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再入式光纤陀螺。
技术介绍
1981年,首次提出了再入式光纤陀螺,该再入式光纤陀螺又称为谐振干涉式光纤陀螺。传统的再入式光纤陀螺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与干涉式光纤陀螺的结构类似,区别仅仅在于在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MIOC)和Sagnac效应敏感环(SSR)之间增加了一个耦合器。假设输入光电场强度为Ein,经过多圈循环。探测器会探测到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各圈信号,两束光在探测器处发生干涉,得到有用的相干信息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入式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光电探测器;具有两个端口的第一耦合器;具有三个端口的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MIOC);具有四个端口的第二耦合器以及Sagnac效应光纤敏感环,所述第二耦合器中的的四个端口两两相通,其中,所述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经由光纤与所述第一耦合器的一个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耦合器的另一端口经由光纤与所述MIOC的一个端口相连,所述MIOC的另两个端口分别经由光纤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互不相通的两个端口相连,以及所述Sagnac效应光纤敏感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其它两个端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入式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光电探测器;具有两个端口的第一耦合器;具有三个端口的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MIOC);具有四个端口的第二耦合器以及Sagnac效应光纤敏感环,所述第二耦合器中的的四个端口两两相通, 其中,所述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经由光纤与所述第一耦合器的一个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耦合器的另一端口经由光纤与所述MIOC的一个端口相连,所述MIOC的另两个端口分别经由光纤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互不相通的两个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琦,李正斌,王子南,朱立新,蒋云,张振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