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关节周围骨折时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骨折后需要将分离的骨头、韧带等人体组织连接固定。目前关节周围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为钢板、钢丝、捆绑带,钢丝及捆绑带环扎对血运有影响,另外在环绕穿钢丝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且有一定危险性,在骨端部位因有关节囊、肌腱附着,穿刺有一定的困难。在国外,不用钢丝,直接用至少2个捆绑带,将骨折的关节捆绑好。等骨折关节部位复位好后,拆除捆绑带便可,这种捆绑带使用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一条捆绑带需要7000-8000元,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半径骨折可调固定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半径骨折可调固定器,包括两个底托,两个底托通过螺钉固定,在螺钉的上端设置有方便旋进的端柄,在螺钉的下端设置垫片,在每个底托的一侧设置有钛合金翼板,翼板的形状呈“八”字形排列,翼板的端部为锥形。上述超半径骨折可调固定器,所述两个底托上均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自钉孔。上述超半径骨折可调固定器,在其中一个底托的端部设置有凸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大小固定器,先将远端翼板预弯成轻度钩状,骨折复位,将两部分底托和翼板分别自骨骼前、后或内、外侧呈弧形帖骨质表面置入,嵌入扣锁部件、收紧,将螺钉穿入两底托的自钉孔轻轻拧动,收紧固定器,固定骨折,必要时在骨折相邻部位再植入另一个骨折固定器。本技术的远端呈锥状,易于穿过肌腱和关节囊,对组织损伤小。而且本技术是多点,非环形固定,对骨折部位血运干扰小。另一方面,是通过提拉螺钉使骨折加压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半径骨折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托,两个底托通过螺钉固定,在螺钉的上端设置有方便旋进的端柄,在螺钉的下端设置垫片,在每个底托的一侧设置有钛合金翼板,翼板的形状呈“八”字形排列,翼板的端部为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半径骨折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托,两个底托通过螺钉固定, 在螺钉的上端设置有方便旋进的端柄,在螺钉的下端设置垫片,在每个底托的一侧设置有钛合金翼板,翼板的形状呈“八”字形排列,翼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