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双向扫描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利用原有的移位寄存器做简单的结构调整来实现,但是原有的复位电路不再适用。现有的双向扫描栅极驱动电路中,单独使用栅极扫描起始信号(STV信号)对第一级双向移位寄存器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进行复位时,因为有空白(Dummy)时间,STV信号不正好是第一级或者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的一个单兀时间的信号,比如对应STV信号,分辨率为1920*1080的面板一帧的扫描时间为(NX —个单元时间),N〉1080,{ (N-1080)X 一个单元时间}即为Dummy的时间。其中,一个单元时间为I/帧频/垂直分辨率。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第一级双向移位寄存器上方,以及最后一行寄存器的下方各增加一个伪级(Dummy)。伪级上的输出尽管不正确,但是可以保证正常扫描线上输出正确。这种方法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最后一行和第一行的输出异常问题,且增加了实施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双向移位寄存器,互相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连接:来自每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前一级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反向脉冲输入端,并输入到后一级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正向脉冲输入端,各级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是在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工作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相位相反;第一复位电路,所述第一复位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级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正向脉冲输入端和反向脉冲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的第一时钟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复位输出端,以及低电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级双向移位寄存器,互相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连接来自每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前一级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反向脉冲输入端,并输入到后一级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正向脉冲输入端,各级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是在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工作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相位相反; 第一复位电路,所述第一复位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级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正向脉冲输入端和反向脉冲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的第一时钟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复位输出端,以及低电平信号端; 第二复位电路,所述第二复位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级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正向脉冲输入端和反向脉冲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的第二时钟控制端,与所述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二复位输出端,以及低电平信号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四输入端用于接收扫描起始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均与所述第一时钟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均与所述低电平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