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制备方法,其包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旋转主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于所述旋转主轴后段设置一个或多个放线架;2)于所述旋转主轴靠近前端位置设置一分线板;于所述旋转主轴前端设置一导线机构,于所述导线机构前方设置一调整板,该调整板上设有一线缆通孔;3)于所述机架后侧设置一驱动装置;4)于机架后方设置一中心线架;5)于机架前方设置一收料架;6)于机架前侧设置一控制箱;7)装料;8)引线;9)绞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实施该方法的多盘绞线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线缆多盘绞线步骤,更加便捷地实现线缆的高效率、高质量多盘绞线,同时降低了多盘绞线设备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制备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多盘绞线机。
技术介绍
目前,线缆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一般的线缆制备方法步骤繁琐,设备昂贵,使线缆的制备效率及成本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现在的绞线机其绞线盘数亦有限,其实施多盘绞线的方法复杂及设备昂贵;现在各行业对线缆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各类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线缆制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制备方法,实现线缆的高效率、高质量的绞线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施上述线缆制备方法的多盘绞线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制备方法,其包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旋转主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I)于所述旋转主轴后段设置一个或多个放线架;所述放线架为圆盘形状,于该放线架上设置多数根支承柱,以实现多数个绞线转盘的装载;所述支承柱设置于放线架两侧,均匀、间隔地排列于放线架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于所述旋转主轴上设置与支承柱相对应的导线轮,于该放线架上设置多数个导孔,所述导线轮实现对同侧绞线的引导,所述导孔实现对后方绞线的导通;2)于所述旋转主轴靠近前端位置设置一分线板,所述分线板为圆盘形状,于该分线板上设置多数个分线孔,所述分线孔均匀、间隔地排列于分线板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以实现对多数根绞线的均匀分线;于所述旋转主轴前端设置一导线机构,该导线机构由多数个引导盘组成,所述引导盘的直径逐渐减小,其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分线孔相对应的导线孔,以实现对线材在绞线之前的引导;于所述导线机构前方设置一调整板,该调整板上设有一线缆通孔;3)于所述机架后侧设置一驱动装置,以驱动旋转主轴的旋转,从而带动放线架、分线板以及导线机构的旋转;4)于机架后方设置一中心线架,用于装载中心线转盘;5)于机架前方设置一收料架,用于收取绞好之后的线缆以及提供动力;6)于机架前侧设置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于驱动装置以及收料架相连,控制绞线与收料的协调进行;7)装料,根据所绞线缆的需要,将多数个带有线料的绞线转盘均匀安装于放线架的支承柱上,将带有线料的中心线转盘安装于中心线架上;8)引线,将中心线转盘引出中心线,穿过旋转主轴中心以及调整板上的线缆通孔;将放线架上的各绞线转盘引出绞线,经过导线轮之后,依次穿过导孔、分线孔、导线孔以及调整板上的线缆通孔,将中心线包于中心处;然后将引线绞于收料架上;9)绞线,通过控制箱,设置绞线参数,启动所述收料架以及驱动装置;旋转主轴旋转,从而带动放线架、分线板以及导线机构的旋转,在旋转主轴的前端与调整板之间,各绞线转盘上的绞线均匀绞于中心线四周,形成线缆;收料架进行收料,同时拉紧线缆,使中心线以及各绞线逐渐向前移动,以实现线缆的逐步绞线;所述步骤I)至6)无先后顺序。所述步骤I)中还包括以下内容于所述放线架上设置多数个张力控制装置,每个张力控制装置与支承柱相对应,控制装载在支承柱上的绞线转盘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对各条绞线的张力控制;根据不同线缆的需求,调整各条绞线的张力,配合线缆的绞线;因为是被动放线,其拉线动力统一由收料架提供;因此,放线架上各条绞线由于其绞线转盘所安装的位置不同,其产生的阻力也就不同,则绞线的拉紧程度也就各异,为了使各条绞线的张力一致,方便绞线与提高绞线的质量,特于每条支承柱底部设置相应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轻松调整各条绞线的张力协调。一种实施述线缆制备方法的多盘绞线机,其包括一机架以及一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旋转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轴为中空转轴,该旋转主轴后段设有一个或多个放线架,所述放线架上设有多数根支承柱以及多数个导孔,所述旋转主轴设有与支承柱相对应的导线轮;所述旋转主轴靠近前端位置设有一分线板,所述旋转主轴前端设置一导线机构,该导线机构前方设有一调整板,该调整板上设有一线缆通孔;所述机架后方设有一中心线架,前方设有一收料架;所述机架后侧设有一驱动装置,前侧设有一控制箱,所述驱动装置与旋转主轴相连,所述控制箱分别与驱动装置以及收料架相连接并控制其工作。所述导线轮通过支架固定于旋转主轴的四周,其作用是用于引导同侧支承柱上的绞线转盘引出的绞线,因为支承柱设置于放线架圆盘的外围,而绞线位置是在旋转主轴的轴心位置,因此需要将绞线转盘`上各条绞线逐步引到绞线位置,导线轮起第一步的引导作用。所述放线架为圆盘形状,所述支承柱设置于放线架两侧,均匀、间隔地排列于放线架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该支承柱用于装载绞线转盘,绞线转盘安装在支承柱上之后,通过收料架的拉扯,可以实现放线功能;所述多数个导孔设置于放线架靠近旋转主轴的圆周位置上,所述多数个导孔的作用是使后面的绞线通过,从而可以轻松实现一条旋转主轴上设置多个放线架,并且能在放线架的两侧都设置支承柱,从分利用空间实现多盘绞线;另外,由于一个驱动装置的动力有限,可能无法驱动太多的放线架,因此亦可以采用,多个驱动装置、多条旋转主轴、多个放线架的形式,因此可以做到无限盘数的绞线。所述放线架还设有多数个张力控制装置,每个张力控制装置与支承柱相对应;所述张力控制装置与支承柱的底部相连,控制支承柱旋转的难易程度,从而控制装载在支承柱上的绞线转盘的旋转难易程度及速度,从而实现对各条绞线的张力控制;根据不同线缆的需求,调整各条绞线的张力,配合线缆的绞线;因为是被动放线,其拉线动力统一由收料架提供;因此,放线架上各条绞线由于其绞线转盘所安装的位置不同,其产生的阻力也就不同,则绞线的拉紧程度也就各异,为了使各条绞线的张力一致,方便绞线与提高绞线的质量,特于每条支承柱底部设置相应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轻松调整各条绞线的张力协调。所述分线板为圆盘形状,其为一个金属圆盘,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上,其上设由多数个分线孔,所述分线孔均匀、间隔地排列于分线板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所述分线板可以将各条绞线有条理均匀地分布,方便绞线的顺畅输出以及绞线的顺利进行,提高绞线效率及质量;通过调整绞线在分线板上的分布亦可以绞出不同的线缆。所述导线机构由多数个引导盘组成,所述引导盘直径逐渐减小,其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分线孔相对应的导线孔;由于所述引导盘的直径逐渐减小,其可将绞线的范围拉窄,逐步引导至绞线位置,然后围绕中心线进行绞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传动轮以及气刹装置;驱动装置采用的是带传动,通过皮带带动旋转主轴上的传动轮,驱动旋转主轴旋转;所述驱动电机是采用伺服电机,可以通过控制箱进行方向、速度、扭矩等多方面参数调整;另外为防止紧急情况出现,还设置了气刹装置,采用气动碟刹的方式,迅速、安全,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所述收料架包括支撑架、卷料架以及卷料架驱动装置,所述卷料架前方设有一线缆引导装置,该线缆引导装置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收料架除了是收料装置之外,还是动力提供的装置,通过其对线缆的拉扯,实现放线架上的绞线转盘被动放线。所述调整板包括一支撑台及一调节装置,该调整板设置于支撑台上,与调节装置相连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可以调节调整板与旋转主轴前端的距离,从而获取适当的绞线空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中空旋转主轴、放线架、分线板等机构,简化了线缆多盘绞线方法,更加便捷地实现线缆的高效率、高质量、多盘绞线,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线缆,同时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制备方法,其包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旋转主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于所述旋转主轴后段设置一个或多个放线架;所述放线架为圆盘形状,于该放线架上设置多数根支承柱,以实现多数个绞线转盘的装载;所述支承柱设置于放线架两侧,均匀、间隔地排列于放线架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于所述旋转主轴上设置与支承柱相对应的导线轮,于该放线架上设置多数个导孔,所述导线轮实现对同侧绞线的引导,所述导孔实现对后方绞线的导通;?2)于所述旋转主轴靠近前端位置设置一分线板,所述分线板为圆盘形状,于该分线板上设置多数个分线孔,所述分线孔均匀、间隔地排列于分线板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以实现对多数根绞线的均匀分线;于所述旋转主轴前端设置一导线机构,该导线机构由多数个引导盘组成,所述引导盘的直径逐渐减小,其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分线孔相对应的导线孔,以实现对线材在绞线之前的引导;于所述导线机构前方设置一调整板,该调整板上设有一线缆通孔;?3)于所述机架后侧设置一驱动装置,以驱动旋转主轴的旋转,从而带动放线架、分线板以及导线机构的旋转;?4)于机架后方设置一中心线架,用于装载中心线转盘;?5)于机架前方设置一收料架,用于收取绞好之后的线缆以及提供动力;?6)于机架前侧设置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于驱动装置以及收料架相连,控制绞线与收料的协调进行;?7)装料,根据所绞线缆的需要,将多数个带有线料的绞线转盘均匀安装于放线架的支承柱上,将带有线料的中心线转盘安装于中心线架上;?8)引线,将中心线转盘引出中心线,穿过旋转主轴中心以及调整板上的线缆通孔;将放线架上的各绞线转盘引出绞线,经过导线轮之后,依次穿过导孔、分线孔、导线孔以及调整板上的线缆通孔,将中心线包于中心处;然后将引线绞于收料架上;?9)绞线,通过控制箱,设置绞线参数,启动所述收料架以及驱动装置;旋转主轴旋转,从而带动放线架、分线板以及导线机构的旋转,在旋转主轴的前端与调整板之间,各绞线转盘上的绞线均匀绞于中心线四周,形成线缆;收料架进行收料,同时拉紧线缆,使中心线以及各绞线逐渐向前移动,以实现线缆的逐步绞线;?所述步骤1)至6)无先后顺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制备方法,其包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旋转主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于所述旋转主轴后段设置一个或多个放线架;所述放线架为圆盘形状,于该放线架上设置多数根支承柱,以实现多数个绞线转盘的装载;所述支承柱设置于放线架两侧,均匀、间隔地排列于放线架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于所述旋转主轴上设置与支承柱相对应的导线轮,于该放线架上设置多数个导孔,所述导线轮实现对同侧绞线的引导,所述导孔实现对后方绞线的导通; 2)于所述旋转主轴靠近前端位置设置一分线板,所述分线板为圆盘形状,于该分线板上设置多数个分线孔,所述分线孔均匀、间隔地排列于分线板圆盘的边缘内侧位置,以实现对多数根绞线的均匀分线;于所述旋转主轴前端设置一导线机构,该导线机构由多数个引导盘组成,所述引导盘的直径逐渐减小,其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分线孔相对应的导线孔,以实现对线材在绞线之前的引导;于所述导线机构前方设置一调整板,该调整板上设有一线缆通孔; 3)于所述机架后侧设置一驱动装置,以驱动旋转主轴的旋转,从而带动放线架、分线板以及导线机构的旋转; 4)于机架后方设置一中心线架,用于装载中心线转盘; 5)于机架前方设置一收料架,用于收取绞好之后的线缆以及提供动力; 6)于机架前侧设置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于驱动装置以及收料架相连,控制绞线与收料的协调进行; 7)装料,根据所绞线缆的需要,将多数个带有线料的绞线转盘均匀安装于放线架的支承柱上,将带有线料的中心线转盘安装于中心线架上; 8)引线,将中心线转盘引出中心线,穿过旋转主轴中心以及调整板上的线缆通孔;将放线架上的各绞线转盘引出绞线,经过导线轮之后,依次穿过导孔、分线孔、导线孔以及调整板上的线缆通孔,将中心线包于中心处;然后将引线绞于收料架上; 9)绞线,通过控制箱,设置绞线参数,启动所述收料架以及驱动装置;旋转主轴旋转,从而带动放线架、分线板以及导线机构的旋转,在旋转主轴的前端与调整板之间,各绞线转盘上的绞线均匀绞于中心线四周,形成线缆;收料架进行收料,同时拉紧线缆,使中心线以及各绞线逐渐向前移动,以实现线缆的逐步绞线; 所述步骤I)至6)无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盈利,杨旭,程秀丽,刘瑶勋,魏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