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圆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071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门,梭子包括梭体、上梭轮和下梭轮,斜面跑道分为上跑道和下跑道,梭体底部均匀设置有梭体永磁体,扣门中部均匀设置有扣门永磁体,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相对设置且相对面极性相同,上、下跑道的斜面上均具有限位凸台,上梭轮或下梭轮的轮轴为偏心轮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料圆织机,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相互间会产生较强的相斥力来抵消一部分梭子的离心力,减小了梭轮与上、下跑道之间的经丝所受到的压力,减少了劈丝、起毛、断丝现象;对丝的强度要求降低,适合各种高、低强度丝的编织;梭轮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
技术介绍
塑料圆织机在编织生产过程中,梭子不停地作圆周运动。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梭子及其运行跑道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梭子具有四只梭轮22,其中两只梭轮与上跑道21配合,另两只梭轮与下跑道26配合,经丝23通过上、下跑道21、26的斜面时,受到梭轮22的辗压。这种结构的圆织机存在下列缺点1、由于离心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提高,离心力将急剧增大。梭子高速运转,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梭轮对跑道斜面的压力也较大,导致梭轮容易磨损,一般梭轮的更换周期只有十天,维修费用大。2、经丝通过梭轮与上、下跑道的配合面时,由于梭轮对经丝的压力也较大,容易造成劈丝、起毛、断丝,影响编织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梭子在跑道上运动时,离心力较大,梭轮对跑道斜面、经丝的压力较大,降低了梭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容易造成劈丝、起毛、断丝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门,所述梭子包括梭体、上梭轮和下梭轮,所述上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门(1),所述梭子包括梭体(2)、上梭轮(3)和下梭轮(4),所述上梭轮(3)和下梭轮(4)均与梭体(2)固定连接,所述斜面跑道分为上跑道(5)和下跑道(6),所述上梭轮(3)和下梭轮(4)分别与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滚动配合,所述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形成一环形槽口,所述槽口截面呈八字形且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圆织机内侧;所述扣门(1)均布于上跑道(5)和下跑道(6)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门(1)中部均匀设置有扣门永磁体(8),所述梭体(2)底部均匀设置有梭体永磁体(7),所述梭体永磁体(7)与扣门永磁体(8)相对设置且相对面极性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门(1),所述梭子包括梭体(2)、上梭轮(3)和下梭轮(4),所述上梭轮(3)和下梭轮(4)均与梭体(2)固定连接,所述斜面跑道分为上跑道(5)和下跑道(6),所述上梭轮(3)和下梭轮(4)分别与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滚动配合,所述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形成一环形槽口,所述槽口截面呈八字形且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圆织机内侧;所述扣门(I)均布于上跑道(5 )和下跑道(6 )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门(I)中部均匀设置有扣门永磁体(8),所述梭体(2)底部均匀设置有梭体永磁体Cl),所述梭体永磁体(7)与扣门永磁体(8)相对设置且相对面极性相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洪涛曾华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恒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