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兴洋专利>正文

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影响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29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配制稠油降粘剂样品备用,且提取稠油样品备用;(b)将稠油降粘剂样品按照不同的油水比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制得稠油降粘剂溶液;(c)将稠油降粘剂溶液加入稠油样品中;(d)置于恒温水浴中一段时间;(e)分别测量不同油水比时的分水率、降粘率,从而分析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测试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成本低,为稠油降粘剂的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石油需求强劲,油价高涨,常规稠油产量下降的背景下,石油工业在全球许多地方的重点正转向稠油开采。全球石油资源大概是9 13万亿桶(1. 4 2.1万亿立方米),常规稠油只占其中的30%,其余都是稠油,超稠油和浙青。稠油及浙青砂资源是世界上的重要能源,目前全球可采储量约4000亿吨,是常规稠油可采储量1500亿吨的2. 7倍。随着常规石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减少,重油正在成为下世纪人类的重要能源。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全球重油工业有着比常规油更快的发展速度,稠油、浙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近亿吨,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稠油油藏开采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稠油的粘 度高,稠油在油层中的渗流阻力大,使得稠油不能从油藏流入井底;另一方面即使在油藏条件下,稠油能够流入井底,但在垂直举升的过程中,由于稠油在井筒中脱气和散热降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稠油的粘度进一步增大,严重影响地层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和油井生产设备的正常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重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委内瑞拉、前苏联、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委内瑞拉东北部的Orinoco重油带核实地质储量达3000亿吨以上。美国重油资源的一半分布在加里福尼亚,地质储量近400亿吨,其余的一半分布于中部大陆。加拿大的重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尔伯达省的阿萨巴斯卡、冷湖、维巴斯卡和匹斯河等四个主要沉积矿藏中,地质储量近1500亿吨。前苏联的重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盆地的巴塞诺夫约200余亿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也有着极其丰富的稠油资源。这些重油资源的总地质储量总计达6000余亿吨,而世界上常规石油的探明地质储量3600亿吨,其可采储量仅为900亿吨。我国已发现的稠油资源量也很丰富,发现的稠油油田已有20余个,分布在辽河、胜利、新疆、大港、吉林等地区,预计中国重油浙青资源量可达300X108t以上。我国稠油(高粘度重质稠油,粘度在O.1Pa · s以上)资源分布很广,地质储量达164X108t,其中陆地稠油约占石油总资源的20%以上。稠油突出的特点是浙青质、胶质含量较高。胶质、浙青质含量较高的稠油产量约占稠油总产量的 %。近几年在大庆油田、河南、内蒙二连地区已发现重要的稠油油藏;在江汉油田、安微、四川西北部等地区也发现稠油资源。已探明的及控制的稠油油藏地质储量已超过全国普通稀油储量,预计今后还会有新的增长。在中国石油的探明储量中,普通稠油占74. 7 %,特稠油占14. 4 %,超稠油占10. 9%。目前世界各国对高粘稠油的开采主要依靠传统的热力方法,即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我国大多数采用蒸汽吞吐和井筒掺稀油的配套技术进行采油。这种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还消耗大量的稀油,从而大大地增加了采油成本。有文献报道可用乳化降粘法开采稠油,这一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注到井下,使高粘度的稠油转变为低粘度的水包油乳状液采出。乳化降粘由于其降粘率高、成本低、易于操作的特点,目前在国内外油田均有使用。但是目前使用的乳化降粘剂,只具备单一的耐温或抗矿盐性能,即耐温又抗矿盐的乳化降粘剂的研发还很少。稠油降粘剂在用于稠油降粘的过程时,其油水比的大小将影响到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以,在稠油降粘剂使用之前,应测试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该测试方法能快速测试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成本低,为稠油降粘剂的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稠油降粘剂样品备用,且提取稠油样品备用;(b)将稠油降粘剂样品按照不同的油水比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制得稠油降粘剂溶液;(C)将稠油降粘剂溶液加入稠油样品中;(C)置于恒温水浴中一段时间;(d)分别测量不同油水比时的分水率、降粘率,从而分析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所述步骤(C)中,恒温水浴的温度为60°C。所述步骤(b)中,油水比分别为8 2,7 3,6 4,5 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测试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成本低,为稠油降粘剂的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的,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稠油降粘剂样品备用,且提取稠油样品备用;(b)将稠油降粘剂样品按照不同的油水比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制得稠油降粘剂溶液;(C)将稠油降粘剂溶液加入稠油样品中;(C)置于恒温水浴中一段时间;(d)分别测量不同油水比时的分水率、降粘率,从而分析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所述步骤(C)中,恒温水浴的温度为60°C。所述步骤(b)中,油水比分别为8 2,7 3,64,5 5。由上述方法测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稠油降粘剂样品备用,且提取稠油样品备用;(b)将稠油降粘剂样品按照不同的油水比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制得稠油降粘剂溶液;(c)将稠油降粘剂溶液加入稠油样品中;(c)置于恒温水浴中一段时间;(d)分别测量不同油水比时的分水率、降粘率,从而分析出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比对稠油降粘剂稳定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稠油降粘剂样品备用,且提取稠油样品备用; (b)将稠油降粘剂样品按照不同的油水比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制得稠油降粘剂溶液; (C)将稠油降粘剂溶液加入稠油样品中; (C)置于恒温水浴中一段时间; (d)分别测量不同油水比时的分水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洋
申请(专利权)人:王兴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