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察斑须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276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察斑须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斑须蝽虫体酒精中浸泡;(2)将浸泡于酒精中的斑须蝽标本取出,在解剖镜下镜检,制作玻片;(3)将制成的标本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观察出斑须蝽的特征,分析出斑须蝽的虫龄,以便找到合适的方法处理斑须蝽,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分类学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斑须蝽,学名Dolycoris baccarum(Linnaeus),属半翅目蝽科,又称细毛蝽、臭大姐。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蝽科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危害多种蔬菜、药材等植物。寄主主要有小麦、大麦、粟(谷子)、玉米、白菜、油菜、甘蓝、萝卜、豌豆、胡萝卜、葱及其他农作物。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穗部汁液。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缩,影响生长,减产减收。斑须蝽成虫体长8 13. 5毫米,宽约6毫米,椭圆形,黄褐色或紫褐色,体背密被白绒毛和黑色小刻点;喙细长,紧贴于头部腹面。前胸背板前面呈浅黄色,后部暗黄色。小盾片近三角形,末端钝而光滑,黄白色。前翅革片红褐色,膜片黄褐色,透明,超过腹部末端。胸腹部的腹面淡褐色,散布零星小黑点,足黄褐色,腿节和胫节密布黑色刻点。卵粒圆筒形,初产浅黄色,近孵化时呈现灰黄色,卵壳有网纹,生白色短绒毛。卵排列整齐,成块。斑须蝽遇低温常停止活动,潜伏在植株下部,叶基或地面土缝中,天气晴好温暖时,则爬向植株顶部,并频繁飞翔、交尾与产卵。夏季中午炎热时,成虫也往往潜伏于植株下部、叶背、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察斑须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斑须蝽虫体酒精中浸泡;(2)将浸泡于酒精中的斑须蝽标本取出,在解剖镜下镜检,制作玻片;(3)将制成的标本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察斑须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斑须蝽虫体酒精中浸泡; (2)将浸泡于酒精中的斑须蝽标本取出,在解剖镜下镜检,制作玻片; (3)将制成的标本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斑须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玻片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若虫的整体或成虫的各部分放入10% 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5 8个小时; (2)用清水浸泡清洗直至与标本体内的污水交换干净; (3)用染色剂染色2 3分钟,取出标本冲掉多余染色剂,放入载玻片中; (4)用3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顺赵亮柯盛发赵永和刘青吴建平闵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