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恢复牙床平衡后使上下牙床固定的平衡器。该平衡器包括有戴于上排牙齿的上平衡器与戴于下排牙齿的下平衡器,所述上下平衡器位于牙床中部的位置分别包含有支撑面和凸起,所述支撑面与凸起相向并相匹配。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牙床平衡器能有效使患者的牙床恢复平衡后得到固定,然后利用固定后的牙床制作相应的牙套来使牙床恢复正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恢复牙床平衡后使上下牙床固定的平衡器。
技术介绍
人体第一颈椎支撑着颅骨,形成支撑点。上颚骨在颅骨的前端,上颚骨上长出来的16颗牙齿,形成了上排牙床;下颚骨由咬肌及其它肌肉包裹并支撑着,下颚骨髁突与颅骨之间生长成的位置由下颚骨上的牙齿与上颚牙齿咬合之后的高度来决定的,当下颚骨做上下左右运动时,下颚骨髁突也会随之上下左右运动,运动时下颚骨带动咬肌张开,同时拉扯颈夹肌向前伸展,引起第一颈椎与颅骨支撑点的错位。人们从小到大,牙齿长年累月咀嚼食物产生的磨损、睡觉时产生的磨牙以及拔牙、补牙、没有正确的装配假牙、不正确的牙齿矫正等,直接导致上下排牙齿闭合的时候咬合上出现错位,错位后的牙床导致下颚骨髁突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使咬肌和颈部肌肉持续张开拉扯着,得不到松弛,第一颈椎与颅骨的支撑点也得不到复位,从而易产生颈椎病症。当牙床左右两边(尤其是磨牙位置)咬合不处于水平线时,下颚骨髁突水平较低一侧的咬肌处于放松状态,反之下颚骨髁突水平较高一侧的咬肌处于拉紧状态,该信息经三叉神经传递给大脑内部的平衡器官(前庭器),前庭器反射性发出拉紧放松一侧的骨骼肌应急指令给身体中枢神经,指令不间断地发出,大脑和骨骼肌产生疲劳,导致脑部功能和身体功能下降。 人体能直立并且保持平衡不倒的原因就是人体内骨骼肌紧裹着骨架,在其均衡地拉力作用下,支撑起骨架,使骨架趋于平衡,但这还不能完全使人体保持平衡,真正使人体能完全平衡的关键是骨骼肌对骨架保持均衡的发力。所以当身体一侧的骨骼肌拉力大于另一侧的时候,相反一侧的骨骼肌受平衡器官指令欲阻止身体倾斜而紧急收缩,肌肉痉挛引起的收缩给椎体、脊椎神经、脊椎动脉造成强大的压迫,诱发头痛、眩晕、耳鸣、吞咽障碍、呕吐、食欲不振、反胃、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痛、心律失常、颈性高血压、颈肩酸痛、腰背酸痛、不能直立、四肢无力,上肢疼痛,手麻,下肢疼痛、脚麻、跛行,走路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猝倒,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人体直立有四个物理平衡区构成1、头部平衡区,2、上身平衡区,3、盆骨平衡区,4、牙床平衡区。人体内部因为牙床平衡区失衡,连锁导致另外三个平衡区也失去了平衡,从而造成了对体内各器官的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创新设了一种恢复牙床平衡后使上下牙床固定的平衡器。并且利用该平衡器制作用于对平衡后的牙床进行定位的定位器。该牙床平衡器,其特征在于该平衡器包括有戴于上排牙齿的上平衡器与戴于下排牙齿的下平衡器,所述上下平衡器位于牙床中部的位置分别包含有支撑面和凸起,所述支撑面与凸起相向并相匹配;所述上下平衡器由随牙床形状形成的弯曲部与延伸部构成,所述弯曲部与延伸部外侧表面设有能贴合于牙齿内侧的牙印凹陷,所述支撑面和凸起分别位于上下平衡器的弯曲部;所述上下平衡器由光固化树脂材料制成;按照本技术设计的牙床平衡器能有效使患者的牙床恢复平衡后得到固定,然后利用固定后的牙床制作相应的牙套来使牙床恢复正常。附图说明图1为上下平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下平衡器戴于牙床内侧的嘴巴张开示意图(平衡前);图3为上下平衡器支撑面与凸起打磨后的嘴巴张开示意图(平衡后);图4为上下牙床恢复平衡后的牙齿闭合侧视图;图5为硅橡胶挤进上下排牙齿闭合后所形成的空隙的侧视图;图6为套取的硅橡胶与下排牙齿模型修正后的侧视图;图7为片状牙科树脂材料压于修正后的牙齿石膏模型上的侧视图;图8为牙床定位器的侧视图;图9为牙床定位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其实施方式为了取得牙床恢复平衡后相对于原牙床咬合所发生的偏移量,并使上下排牙床固定在平衡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牙床平衡器,该平衡器包括有戴于上排牙齿9的上平衡器2与戴于下排牙齿10的下平衡器1,所述上下平衡器2、1由随牙床形状形成的弯曲部4与延伸部3构成(弯曲部4处于门牙与犬牙的位置,延伸部3处于前磨牙与磨牙的位置),所述弯曲部4与延伸部3外侧表面设有能贴合于牙齿内侧的牙印凹陷16,该牙印凹陷16用于将上下平衡器2、I紧贴附着在牙齿内侧上,在上平衡器2的弯曲部4有一支撑面6,在下平衡器I的弯曲部4则有一与支撑面6对应的凸起5,当恢复平衡后咬合时,凸起5能贴于支撑面6上,使牙床恢复平衡后所建立起的平衡点得到固定。为了使上下平衡器2、1得到更稳的固定,本专利技术在利用该牙床平衡器制作牙床定位器过程中,将凸起5打磨成凸尖7,将支持面6打磨出小孔8,上下排牙齿9、10闭合时,凸尖7就能插进支持面6上的小孔8内,这样便得到最牢的固定。在确定并固定平衡点后,还需要制作一种使牙床恢复平衡的康复用的定位器,该定位器的制作方法如下A、根据患者牙齿的形状,制作出上述结构的牙床平衡器,并戴在患者上下排牙齿9、10内侧,使其固定在口腔内;B、待患者脸部肌肉完全放松后,取出下平衡器1,将它的凸起5磨成凸尖7,再放回下排牙齿10内侧;C、将印纸递进口腔上下平衡器2、I之间或者在凸尖7上涂以颜料,随着凸尖7与支撑面6的触碰,支撑面上留下一个印点(该印点就是牙床恢复平衡后的平衡点);D、取出上平衡器2,在它的支撑面印点所在的位置打磨出一个小孔8,再放回上排牙齿9内侧;E、患者上下排牙齿9、10咬合,凸尖7刚好能插入小孔8,使上下牙床固定,此时上下排牙齿之间产生空隙11 (即牙床恢复平衡后相对于原牙床咬合所发生的偏移量),然后将硅橡胶12挤进上下排牙齿9、10之间的空隙11内;F、等硅橡胶12冻住后取出,利用空隙11内套取的硅橡胶12与下排牙齿石膏模型13制作出修正好的下排牙齿石膏模型;G、将片状牙科树脂材料14压于修正好的下排牙齿石膏模型上,然后在其上面浇筑自凝树脂粉,再将上排牙齿石膏模型以凸尖7插入小孔8时所处的位置咬于浇筑好的自凝树脂粉上,印出上排牙齿的牙印(这样牙床定位器15戴在下排牙齿后,其上面的牙印就与上排牙齿相吻合);H、通过高压聚合使自凝树脂粉凝固,并对其打磨、抛光,再从下排牙齿石膏模型上取下,最终形成牙床定位器15。按照上述原理,同样也能制作出戴于上排牙齿的牙床定位器。本技术设计的牙床平衡器能使恢复牙床平衡后得到固定,并利用该平衡器制作出牙床定位器,由于该牙床 定位器填补了上下排牙齿恢复平衡后咬合所产生的空隙,能有效使患者的牙床得到复位,随之另外三个平衡区也重新得到恢复,同时使颈椎得到修复,脑功能得到缓解,四肢变得敏捷,还使下降了的身体功能在全身骨骼肌重塑力量平衡和强度的过程中得以恢复,由此引发的病症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床平衡器,其特征在于:该平衡器包括有戴于上排牙齿(9)的上平衡器(2)与戴于下排牙齿(10)的下平衡器(1),所述上下平衡器(2、1)位于牙床中部的位置分别包含有支撑面(6)和凸起(5),所述支撑面(6)与凸起(5)相向并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床平衡器,其特征在于该平衡器包括有戴于上排牙齿(9)的上平衡器(2)与戴于下排牙齿(10)的下平衡器(1),所述上下平衡器(2、1)位于牙床中部的位置分别包含有支撑面(6)和凸起(5),所述支撑面(6)与凸起(5)相向并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床平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平衡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凯,应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蔡林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