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43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7:38
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是以结合预约订车平台、车辆派遣平台、自动趟次排程与机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及车载机设备,来提供乘客共乘运输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乘客通过预约来提供共乘载客服务并运用GIS技术计算处理各路段的行驶里程与旅程时间,而以此信息作为自动排程派遣的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共乘方法,是要提供一个先进大众运输服务(Advanced?Traveler?Information?Services,APTS),使其得到更人性化的搭车环境,并对营运车队能够更有效率的管理整体车队派遣调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利用预约订车与自动排程技术,来进行共乘群组的媒合与动态路线的规划,并结合会员认证机制、车辆定位与无线通信技术,达成一个安全便利的运输共乘服务。
技术介绍
在现有大众运输服务,都需要靠政府与相关机构,提供大量资源来维持运作,尤其在高油价的时代,要维持一定质量的大众运输更是困难。传统的公交车营运模式为固定班表,并以固定路线行驶,虽为简单的服务模式,但此种模式会存在运载高峰时刻造成乘车质量降低,且存在低潮时刻过多资源浪费的问题;若在偏远地区的公交车服务,此种资源浪费的情况更是严重。共乘服务是运输服务模式,目前常见的共乘服务系统,主要是由会员间自行寻找路线或可能的停靠点,再与发布者联络以进行媒合,但双方在相互不了解,又难以掌握行车路线与乘车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共乘服务一直无法被广泛地运用。然而,现有的车辆卫星定位及派遣系统虽有完善的车队管理、派遣、监控,且可进行共乘配对,但大多数都缺乏弹性的点对点方式运作。由此可见,上述传统方式仍有许多不足,不是完善的设计,而急需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达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需求导向,提供服务的共乘运输系统,运用云端平台进行管理。其乘客的身分认证方式,要具有个人化的标识符,例如行动通讯门号等,由于拥有身份识别审核,对各乘客可进行使用情形的稽核,给予优惠或处罚的动作,例如免费搭乘或违规扣点或停权等,以提升服务质量。当乘客预约时,需登录搭车日期、时间、上下车地点等,以做进一步的排程。而自动排程派遣方法,会考虑时间、上下车地点和车辆容量这些因素来做媒合,并考虑各车行驶的距离、旅程时间和乘车人数,进一步平衡每辆车载客负担与提高乘车舒适度。本自动排程派遣方法执行完后,可在监控平台上进行行车路径的模拟,并依照预估时间,动态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最后将各乘客预估的上下车时间,经由简讯或电话联络方式发送通知。服务车辆上会装置一部具有定位及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可响应车辆位置、上下车信息与实时状况,例如到站、离站和乘客未到等情况,而中心端或乘客可由系统监控平台模块上,观察车辆状况是否能准时到达或有其它事件发生。各车辆每日服务的班表也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送到车机,提供司机查询,而司机可藉此班表依序服务各乘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以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实施例的自动排程派遣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1登入系统;12会员注册;13会员资格审核;14预约订车;15自动排程派遣;16通知乘客媒合结果;17乘客搭车;21共乘服务系统平台;211会员数据管理;212预约订车管理;213排程派遣出车;214GIS图资;215违规稽核管理;216信息沟通管理;217车辆监控管理;218数据统计分析;219数据库;22车机设备;23预约订车;231网络预约;232电话预约;301预约订单处理;302判断是否有未判断共乘群组;303进行车辆空间容量计算;304进行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305判断时间与空间是否都媒合;306加入共乘群组到候选清单;307判断候选清单是否为空;308新增共乘群组;309选择最适当候选共乘群组;310进行共乘群组行驶路线规划;311进行共乘群组各乘客上下车时间计算;312判断所有预约订单是否处理完成。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参考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共乘运输方法运作方式可分为几个步骤:登入系统11。会员注册12。会员资格审核13。预约订车14。自动派遣排程15。通知乘客媒合结果16。乘客搭车17。此会员注册12可通过网络,或电话方式做注册,再经由中心人员作会员资格审核13,即可开始进行预约。预约订车14可分为两种方式进行网络预约或是电话预约,预约时要输入预约日期、时间、上下车地点、搭乘人数、搭乘目的,而完成后,即送出乘客预约订车数据,接着此方法会依日期、时间、及上下车地点,而自动派遣排程15会处理各乘客预约订车数据,其进一步会将各服务车辆作负载平衡动作,得到较佳的媒合共乘群组,经过路径规划与旅程时间计算,可得到各乘客预估搭车时间,经由简讯或电话方式通知乘客媒合结果16,最后乘客于指定时间地点等候车辆即可。参照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其组成主要包括下列三部分:共乘服务系统平台21、车机设备22、预约订车23。共乘服务系统平台21含有所有共乘服务信息,此平台包含9个子模块,为会员数据管理211、预约订车管理212、排程派遣出车213、GIS图资214、违规稽核管理215、信息沟通管理216、车辆监控管理217、数据统计分析218、及数据库219。会员数据管理211提供会员进行会员注册,并对注册数据做审核、新增、修改和删除等管理。预约订车管理212提供会员查询预约订车数据并可做修改删除动作。排程派遣出车213会列出所有乘客预约订车数据,此方法依照各乘客预约订车数据的信息做排序分类,配合自动排程派遣方法运作。GIS图资214提供路径规划。违规稽核管理215可针对乘客有取消或爽约情况发生时,予以扣点扣次警告,并且可对违规严重者予以停权。信息沟通管理216传送即时消息或是载客信息给车机,其中载客信息包含乘客搭车日期、上下车位置、预估搭车时间及乘客电话的信息,并提供司机执行载客任务。车辆监控管理217自动排程派遣完后,可进行行驶路径模拟,并可结合GIS图资214,且通过车机设备回传的坐标与状态,可在行程中对派遣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在行程后,可将行进轨迹存于数据库,提供历史行驶轨迹的查询或统计。数据统计分析218为分析及统计存于数据库的服务旅次数量、搭乘目的分析、平均载客数量。数据库219为储存会员数据、乘客预约订车数据,服务班表及车辆历史行驶轨迹。车机设备22为负责响应及时车辆位置、车辆状态、紧急事件通报,利用此设备上传的信息,且可由车辆监控管理217对车辆进行监控,而所述车机设备可接收及时信息与服务班表。预约订车23为可经由网络或电话方式预约,其预约所需数据为日期、时间、上下车地点、搭乘人数及搭乘目的,并待确认后,会存入数据库219。参照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实施例的自动排程派遣方法流程图,其步骤依序为:步骤301为乘客预约订车数据会依循预约时间、上下车位置做排序。时间由早到晚排序。上下车位置的排序,所有点位都会有各自的优先权顺序,会依循此顺序做预约订单排序,并区隔去程与回程订单,以利于排程派遣。步骤302会先判断目前是否有共乘群组已建立,若发现有共乘群组,则先以现有群组中进行媒合动作,若无共乘群组即结束媒合动作,进入307判断候选清单是否存在共乘群组。步骤303为统计所选共乘群组乘车人数加上预约订单的搭乘人数是否超过车辆限制乘载人数,若没超过乘载人数,即进行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304,否则寻找下一共乘群组进行媒合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用共乘服务系统提供运输共乘服务,所述的方法包括:登入系统登录会员数据,所述会员数据进入预约订车,若所述会员数据未注册时,进入会员注册;所述会员注册,填入会员注册输入的数据,注册完成进入会员资格审核;所述会员资格审核通过,返回所述登入系统;进行所述预约订车;共乘服务系统,将输入预约订车数据的预约时间、上下车位置与搭乘人数进行自动排程规划媒合;将所述自动排程规划媒合的结果发布通知,并派遣车辆;以及通知搭乘所述车辆,并抵达目的地。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05 TW 1011322631.一种结合负载平衡机制的需求式共乘运输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共乘服务系统提供运输共乘服务,所述的方法包括:登入系统登录会员数据,若登录成功,所述会员进入预约订车页面,若所述会员数据未注册时,进入会员注册页面;所述会员注册,填入会员注册输入的数据,注册完成进入会员资格审核;所述会员资格审核通过,返回所述登入系统;进行所述预约订车;共乘服务系统将输入预约订车数据的预约时间、上下车位置与搭乘人数进行自动排程规划以寻求预约订单媒合;将所述自动排程规划以寻求预约订单媒合的结果发布通知,并派遣车辆;以及通知搭乘所述车辆,并抵达目的地;其中,所述自动排程规划以寻求预约订单媒合包括:预约订单处理,将所述预约订车数据,以所述预约时间及所述上下车位置做预约订单的排序;共乘群组判断,判断目前是否有共乘群组建立,若有所述共乘群组,则以现有所述共乘群组进行媒合,若无所述共乘群组,结束媒合动作,并进入判断候选清单是否为空的步骤;车辆空间容量计算,统计所选所述共乘群组的乘车人数加上所述预约订单的所述搭乘人数是否超过车辆限制乘载人数,若无超过所述车辆限制乘载人数,进行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否则返回共乘群组判断的步骤,以寻找所述车辆空间容量计算与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都媒合的共乘群组,并进行预约订单媒合;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判断目前行驶路线中,所述预约订单的所述上下车位置是否存在,若为存在则媒合成功,否则判断加入所述预约订单,对现有所述共乘群组的所有乘客的旅程时间是否超过其容许限制,若超过所述容许限制,则媒合失败返回所述共乘群组判断的步骤,以寻找所述共乘群组,并进行预约订单媒合,若未超过所述容许限制,则与所述共乘群组媒合成功;判断时间与空间是否都媒合,若所述车辆空间容量计算与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媒合,则将所述共乘群组加入候选清单,否则返回共乘群组判断的步骤,以寻找所述车辆空间容量计算与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都媒合的共乘群组,并进行预约订单媒合;所述共乘群组加入所述候选清单,将所述车辆空间容量计算与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都媒合的所述共乘群组加入所述候选清单,并进行比较,以选出一个所述车辆空间容量计算与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媒合最适当的所述共乘群组;所述判断候选清单是否为空,若所述候选清单未存在所述共乘群组,则进入到新增共乘群组的步骤,若所述候选清单存在所述共乘群组,则进入到选择最适当候选共乘群组的步骤;所述新增共乘群组,若所述候选清单未存在所述共乘群组,则建立新群组,以服务所述预约订单;所述选择所述车辆空间容量计算与所述共乘群组内各乘客旅程时间计算媒合最适当的候选共乘群组,若存在多个所述共乘群组,则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履高睿良黄靖杰刘子正王景弘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