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排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607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锅盖排汽装置,设于锅盖中心处,包括一支座、一覆盖在支座上的外壳、一放气调节件,外壳底部中固设外六角螺母,支座中部设第一贯通孔,外六角螺母自上而下通入第一贯通孔,放气调节件自下而上通入第一贯通孔,放气调节件通过螺钉锁在外六角螺母上,且螺钉拧紧后与放气调节件之间仍留有间隙,支座内部中空,且与锅盖形成一个空腔,支座侧部设有排汽口,放气调节件中设第二贯通孔,其壁体上两侧分别开有对称的第一方孔,且支座中部的轴孔壁上开有与第一方孔相对应的第二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闭时可以使沸腾时不会散失蒸汽、热量,减少加热时间,沸腾后旋转装置打开排汽口,使蒸汽集中从排汽口向一个方向排出。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配平的、不同弧度的及不同厚度的盖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盖排汽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盖排汽装置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通配平的、不同弧度 的及不同厚度的盖形的锅盖排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的烹饪锅具盖子盖到锅身上烹饪时,盖子四周喷出蒸汽来,未沸腾时会 散失蒸汽、热量,沸腾后水或流体食物会从锅边溢出,盖四周喷出蒸汽容易烫伤人及影响人 烹饪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盖排汽装置,关闭时可以使沸腾时不会散失蒸 汽、热量,减少加热时间,沸腾后旋转装置打开排汽口,使蒸汽集中从排汽口向一个方向排 出,同时,可以通配平的、不同弧度的及不同厚度的盖形。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锅盖排汽装置,设于锅盖中心处,包 括一支座、一覆盖在支座上的外壳、一放气调节件,外壳底部中固设外六角螺母,支座中部 设第一贯通孔,外六角螺母自上而下通入第一贯通孔,放气调节件自下而上通入第一贯通 孔,放气调节件通过螺钉锁在外六角螺母上,且螺钉拧紧后与放气调节件之间仍留有间隙, 支座内部中空,且与锅盖形成一个空腔,支座侧部设有排汽口,放气调节件中设第二贯通 孔,其壁体上两侧分别开有对称的第一方孔,且支座中部的轴孔壁体上开有与第一方孔相 对应的第二方孔。所述放气调节件的外侧分别设有两凸台,起到在旋转在关闭状态及排汽最大状态 的死点定位作用。所述支座中部的轴孔壁体的外壁面设有螺纹,轴孔壁体通入锅盖中部的通孔里, 并将通过螺母自下而上锁紧入轴孔壁体的凸出部分。通过支座的中部轴孔壁体的凸出部分 与螺母配合,能通配平的、不同弧度的盖形及不同厚度的盖形。本技术通过旋转外壳及外六角螺母带动放气调节件旋转,当旋转至放气调节 件上的两个第一方孔与支座上的两个第二方孔对齐时,即为排汽最大状态,排汽口、外壳排 汽口、支座与锅盖之间的空腔、螺钉与放气调节件之间的间隙、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相 通,形成一排汽通道;同时支座的边缘压紧设在锅盖上的硅胶垫上,形成一个空腔,使蒸汽 不会从支座边缘喷出,只能从排汽口喷出;当旋转至放气调节件上的两个第一方孔与支座 上的两个第二方孔完全错开时,即为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及排汽最大状态之间可任意调 节排汽量的大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座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壳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放气调节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图1示,锅盖排汽装置,设于锅盖I中心处,包括一支座6、一外壳7、一放气调节件 3,外壳7覆盖在支座6上,图2示,支座6侧部设有排汽口 61,图3示,外壳7侧部与支座6 的排汽口 61相对应处设外壳排汽口 71,图1不,支座6内部中空,一用于密封的娃胶垫5置 于支座6及锅盖I之间,支座6的边缘压紧硅胶垫5,支座6与锅盖I形成一个空腔,支座6 中部的轴孔壁体上开有第二方孔63,如图4所示,放气调节件3中设第二贯通孔31,图1所 示,其壁体侧部分别对称开有与第二方孔61相对应的第一方孔32。如图1所示,外壳7顶部焊接有提手11,提手11可带动外壳7旋转;外壳7底部 中央处焊接有外六角螺母9,支座6中部设第一贯通孔62,外六角螺母9自上而下通入第一 贯通孔62,放气调节件3自下而上通入第一贯通孔62,放气调节件3通过螺钉10锁在外六 角螺母9上,且螺钉10拧紧后与放气调节件3之间仍留有间隙,且外六角螺母9的端面高 出放气调节件3的内端面;当旋转提手11时,通过外壳7及外六角螺母9带动放气调节件3旋转,当旋转至 放气调节件3上的两个第一方孔32与支座6上的两个第二方孔63对齐时,排汽口 61、外壳 排汽口 71、支座6与锅盖I之间的空腔、螺钉与放气调节件3之间的间隙、第二贯通孔31、 第一贯通孔62相通,形成一排汽通道,即为排汽最大状态;当旋转至放气调节件3上的两个 第一方孔32与支座6上的两个第二方孔63完全错开时,即为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及排 汽最大状态之间可任意调节排汽量的大小。如图1所示,所述支座6中部的轴孔壁体的外壁面设有螺纹,轴孔壁体通入锅盖I 中部的通孔里,并将通过螺母2自下而上锁紧入轴孔壁体的凸出部分,且还包括一过滤罩 12,当支座6中部通过螺母2螺纹旋紧后使其固定在锅盖I后,过滤罩12与螺母2通过冲 压使其卡紧为一整体,螺母2与锅盖I之间装有大垫圈4 ;支座6与螺母2有螺纹旋紧后, 使支座6、螺母2、硅胶垫5、大垫圈4、过滤罩12固定在锅盖I上不动。如图4所示,放气调节件3上有六角形贯通孔31。如图4所示,放气调节件3的外圆上有两凸台34,起到在旋转在关闭状态及排汽最 大状态的死点定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锅盖排汽装置,设于锅盖(1)中心处,包括一支座(6)、一覆盖在支座(6)上的外壳(7)、一放气调节件(3),外壳(7)底部中固设有外六角螺母(9),支座(6)中部设第一贯通孔(62),外六角螺母(9)自上而下通入第一贯通孔(62),放气调节件(3)自下而上通入第一贯通孔(62),放气调节件(3)通过螺钉(10)锁在外六角螺母(9)上,且螺钉(10)拧紧后与放气调节件(3)之间仍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支座(6)内部中空,且与锅盖(1)形成一个空腔,支座(6)侧部设有排汽口(61),放气调节件(3)中设第二贯通孔(31),其壁体上两侧分别开有对称的第一方孔(32),且支座(6)中部的轴孔壁体上开有与第一方孔(32)相对应的第二方孔(63)。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盖排汽装置,设于锅盖(I)中心处,包括一支座(6)、一覆盖在支座(6)上的外壳(7)、一放气调节件(3),外壳(7)底部中固设有外六角螺母(9),支座(6)中部设第一贯通孔 (62),外六角螺母(9)自上而下通入第一贯通孔(62),放气调节件(3)自下而上通入第一贯通孔(62),放气调节件(3)通过螺钉(10)锁在外六角螺母(9)上,且螺钉(10)拧紧后与放气调节件(3)之间仍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支座(6)内部中空,且与锅盖(I)形成一个空腔,支座(6)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韶华冯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县德纳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