能锻炼之用,功能多,使用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装置,特别是一种人体的四肢在手术后的早期进行功能恢复用的肢体助力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的骨科康复技术方法己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发展。目前,己经普遍使用持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等器械对进行了关节手术后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使用的操作有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等。在临床中,关节的活动可以促使肌肉、关节和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应及时及早进行;延迟I天进行康复运动很可能需要用2天或更多的时间运动才能达到同样的恢复效果。采用每间隔I 2小时、每次做15 30分钟,做小范围10° 20°内屈伸运动的锻炼方法,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可是例如进行过髋膝关节手术的病人,在术后当天或第一天,在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或合适的帮助器材情况下,一般很难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而CPM锻炼仪的价格极其昂贵,同时还需电力驱动,如遇断电的情况则无法运行,因此极少人能应用CPM进行此项运动。虽然可以采取人为的协助患者作屈伸运动,但每次被动运动需15 30分钟,每2小时做一次,长此以往,很少有护理人员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因为护理人员协助手法的不同受协助者个人技术的影响,患者很难感到满意、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且恢复效果好的肢体助力锻炼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肢体助力锻炼仪,包括滑板底座和可在滑板底座上滑动的滑车,滑板底座上表面有两个并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车为两块平板连接成的“L”型,其转折处的外侧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轴,轴上有可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可滚动的轴轮。本技术所述肢体助力锻炼仪还包括可将脚或手裹住的足套。本技术所述滑车上竖直的平板为倒梯形。本技术所述滑板底座上位于两个滑槽一端的外侧分别有一个凹孔;所述肢体助力锻炼仪还包括可插在滑板底座凹孔内,从而在滑板底座上支起的梯形支架,所述梯形支架下部为两个支脚,支脚的底端为可插入所述凹孔的脚端,所述梯形支架上部为一横梁,所述横梁中间开有前后通透的椭圆形窗口,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有一穿过所述窗口并贯通横梁的轴,有一可被绳子缠绕其上的滑轮位于窗口中并可转动的套装在轴上;所述足套位于脚底一面的底部有一可供绳子纵行穿过的孔道。本技术所述滑板底座上的四个角分别有一个上下通透的圆孔。本技术所述轴一端头的直径稍大于轴身的直径。本技术所述的肢体助力锻炼仪还包括一对中间有可供绳索穿过的孔的握手柄。本技术所述滑板底座和所述滑车为木制。本技术所述足套为棉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肢体助力锻炼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电力带动,采用滑板底座、滑车和梯形支架之间互相配合使用的结构,可选择采用绳索带动的方式,病人可自主灵活地控制运动的速度、频率、关节活动的角度,安全舒适,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适应术后早中晚期各阶段的功能锻炼之用,功能多,使用非常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滑板底座结构不意图。图2为所述滑车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梯形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利用滑板底座、滑车和足套组合做屈伸运动的组合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利用滑板底座、梯形支架和足套组合做抬高运动的组合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利用滑板底座、滑车、梯形支架和足套组合做可控屈伸运动的组合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种肢体助力锻炼仪,是一种应用在病人进行了肢体关节手术后,对关节功能进行恢复的装置,其包括滑板底座1、可将脚或手裹住的足套2、可在滑板底座I上滑动的滑车3和可插在滑板底座I上支起的梯形支架4。滑板底座I为长方形木板,在其上表面有两个平行的滑槽11,滑车3可以在其内滑动;两个滑槽11 一端的外侧分别有一个凹孔13,梯形支架4可以插在凹孔13内后支起来;为了便于固定,在滑板底座I上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一个上下通透的圆孔12,可用绳子穿过圆孔12,将滑板底座I绑缚在物体上固定住,例如床栏等(如图1所示)。滑车3为两块木板连接成的“L”型,竖直的木板为倒梯形,当脚穿上足套2踩在滑车3上且需要用绳子将两者捆绑固定在一起时,竖直的木板为倒梯形的设计使得捆绑好的绳子不易从上方滑出;竖直木板和平行木板连接的转折处的外侧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轴,轴上有可滚动的轴轮31,轴轮31可正好放置在滑槽11内并滚动(如图2和图4所示)。梯形支架4下部为两个支脚,支脚的底端为可插入凹孔13的脚端41,可根据需要,选择将梯形支架4插在滑板底座I上使用(如图5和图6所示);梯形支架4上部为一横梁,横梁中间开有前后通透的椭圆形窗口 44,沿横梁纵向有一穿过所述窗口 44并贯通横梁的轴42,轴42 —端头的直径稍大于轴身的直径,使轴42卡在横梁内,避免滑出;在窗口 44内有一可转动的套装在轴42上的滑轮43,可将绳子缠绕在滑轮43上,拉动绳子,滑轮43就跟着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足套2为棉制,使得穿着在脚上或套在手上时十分舒适,位于脚底一面的底部有一可供绳子纵行穿过的孔道21,当病人的锻炼项目需要套上足套2并用绳子带动才能运动时,可将绳子穿过足套2底部的孔道21,拉动绳子来带动套在足套2内的手或脚运动。(如图4至图6所示)。使用绳索的时候,为了使拉动绳索的手舒适,本技术一种肢体助力锻炼仪还增设了一对中间有供绳索穿过的孔的握手柄60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使病人能够自主的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患肢消肿、减轻疼痛、避免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症状,根据病人患病情况,可采用多种锻炼方式如病人为上肢进行过手术,需做关节屈伸运动,病人可坐起,手握滑车3使其在滑槽11内前后滑动,作肘关节屈伸运动,屈伸度数由小至大(如图4所示)。 如病人为下肢进行过手术,需做关节屈伸运动,病人可平卧,将滑板底座I 一端置于大腿根下1/3处,足部穿上足套2,然后用绳子绑缚固定于滑车3上,将滑车3放置在滑板底座I的滑槽11内进行滑行,屈伸度数由小至大(如图4所示)。像在手术后当天的麻醉刚过或手术后第一天即需要开始训练的病人,做这样的腿部关节屈伸运动,很可能无力或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做小范围的屈伸运动,而为了使病人可以自己辅助自己做运动,同时更好地控制滑行速度及角度,可使用绳索进行帮助锻炼;将梯形支架4的脚端41插在滑板底座I上的凹孔13内支起,病人平卧,然后将在滑板底座I上距离梯形支架4远的一端置于大腿根下1/3处,脚上套上足套2,然后将绳索绕过梯形支架4上的滑轮43,再穿过足套2底部的孔道21,将足套2用绳子绑缚固定于滑车3上,将滑车3放置在滑板底座I的滑槽11内进行滑行,绳索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握手柄上,然后两手各握一个握手柄,用手控制滑车3的滑行速度及角度,以免脚无力使下肢无法进行滑行或滑行速度太快或膝关节角度太大,引起患处疼痛(如图6所示)。如病人需做直腿抬高运动时,将梯形支架4的脚端41插在滑板底座I上的凹孔13内支起,病人平卧,然后将在滑板底座I上距离梯形支架4远的一端置于大腿根下1/3处,不使用滑车3,仅将足部穿上足套2,然后将绳索绕过梯形支架4上的滑轮43,然后穿过足套2底部孔道21后打个结,使绳索这一端卡在足套2底部,绳索的另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肢体助力锻炼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滑板底座(1)和可在滑板底座(1)上滑动的滑车(3),滑板底座(1)上表面有两个并排平行的滑槽(11);所述滑车(3)为两块平板连接成的“L”型,其转折处的外侧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轴,轴上有可放置在所述滑槽(11)内并可滚动的轴轮(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助力锻炼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滑板底座(I)和可在滑板底座(I)上滑动的滑车(3 ),滑板底座(I)上表面有两个并排平行的滑槽(11);所述滑车(3 )为两块平板连接成的“L”型,其转折处的外侧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轴,轴上有可放置在所述滑槽(11)内并可滚动的轴轮(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助力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助力锻炼仪还包括可将脚或手裹住的足套(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助力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3)上竖直的平板为倒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助力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底座(I)上位于两个滑槽(11) 一端的外侧分别有一个凹孔(13);所述肢体助力锻炼仪还包括可插在滑板底座(I)凹孔(13)内,从而在滑板底座(I)上支起的梯形支架(4),所述梯形支架(4)下部为两个支脚,支脚的底端为可插入所述凹孔(13)的脚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