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抗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2885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包括绝缘支架和引雷针,在绝缘支架的上面设有上绝缘防护板、下面设有下绝缘防护板,在下绝缘防护板上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接地,所述的引雷针的一端穿过上绝缘防护板,伸入到导流板的上方,引雷针的高度由胶管和定距块共同控制,引雷针产生的雷击电弧由电弧附着块接收,并传递到复合材料试样上,同时用一组电压测量仪分别测量雷击过程中的电弧电压、复合材料试样电压和总电压及其变化,用电流测量仪测量雷击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定量分析雷击过程中的电弧能量、复合材料试样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接地流出能量以及总能量。同时用CCD摄像机自动记录雷击时的间隙放电、复合材料试样的冒烟着火以及各种动态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材料测试领域实验装置,尤其涉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都大量地使用了复合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梦幻客机”波音787中复合材料用量更是高达50%。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密度低、可设计性强、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好等性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中。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一般来说,I架飞机平均每3000飞行小时就有I次遭雷击的机会,尤其是在多雷雨地区。飞机遭受雷击的报道屡见不鲜。防雷性能和抗雷击损伤性能是飞机研发和生产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飞机的综合性能,减少飞机重量,现代大型客机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先进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构件的大量使用明显地提高了飞机的综合性能,但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比金属材料差,且呈现各向异性的特点,雷击过程中释放的电流不能及时通过放电刷消除,滞留在复合材料构件上的电荷有可能冲过绝缘间隙,冲向导体,产生火花,甚至接触油箱而燃烧爆炸,使得飞机遭遇雷击后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复合材料构件的雷击防护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为了提高飞机安全性,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成为了重要课题。任何新型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前都必须经过雷击测试,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都有复杂的雷击模拟与测试设备。在“大型飞机”国家重大专项以及材料技术“结构功能复合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测试,有助于改善其导电导热性能和材料设计,保证其在飞机上应用的安全性。雷电是瞬间放电现象,电压极高(几十万伏),电流极大(几万安培),破坏作用强,实验室和飞机制造商通过高电压或高电流发生设备来人工模拟自然界的雷击过程,用来测试复合材料的抗雷击能力,以此改善材料性能。人工模拟材料遭受雷击过程需要两部分实验装置人工雷电发生设备(例如,冲击电压发生器SJTU-3000kV)和试样测试装置。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冲击电流发生器可产生符合IEC60060-1、IEC61000-4-5、DL/T848. 5-2004、GB/T311、GB/T16927. 1-1997等标准的人工模拟雷电,用于材料和器件雷击测试。人工模拟雷电会产生高电压或高电流,实验的危险性高、特殊性强,不能使用传统的固定和支撑机构、导电电路、绝缘防护机构、测试仪表等组成的测试装置。为了充分保障安全性,设计一种可靠、方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支架、弓丨雷针和人工雷电发生设备,在绝缘支架的顶部设有上绝缘防护板、底部设有下绝缘防护板,在下绝缘防护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引雷针的一端穿过上绝缘防护板,伸入到电弧附着块的上方,引雷针的另一端与人工雷电发生设备相连,且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电流测量仪,所述的导流板上面设电弧附着块,所述的导流板、电弧附着块均接地,所述的电弧附着块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一电压测量仪;且电弧附着块与人工雷电发生设备连接,且连接线路上也设有第二电压测量仪,所述的人工雷电发生设备与第三电压测量仪并联。所述的导流板承载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上粘结电弧附着块,从电弧附着块上引出导线以测试电压,同时使导流板可靠接地。所述的绝缘支架上设有可视窗口,与可视窗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CXD摄像机,且所述的CCD摄像机设于绝缘支架的外面。所述的引雷针穿过上绝缘防护板的部分套有绝缘胶管。所述的引雷针放电产生电弧,电弧由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上的电弧附着块接收,并传递给待测复合材料试样。所述的上、下绝缘防护板的中心加工有通孔。所述的导流板和引雷针均采用导电和导热性好的纯铜材料,电弧附着块采用纯银材料,定距块用不锈钢材料。所述的绝缘胶管采用的材料是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的上绝缘防护板、下绝缘防护板、绝缘支架,都采用高强度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材料。利用所述的装置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测试,包括如下步骤(I)准备试验装置(1-1)将下绝缘防护板放置在实验台上,依次放置导流板和绝缘支架。(1-2)将待测的复合材料试样放置在导流板的上表面中心,然后固定,复合材料试样上放置电弧附着块,并在电弧附着块和引雷针之间按照设计间距放置好定距块。(1-3)将胶管插入上绝缘防护板的中心通孔内,使两者紧密接触并可靠固定。(1-4)将上绝缘防护板放置在两块并列的绝缘支架上,调节位置使胶管位于定距块的正上方。(1-5)在胶管内自上而下插入引雷针,直到引雷针的尖端与定距块的上表面接触,固定引雷针,防止下滑或偏斜。(1-6)按照图1所示的电路,连接导流板、引雷针、电弧附着块、电流测量仪、电压测量仪和人工雷电发生设备之间的导线/接地线,连接好CCD摄像机。(1-7)抽去定距块,打开CXD摄像机,进行雷击测试。(2)测量试验数据,计算雷击放电能量(2-1)用一组电压测量仪分别测量雷击过程中的电弧电压、复合材料试样电压和总电压及其变化,用电流测量仪测量雷击过程中的电流变化。(2-2)雷击过程中的总能量Eall用第三电压测量仪、电流测量仪的数据计算得到,Eall= / uddt,式中Utl表示第三电压测量仪测得的某一时刻的瞬态电压,i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态电流,t表示雷击放电时间。(2-3)电弧能量Earc由第二电压测量仪、电流测量仪的数据计算得到,Earc= / Ulidt,式中U1表示第二电压测量仪测得的某一时刻的瞬态电压,i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态电流,t表示雷击放电时间。(2-4)试样破坏所消耗能量Edis由第一电压测量仪、电流测量仪的数据计算得到,Edis= / u2idt,式中U2表不第一电压测量仪测得的某一时刻的瞬态电压,i表不某一时刻的瞬态电流,t表示雷击放电时间。(2-5)总能量Eall的消耗包括如下三部分电弧能量EaM、试样破坏所消耗的能量Edis、接地流出能量和线路损耗Erat,即Eall=EaJEdiJEwtt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的部件均可靠连接在一起,零部件可以互换,易于更换各个零部件、精确调节引雷针和待测试样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高效、方便地更换测试试样,并测试各种几何尺寸、不同种类的复合材料。上绝缘防护板、下绝缘防护板、绝缘支架,都采用绝缘性好的高强度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材料,内部含绝缘性好的玻璃纤维布,耐高温,耐高压,使用寿命长,尺寸稳定。上、下绝缘防护板的中心均加工有通孔,绝缘支架上加工有可视窗口,便于C⑶摄像机录制雷击现象。导流板和引雷针均采用导电和导热性好的纯铜材料,对表面磨削处理。铜板用于放置复合材料试样和可靠接地;引雷针用于产生雷击电弧。电弧附着块采用导电和导热性都极好的纯银材料,接收引雷针产生的电弧并转移到复合材料试样上,同时连接电压测量仪,用来测量电弧电压和复合材料试样电压。把引雷针可靠固定于上绝缘防护板的胶管采用高性能的聚氨酯弹性体,其可以和引雷针紧密地接触,依靠静摩擦力防止引雷针的滑移错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支架、引雷针和人工雷电发生设备,在绝缘支架的顶部设有上绝缘防护板、底部设有下绝缘防护板,在下绝缘防护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引雷针的一端穿过上绝缘防护板,伸入到电弧附着块的上方,引雷针的另一端与人工雷电发生设备相连,且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电流测量仪,所述的导流板上面设电弧附着块,所述的导流板、电弧附着块均接地,所述的电弧附着块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一电压测量仪;且电弧附着块与人工雷电发生设备连接,且连接线路上也设有第二电压测量仪,所述的人工雷电发生设备与第三电压测量仪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支架、引雷针和人工雷电发生设备,在绝缘支架的顶部设有上绝缘防护板、底部设有下绝缘防护板,在下绝缘防护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引雷针的一端穿过上绝缘防护板,伸入到电弧附着块的上方,引雷针的另一端与人工雷电发生设备相连,且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电流测量仪,所述的导流板上面设电弧附着块,所述的导流板、电弧附着块均接地,所述的电弧附着块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一电压测量仪;且电弧附着块与人工雷电发生设备连接,且连接线路上也设有第二电压测量仪,所述的人工雷电发生设备与第三电压测量仪并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支架上设有可视窗口,与可视窗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CCD摄像机,且所述的CCD摄像机设于绝缘支架的外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雷针穿过上绝缘防护板的部分套有绝缘胶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绝缘防护板、下绝缘防护板的中心加工有通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和引雷针均采用导电和导热性好的纯铜材料,电弧附着块采用纯银材料,定距块用不锈钢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胶管采用的材料是聚氨酯弹性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绝缘防护板、下绝缘防护板、绝缘支架,都采用高强度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材料。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行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玺郭云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