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046 阅读:1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23
一种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钢管立柱与混凝土料斗导管的法兰盘通过焊在钢管立柱一端的螺杆进行螺栓连接成通长的混凝土浇注导管,当钢管立柱在孔口内下放和上拔时,又通过固定在钢筋笼内侧的两道内径比钢管立柱外径略大的导向钢筋喇叭口,来保证钢管立柱浇注混凝土时垂直,并最终垂直锚入混凝土灌注柱一定长度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钢管立柱后续插入的技术风险,施工方便且保证了钢管立柱与混凝土灌注桩的垂直锚固,实现了钢管立柱与混凝土灌注柱的同时施工和一次成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尤其是一种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钢管立柱桩与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坑内支撑体系竖向受力构件越来越流行,在钢管立柱桩与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先浇注施工完混凝土灌注桩,后内插钢管立柱进入混凝土灌注桩一定深度。这种施工方法因钢管插入时阻力较大,管体容易倾斜,钢管立柱安装垂直度不易保证,且存在插入深度不足的风险;二是采用先下放钢筋笼,并固定钢管立柱至设计标高后,再将混凝土料斗导管插入钢管立柱内部深入孔底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对吊装提拔混凝土料斗导管工艺要求高,且适用于钢管立柱内径尺寸够足大的情况,一般内支撑设计的钢管尺寸难以达到;同时,立柱安装时需再次使用起重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传统施工安全隐患大、施工效率低以及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施工安全隐患低、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的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包括立柱桩位成孔后置入立柱桩钢筋笼(8),钢筋笼(8)内浇注混凝土后再插入钢管立柱(7),其特征是:所述立柱桩位成孔后,将立柱桩钢筋笼(8)悬放于立柱桩孔内,立柱桩钢筋笼(8)上部设于立柱桩桩孔上,将钢管立柱(7)置入立柱桩钢筋笼(8)内并同时一起下放钢筋笼(8)和钢管立柱(7),钢管立柱(7)下放到其顶部处并将钢管立柱(7)顶部固定在立柱桩孔口处,钢筋笼(8)下放到立柱桩底(20)并保证钢管立柱(7)下段位于钢筋笼(8)内不与钢筋笼(8)脱离,将钢管立柱(7)顶部与混凝土料斗(1)底部钢管连接装置固定,然后下放钢管立柱(7)至立柱桩底(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包括立柱桩位成孔后置入立柱桩钢筋笼(8),钢筋笼(8)内浇注混凝土后再插入钢管立柱(7),其特征是所述立柱桩位成孔后,将立柱桩钢筋笼(8)悬放于立柱桩孔内,立柱桩钢筋笼(8)上部设于立柱桩桩孔上,将钢管立柱(7)置入立柱桩钢筋笼(8)内并同时一起下放钢筋笼(8)和钢管立柱(7),钢管立柱(7)下放到其顶部处并将钢管立柱(7)顶部固定在立柱桩孔口处,钢筋笼(8)下放到立柱桩底(20)并保证钢管立柱(7)下段位于钢筋笼(8)内不与钢筋笼(8)脱离,将钢管立柱(7)顶部与混凝土料斗(I)底部钢管连接装置固定,然后下放钢管立柱(7)至立柱桩底(20)并浇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同时提升钢管立柱(7)至设计标高,底部混凝土灌注桩浇注成型后拆除混凝土料斗(I)以及底部钢管连接装置,再向钢管立柱(7)内浇注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钢筋笼⑶由螺旋箍筋(9)、斜向钢筋(10)、径向短钢筋(11)、导向箍(12)、通长主筋(13)和加强箍筋(14)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通长主筋(13)上设有螺旋箍筋(9),所述加强箍筋(14)和导向箍(12)间设有径向短钢筋(11),所述导向箍(12)上设有斜向钢筋(10),所述加强箍筋(14)和斜向钢筋(10)另一端设于通长主筋(1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和混凝土灌注桩同时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钢管立柱⑵由钢管、垫铁(5)、螺杆⑵和吊耳(21)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兴文刘家甫陈汉彬桂芳游丹顾辰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